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元宇宙、NFT、區塊鏈⋯⋯一次搞懂這些新興數位名詞是什麼?

元宇宙、NFT、區塊鏈⋯⋯一次搞懂這些新興數位名詞是什麼?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期NFT熱潮不減,你身邊也有朋友開口閉口NFT的嗎?快來把元宇宙、NFT等名詞概念學起來,就不會再被他們唬得一愣一愣。

文:Chris Tsai

元宇宙(Metaverse)是種去中心化與持久化的線上三維虛擬環境,以英文單詞的字面意義而言,字首「Meta-」有著超越、後設之意,字根「-verse」雖有翻轉、改變的意思,但在這裡表示宇宙(Universe)的概念,因此,Metaverse 也常被譯作後設宇宙、行上宇宙等等。

此外,元宇宙的概念最初源自於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潰雪》,作品裡描述人類能利用虛擬化身(Avatar)在沉浸式的虛擬三維空間自由互動,而現階段大家都在談論的元宇宙,是描繪什麼樣的新概念與認知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MV5BMTAwNDUyMTU2NDVeQTJeQWpwZ15BbWU3MDQ1
Photo Credit: IMDb

元宇宙:現實與虛擬並行的雙概念

元宇宙泛指一系列相互串連的虛擬世界,其延伸出的數位場域,就如同網際網路中的各種網站,剛接觸元宇宙概念的朋友,通常只會將元宇宙與遊戲類的虛擬實境(VR,Virtual Reality)做連結,但其實元宇宙的面向不僅僅只是娛樂層面而已,它牽涉的範圍廣泛且深遠,所以請大家不可以將元宇宙與虛擬實境畫上等號!

元宇宙是一個獨立運作的經濟系統,包含了虛實世界的雙重概念,而其中標示使用者的數位身份和數位資產具有可移轉性,與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概念相同,它無須透過政府或機構統一監管,故在未來將會有許多企業、非營利組織或個體在元宇宙內經營自己的空間,此革命性的構想也是全世界目前持續關注的焦點與熱門話題。

以下整理了元宇宙中,三項最為關鍵的要素,幫助大家更快理解元宇宙想傳達的新概念:

1. 數位身份

在元宇宙中,每位用戶都有一個「數位身份(Avatar)」,其實Avatar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阿凡達,不過這種數位身份和我們平常在社群軟體註冊的專屬帳號有何差別呢?

想必大家在不同的網站上擁有許多的帳號,而使用者所有的行為數據都會被記錄在資料庫中,例如:社群軟體可獲取用戶的朋友圈資訊、購物電商儲存著會員的購物紀錄等等,但這些數位資訊只是使用者在虛擬世界的投射,也可以想像成現實生活中,個體以數位的形式延伸。

然而,元宇宙中的數位身份是與現實世界完全脫離的!每位用戶具備一個獨立的身份,而且他可以在元宇宙中,有著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的工作、收入,甚至是性格也可以不一樣。

2. 共識性價值體系

既然每位使用者的數位身份都有自己的工作與收入來源,前文也有提及去中心化的特性,那該怎麼在元宇宙裡維持秩序?為了避免權力集中,除了將元宇宙建構在區塊鏈科技,也必須確立具共識的價值體系。

我們以比較簡單的遊戲概念為例,你在某個遊戲中的數位身份可能獲得了金幣或道具,而這些金幣或和道具就屬於玩家你的資產,不過這些資產得透過「中心化」才能將遊戲紀錄儲存在主機中,而元宇宙的經濟系統中,談的是「去中心化」的三維虛擬環境,所以價值交換的安全機制須依賴區塊鏈技術,也就是類似加密貨幣的底層架構邏輯。

目前還無人真正定義元宇宙的價值,假如在未來元宇宙開放大家都可參與,或許維護秩序和道德規範的角色,就會回歸到所有參與者,這也讓元宇宙的概念多了無限的想像與美好。

3. 沉浸式體驗

擁有了數位身份,也確立了價值該如何轉移之後,我們必須將元宇宙視為一個如現實般運作的世界,而且既然想要透過數位分身自由穿梭其中,最關鍵的就在於「沉浸式體驗」。

元宇宙的沉浸式體驗不像虛擬實境是一個人的參與,使用者不只是觀看虛擬情境,而是會和一群人共同體驗,你可以很輕易地與旁邊的人談天、開會,甚至是與三五好友參加演唱會,與VR的視覺感受截然不同,在元宇宙裡,你擁有決定權,也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世界,不過每個數位身份到底該怎麼被完整記錄?這就必須談到元宇宙的核心:NFT非同質化代幣。

RTS2ZDDK
Photo Credit: iStock

元宇宙基礎:NFT-非同質化代幣

非同質化代幣(NFT,Non-Fungible Token)是區塊鏈數位帳本的資料單位,也是一款加密貨幣,而每個NFT都代表一個獨立的數位資料,可作為虛擬商品所有權的電子憑證。在元宇宙的世界中,非同質化代幣可以以某種數位檔案的形式存在,例如:畫作、音訊、影片、遊戲等等獨特的數位物品。

雖然NFT屬於加密貨幣的一種,不過近年市面上常見的比特幣(BTC)、以太幣(ETH)是「同質化代幣(FT)」,與非同質化代幣性質不同,以下條列了NFT的幾點特性,幫助各位更容易理解兩者的區別:

1. 不可替代性

與價值、作用相同的比特幣概念有別,非同值化貨幣本身不可替代,也無法任意交換,而且每個NFT不等值,擁有獨一無二的識別碼,簡單而言,就是世界上不會有一模一樣的NFT存在。

2. 不可分割性

以往我們熟知的比特幣,它屬於可無限拆分的同質化代幣,舉個簡單例子,假如一枚比特幣的價格超過新台幣150萬元,在交易時,可以選擇0.1枚,甚至是0.0001枚為單位,不一定要以整數進行交易;而NFT非同質化代幣則無法分割成更小單位,必須以完整1枚為交易單位。

3. 獨特性

每個NFT都具有絕對的獨特性,也就代表它極具收藏和紀念價值,藝術家可藉此在元宇宙世界中創造獨一無二的數位收藏品,也可與現實生活中的商品綁定,賦予其防偽、不可複製、方便交易等特性。

vktuot4kgu2xxxkd02xmmdgxyunf7w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現階段互聯網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