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任內最後一次市府總預算終於通過:共機若來就凍結雙城論壇,台北通不得為唯一身分證明管道

柯文哲任內最後一次市府總預算終於通過:共機若來就凍結雙城論壇,台北通不得為唯一身分證明管道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北市總預算案今年度歲出編列原為1745.32億元,審議結果計列1715.84億元,刪減29.98億元。審查重點包括將近140萬元的雙城論壇預算,以及近萬人連署反對的台北通。

台北市議會今(26)日三讀通過總預算案,這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最後一年編列總預算,不過審議過程卻一波三折,經過6天政黨協商,昨日原要二讀總預算案,但議員發現市府發函行政院要求宣告議會通過的「重陽敬老禮金致送自治條例」案無效,不滿市府偷襲,當場決議散會,拒審總預算案,以示抗議。

台北市議會今天開會討論續審,多名議員揚言,柯文哲不道歉就不審。柯文哲下午在台北市疫情記者會被問到此事,他說,我們不可能藐視議會,也知道議會審預算很辛苦,尊重議會決議,但其實這件事是誤會。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日也說明,不是故意去突襲,剛好時程安排的公文流程是這樣。大會於今日下午4時繼續召開宣讀,110年度總預算終於通過。

台北市總預算案今年度歲出編列原為1745.32億元,審議結果計列1715.84億元,刪減29.98億元。主要刪減項目為衛生局辦理COVID-19肺炎疫苗及相關防治用品等經費,原列28億元,刪減27.99億元,准列2000元,保留預算科目。

審查重點包括將近140萬元的雙城論壇預算,因近來中共軍機、軍艦頻繁擾台,民進黨團提出但書,要求若論壇舉辦前,共機、共艦持續擾台,則不得動支此預算,以此作為表態,經協商後也獲國民黨、新黨黨團共識,達成決議。

而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強推「台北通」App,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等人發起「拒絕台北通強迫推銷」連署,不到4天有近萬人(9700人)加入,苗博雅前天(24)日也在議會政黨協商提綜合決議,各黨團達成共識,「台北市政府及所屬機關學校公共服務,應提供多元申請登錄,不得僅以台北通作為唯一申請管道」,議會大會今正式宣讀通過。

台北通有哪些爭議?

台北通是由台北市政府資訊局開發的單一身份識別及應用服務APP,除整合台北卡3.0卡證外,同時串聯市府各項線上服務。

實體卡證包含敬老卡、愛心卡、愛心陪伴卡、數位學生證及兒童優惠卡;虛擬卡證包含台北市政府員工服務證、台北市政府公教人員退休證、台北市政府志願服務榮譽卡、台北市教育生活卡自行車證、台北市立圖書館個人借閱證/家庭圖書證、台北市職安教育訓練證、台北市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卡、原民卡。

因應疫情,台北通也在去(2021)年結合1992簡訊實聯制規格開發台北通QRcode,以達到防疫實聯制;今年也預計推出台北通疫苗護照,已函文中央,待中央同意台北通介接健保資料庫。

台北市政府力推台北通,不過市議員苗博雅、黃郁芬、林亮君、吳沛憶、邱威傑等人質疑,市府運用各種行政手段,陸續將公共服務「綁進台北通」,使許多民眾為了取得公共服務,被迫註冊台北通。議員質疑,台北通原本就有的個資隱私、數位足跡等疑慮,加上市府強迫推銷的手段,引民眾疑慮及民怨。

根據連署書,台北通的爭議如下:

  • 公立托嬰中心抽籤,必須先加入台北通
  • 市圖借書證一定要同步申請台北通,不辦台北通帳號,就不給借書
  • 市立親子館限定只能用台北通預約,以前只要打電話或現場登記,現在想帶小孩去玩,必須先辦台北通
  • 參加台北振興券加碼抽獎(熊好券)必須註冊台北通會員
  • 市立學校數位學生證,自動註冊台北通
  • 公務員臺北E大線上進修,一定要註冊台北通帳號
  • 北流進場看表演,一定要先下載台北通APP申請帳號才能入場
  • 外縣市公務員、外部專家學者、里長、議員助理、市民參加市府開會,簽到只能用台北通
  • 市府機關專家具領會議出席費,要用台北通
  • 有老師在課堂上宣導「繳學費一定要辦台北通」

另外也有社會住宅住戶陳情,北市府為衝台北通下載率,強迫上萬住戶也必須申請台北通會員,才能用社宅管理的App服務(社宅雲)。都發局坦承,的確必須申請台北通會員才能登入社宅雲,但為讓App好用便民,系統將不斷精進。

資深媒體人馮光遠昨(25)日也在臉書痛批,去家附近的全聯竟然也要刷台北通。不過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表示,馮光遠應該是看到全聯門口張貼了台北通的QR CODE海報,但其實這個QR CODE,是不管掃台北通,或中央簡訊實聯制都可以,「一個CODE,兩種實聯制通用,重點在方便疫調。」

苗博雅指出,資訊自主權的意義,是人民有權決定「是否揭露其個人資料、及在何種範圍內、於何時、以何種方式、向何人揭露之決定權」,若政府要強制人民配合揭露個人資料,必須合乎憲法且有法律的授權,「台北通沒有立法院通過的法律,甚至連地方議會審議通過的自治條例都沒有。完全沒有法律授權,在法律上定位仍不明。」

柯文哲:將申請國際認證,請第三方檢視個資問題

針對議員連署反對台北通,柯文哲今日表示,台北通概念不是他發明的。他說當年去愛沙尼亞時,該國國務卿向他們提出e化的經驗。台灣是「山也APP,海也APP」,每次下載一個APP,如果需要實名制,就要重複輸入一大堆資料,所以愛沙尼亞有一個實名制的「入口」,可以在那確認相關資料後,以後不管哪個APP要用,就可以連過去。

柯文哲指出,住次申請中央疫苗護照要輸入身分證字號、護照號碼、戶口民簿號碼,有時候還要用自然人憑證,「老實說,你要問我戶口民簿號碼,我還不曉得咧!」可是在台北通,他已經有實名認證過後,有介接戶政資料,就不用重複輸入這些東西。

柯文哲強調,台北市政府不管怎樣還是個政府,有資料治理委員會,且也因應這問題,第一,短期台北市資料治理委員會會成立工作小組,會再檢視一遍目前台北通的運作;第二,北市已經下令要申請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由國外第三方來檢測個資有無問題,會取得國際認證。

北市圖書館:即日起借閱證不強制綁台北通

台北市立圖書館2019年公告,配合市府政策,自7月1日起,圖書借閱證納入台北通,不管是新辦證或補發證,將不再提供實體個人借書證,讀者需自備悠遊卡及身分證明文件辦理借閱證。

苗博雅昨天表示,她在2020年5月,首次公開質詢「新辦、展延圖書證,必須綁定台北通會員帳號」的問題,市府勉為其難改為「個案處理」:如果真的有人很不想申請,就開一個例外給他。但到2022年,她還是陸續接到民眾陳情,圖書館櫃台要求一定要簽台北通個資同意書,否則不能展延借書證。

北市圖今天回應,為提供民眾「多元管道、整合認證」之市政服務申辦流程,北市圖鼓勵新辦、補發及展延借閱證期限之讀者可一併申辦台北通。配合市府政策調整,自即日起,民眾申辦借閱證不強制結合台北通。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