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發出飛航熔斷禁令,IATA警告勿防疫過激,美國不滿停飛4家中國航空公司作為反制

中國發出飛航熔斷禁令,IATA警告勿防疫過激,美國不滿停飛4家中國航空公司作為反制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為防止境內疫情再度擴散,禁止數十起由美國起飛往中國的航班,而美國則認為中國的做法不當,對中國進行反制,停飛4家中國航空公司,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警告,過激防疫措施將對經濟造成嚴峻傷害。

Omicron傳播力驚人,中國為防止境內疫情再度擴散,北京禁止數十起由美國起飛往中國的航班,而美國則認為中國的做法不符合在《中美航空運輸協定》(U.S.-China Air Transport Agreement)的規定,對中國進行反制,停飛4家中國航空公司,影響共44個航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警告,過激防疫措施,將對經濟造成嚴峻傷害。

疫情再度爆發,中國禁止美國航班入境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對多個中外航空公司發出飛航熔斷禁令。被中止的航班,包含洛杉磯到廣州、巴黎至上海、雅加達到武漢,還有阿布達比到上海等。

熔斷禁令:中國民用航空局於2020年6月為了防控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需要,只要觸發熔斷條件,航班將立刻停止。

中國民航局於1月21日進一步新增禁止美國航空集團(American Airlines)和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各自飛往達拉斯、底特律到上海的航班。中國自2022年起,禁止名單已經超過幾十個美國起飛航班。

根據中國規定,只要單一航班確診旅客超過5例,就會暫停航班兩週,確診人數達到10例或以上,立刻暫停運作5週。《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再不久即將開幕的北京冬奧,將因為航班問題,加深與世界各國隔離程度。

報導稱,種種舉措,凸顯了中國「動態清零」抗疫政策的問題。在整個疫情期間,北京當局實施的嚴格邊境管制,居於世界前列。邊界自從2020年3月以來基本關閉,旅客入境須受特別批准,隔離時間可長達28天。

美國對中國不滿,停飛4家中國航空公司

美國交通運輸部的發言人本周說:「中國的做法不符合在《中美航空運輸協定》中的義務。我們正在為了這個與中國進行接觸,我們保留酌情採取監管措施的權利。」

儘管許多國家已經放棄封鎖,開始走向和病毒共生的策略,但是中國仍然堅守動態清零,給中國民眾帶來相當大的經濟損失。衛生專家告訴《華爾街日報》Omicron傳播速度快,未來更難防控,導致限制令時間持續更久。

據熟悉政府想法的官員向《華爾街日報》透露,北京當局無意改變抗疫策略,因為中國研發的疫苗效力相對低,再加上部分農村民眾尚未接種疫苗,政府擔心一但放鬆防控,將導致疫情大爆發。

為了表達對中國政府不滿,美國於1月22日,採取相似措施也暫停了4家中國航空公司(包含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以及廈門航空)旗下運營美國至中國的44個航班,作為對中國民航局的反制。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警告,過激防疫措施對經濟造成傷害

IATA於1月19日表示,國際航空業持續從2020年緩步復甦,直到了2021年年底爆發Omicron變異株大傳播,導致航空業再度面臨沉重的壓力。

IATA主席威利(Willie Walsh)強調:「各國政府對Omicron反應過度,採取過於嚴格的邊境政策,」他補充,2022年第1季的機票收入將再度下滑。而IATA預測2022年行業累計損失,將達到116億美元(新台幣3248億元)。

《關鍵評論網》詢問過去曾在航空業地勤單位服務的David表示,航空業受到疫情打擊,除了薪水待遇受影響外,身心狀況也相當不好,每當國內有疫情爆發,航空業都是箭靶,許多行業內的人早已經轉職。

缺工問題,普遍影響航空貨運市場,例如美國第五大空運基地的芝加哥O'Hare國際機場,受到人力短缺疫情干擾,大量貨物堆在機場、滿到倉庫外面,沒有人力及時上貨,也缺貨車司機把貨載走。

他強調,國外航空深陷泥淖,除了短少機票等相關收入外,也無法利用貨機運送商品,而華航受惠台灣疫情管控得宜,高科技產品出口暢旺,利用貨物海轉空的商機,營收才可以逆勢成長,而近日疫情復燃,各國封鎖邊界,又將打擊航空業復甦的腳步。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