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吳家昀《往復回返》(上):為了找尋適當的依據而不斷犯錯,似乎是人的無盡宿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吳家昀的創作總氛幢出一種懸浮詩意,好似無意落定什麼意義指向,其中瀰散的感性卻又深刻得可疑。這樣的感受可能源於其多半作品觸及潛意識、夢境、回憶與時間有無的視覺化,諸如《空》、《失去之歌III-I》與《時差》等,這些概念的反芻再三,也回扣展覽命題,呼應著我是誰、以及如今的我從何而來的探問。
文:吳家瑀(曾任藝術雜誌採訪編輯、藝術行政打雜工)
海沒有記憶,但也可以說海有記憶。海上的浪與石頭,都必然存在著時間的刻痕。她有時是這麼痛恨它帶給所有記憶的痛苦,有時又如此相信它、依賴它。就像面對一個沒有魚餌的魚鉤,明明知道痛楚還是迎上前去。——吳明益,《複眼人》
初見展名,逐字緩聲誦讀「往復回返」,似乎只是聱牙韻律。然而以身體伴隨音律動靜,就手劃出反覆線條,在覆轍與錯位間,好似走出了隱約軌跡及其可能幢架的深遂結構。吳家昀簡短展題勾勒出的意象,引人思忖與這來回行止圖式相應、內在相通的世間事理。
展覽選址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放映牆,作品於建築螢幕上顯影放光,夜色垂幕,即悄然沒入城市孔隙隱遁成無名。原以為其音軌及面目會被廣場與街道紛紜雜沓吞沒,在觀展時感受其作品說不成嚴整時空、卻實然傾吐關於活著的什麼之後,恍悟藝術家或許有意將作品鑲嵌於熙來攘往的市井,以便能夠和芸芸眾生迴映成彼此殘影,揭示兩造共構。
於是,「往復回返」在街市裡遼闊了它的蹤跡,綿延上世間的俯仰生息,到筆筆生命裡,到海水潮汐裡。
在時間與我之間
吳家昀的創作總氛幢出一種懸浮詩意,好似無意落定什麼意義指向,其中瀰散的感性卻又深刻得可疑。這樣的感受可能源於其多半作品觸及潛意識、夢境、回憶與時間有無的視覺化,諸如《空》、《失去之歌III-I》與《時差》等,這些概念的反芻再三,也回扣展覽命題,呼應著我是誰、以及如今的我從何而來的探問。
以本次展覽作品《空》為例【圖1】,此作擷取歷年隨拍影像匯編而成,透過繁複手藝,[1]將傳統影像藉由膠捲影格指認時間的性質,賦予給因無以分割時間、遂了無痕跡的數位影像,再次於觀看感受上混淆兩者邊界。

這樣的創作手法,除體現作者對於媒介轉換的實驗、顛覆定義的嘗試,以及影像、物質與時間的關係思考,也給出潛意識與時間究竟如何/是否作用於「我」之定義的懸想。[2]
《空》疊合現實時間與潛意識的無時間性(timeless),現實時間之所以必須成立,乃因「我」若是跟隨時間而存在、感覺與思想,則時間層疊累加,終將成我。時間存在,所以我存在。
然而時間雖未曾依個人念想或指令,就這麼鋪展成的「我」,卻對自身感到違和、搖擺、或錯位,於是我的轉圜,或更該說是重新自我認識的機會,便是脫落於時間,往復回返到取消時序的潛意識底,向尚未定義的圖景尋求新的演繹與憑依。它們固然各執一詞,也整合不成一個建議,卻可能因淡入前景而共享某個隱喻,引領我重新認識自己與現實。
弔詭的是,當潛意識、夢境、記憶之屬的深層心理介入、鬆動意識,使陷入現實困局的個人獲得解構契機、未明的自我浮出表面時,這些看似隨意聚攏的懸浮影像,卻正是歷練時間淘洗留下的詞與物,作為經歷的證據,宛如塵埃的堆積表徵了時間存在。
換言之,過往以為漫不經心、如今卻吸引目光停駐的這些,正作為時間的痕跡,向人揭示其真正的在意,衍生給人內涵的究竟。時間有無,以及其關於自我之成立,這個懸置的困惑,體現了生命面對時間的愛與臨界。
我們可能因時間而充滿、而活過,也可能在消磨裡對時間無所適從,心智躊躇在落拍、踏準與超越之間來回不已,反覆審視自身定錨之處,是人生與之相處的普遍焦慮。
認同的猶疑,意義的偏離
影像裡無人在場,僅一支國旗在蒼茫虛空中飄盪,鏡頭上卻另有一圖繪旗標來回浮動,一會兒朝向國旗、似要以形廓齊準物件,一會兒又游離到周邊徘徊;同樣從多年隨拍撿拾出來的《失去之歌III-I》【圖2】,寫照創作者人生某階段身心無可一致的徬徨狀態,彼時現實粗礪磨合,研磨出她的某些敏感與矛盾體認。

如同一座城市的形成,無可避免是區域裡外的推擠消長,嵌合統整間有委屈變形,也有規劃不了的畸零殘餘。人初抵異鄉也必經類似處境,且更多時候是遭遇比身體迷茫更為抽象、無法確然的問題。
《失去之歌III-I》以「空景攝影交錯虛實物件呈現等待被認同的狀態」,此設想源自異國求學時「經常被質疑身分和國家的處境」。[3]吳家昀某次訪談中給出的創作背景,意味著這個再度攫獲意識的物件空景,作為虛實界限的消融介面,即使返還不了當時故事,至少是關於身心踏上旅程後的適處與演化。
仔細追究,《失去之歌III-I》裡的往復意象疊加了幾個層次,第一層是物理現實中身體旅居的感受,是認知系統無法循舊運作而面臨的棘手循環,老是在除錯或扞格;第二層是環境中對身分質疑而召喚出鄉愁,此情感湧向祖國,尋索認同信仰,然而愈是求取未果,愈是感到離家愈遠,形成向心又離心的不斷復歸;衍生的第三層,或說可被讀取的寓言,是吳家昀創作裡一以貫之的意義虛無。
其意義虛無,非指擺脫所有意義,而是明白意義的派生與俗成必然是有誰在不知何時,將其單一期許植入給所有人,並置換成標準,以至於人若不朝那規格適應,遂有被所謂正常指標排除的焦慮。因此,若事物的意義來自外部現成,終究是他人滿足主觀需求的藉口,不若自身體認及思辨來得落實。
旅居異地的震盪,有點像機器突然出現小故障,讓人不得不檢視系統線路,面對過往運轉尚且平順從而忽略的疑難。這個契機予人一個自習常脫落的清醒時刻,去覺察系統被寫入秩序、認知由語言結構之前,都仍有清晰不了、卻可能全部成立的自由,或建制或潰散,擺盪不已都是選項。
外來者之所以洞見事態情狀及其背後寓言,乃因根本上不處在當中。思索認同催生鄉愁,迫使其思辨所有物事根基與來由,因為其從土地上抽離、在場域中漂浮。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