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老虎提早來拜年?馬來西亞虎患頻傳,伐木活動恐加劇老虎瀕危問題

老虎提早來拜年?馬來西亞虎患頻傳,伐木活動恐加劇老虎瀕危問題
馬來西亞近日經常傳出老虎出沒,1月8日發生一起原住民被咬死事件。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老虎出沒事件在馬來西亞吉蘭丹州頻傳,威脅居民安危。原住民指這與非法伐木活動有關,但政府卻表示老虎傷人只是零星事件。

馬來西亞吉蘭丹州頻頻傳出老虎襲人事件,部分媒體報導指出老虎的出沒是因為過度伐木活動造成,但吉蘭丹州林業局局長阿都卡林(Abdul Kalim)表示,伐木活動實際上「對老虎有利」。該言論遭到各界指責,環保組織更批評他:「無知」。

吉蘭丹州話望生縣(Gua Musang)多次發現老虎出沒。去年7月5日,一隻名為「Syamilla Bihai」的馬來虎將一名原住民咬傷。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局(Perhilitan)在村落附近設陷阱,四天後便捕獲全身是傷的老虎,並將它送往國家野生動物救援中心接受治療。

今年1月8日,一名原住民男子在住家附近被一隻約120公斤重的老虎咬死,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局接獲消息後趕到現場將老虎殺死。該局主任告訴記者,老虎正向他們跑來,團隊被迫開槍,「這個(開槍)決定符合2010年野生動物保護法第52條文,因為動物威脅人類生命。」

一群特迷雅族原住民在事後前往首相辦公室遞交備忘錄,促請政府停止當地伐木活動。原住民代表納希爾(Nasir Dollah)向媒體表示,「當森林面積越來越小,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跟著減少,它們沒有足夠食物時就會來到我們村莊。」他也說明備忘錄的主要內容是希望聯邦政府支付吉蘭丹州石油開採稅,他們才不必依賴伐木為主要收入。

吉蘭丹州政府卻否認老虎出沒源自於伐木活動,「這起事件是零星個案,不要因為一個人被老虎襲擊而死就把錯誤怪罪於伐木活動。」政府也表示,衰老的老虎沒有能力追捕獵物,導致跑不快的人類容易成為目標。

話望生在24日召開有關老虎出沒記者會,阿都卡林表示伐木活動有利於老虎繁衍,「根據專家研究,伐木活動可以讓小樹生長,從而吸引其他小動物如鼠鹿來,成為老虎的獵物。」他也指出,伐木活動不允許在森林保護區內進行,只能在森林生產區,而吉蘭丹州一直都有遵守年度採伐量。

根據《今日自由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自然遺產保護組織(PEKA)主席沙立法(Shariffa Sabrina)斥責阿都卡林的言論十分不負責任,他認為只有野生動物與國家公園局有資格發表相關聲明。根據他的說法,吉蘭丹州政府沒有提供採伐量相關數據,因此州政府的說法令人懷疑。

1月21日,馬來西亞首相伊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在第四次老虎保育大會上建議有關當局接納「老虎保育吉隆坡聯合聲明」,在東南亞老虎保育行動(STRAP)範疇內採取行動,恢復東南亞老虎在棲息地的數量。他提到,政府已透過生物多樣性保育生態財政轉移(EFT)撥款馬幣1億3千萬令吉(約新台幣8億6千萬元)到老虎保育工作上。

沙比里聲稱,馬來西亞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及《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IES)》,也與野生動物執法工作組(AWG CITIES & WE)、國際刑事警察組織(Interpol)等國際機構合作,積極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WWF調查顯示,2020年馬來西亞野生老虎數量低於200隻,被列為幾度瀕臨絕種物種。沙比里更說,老虎是馬來西亞實力和韌性的象徵,若不立即採取行動,老虎將在短短5到10年內絕種。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駱芷萱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