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會:「銀髮樂活商機」可望成為旅遊業活水,政府與業界應更加重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疫情未歇的背景下,台灣旅遊業尚未走出困境,但熟齡遊客人數逐漸增加,可望為旅遊業注入一股成長動能。
文:Steven Crook
台灣熟齡人口迅速成長,對國內旅遊業是挑戰、也是機會。一方面,盤點台灣的觀光景點與旅宿環境,許多地方並未針對行動不便的遊客調整規劃。另一方面,銀髮族愈來愈多,除了空閒時間充裕之外,更有享受清閒的財力與心態。
上一輩人年屆60後,可能選擇繼續種田或幫忙照顧孫子,但現在的銀髮族不同,更重視休閒娛樂,而且範圍也不再侷限於住家社區。
這樣的轉變並非無跡可循。黃榮鵬與蔡憲唐兩位學者便曾以美國為例,在《旅遊管理》期刊2003年10月刊撰文指出,在美國遊客當中,觀光收入每五美元就有四美元來自於55歲以上民眾。
兩人當時預估:「台灣銀髮族遊客的消費品質與數量將會攀升。許多長者不再有賺錢留給小孩的傳統觀念,願意花錢追求自己的興趣,因此這塊市場不容忽視。」
銀髮族旅遊的重視
交通部觀光局書面回覆本刊時指出,台灣總人口達2350萬人,65歲以上的年長者占將近16%,但銀髮族旅遊並未納入近年發展重點。相較之下,穆斯林在疫前占台灣國際遊客人數只有2%,但打開觀光局所屬13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網站,提及「穆斯林友善環境」的次數高於「銀髮族旅遊」。
儘管如此,台灣政府已針對許多交通樞紐與觀光景點加強無障礙空間,方便無法走樓梯或需要坐輪椅的人士。無論是火車站裝設電梯,或是博物館加裝坡道,均讓銀髮族行動更便利,身心障礙者、推娃娃車的家長、拖行李的遊客亦能受惠。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熟齡民眾的度假天數往往較長,且經常選在淡季出遊,因此對觀光業者是更加穩定的收入來源。
觀光局在2021年推出春節疏運孝親專案,希望藉長輩時間有彈性的優勢,協助旅遊業度過春節淡季。孝親專案旨在同時解決兩個問題。首先,針對大台北、基隆、桃園、新竹等縣市的55歲以上民眾,提供春節住宿優惠補助,藉此抒解南下返鄉人潮的塞車問題。
此外,疫情導致國際旅客與商旅人士無法來台,北部飯店業者受到的衝擊比南部與東部嚴重,孝親專案亦有助於觀光收入流往北部。
可惜的是,主管機關並未掌握機會鼓勵退休族在平日與淡季旅行。65歲以上民眾享有其他多項敬老優惠,包括高鐵與台鐵車票半價、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場門票折扣等,全年不分平假日均可使用。
故宮博物院平日提供長者免費入場,但週末門票亦只有75元,一般成人票則是150元。許多企業已經視熟齡遊客為主要市場,總公司位於台北的金界旅行社即是一例。該公司副理韓書偉指出,65歲以上民眾近年占公司客戶約四成,且比重預計還會成長。
「根據我們的經驗,熟齡客戶願意花更多經費參加套裝行程。」他說。成立於1971年的金界旅行社,雖然對於不同年齡層的花費意願並未深入分析,但韓書偉的個人印象是,熟齡遊客往往更重視套裝行程的內容,例如住宿、餐飲與活動等。
他指出,銀髮族客戶在行前與行中尤其需要有人提供周到的服務。退休族少了工作羈絆,行程更彈性,但希望旅行社詳細解說行程規劃。韓書偉說,熟齡客戶在挑選旅行社時習慣貨比三家,但亦有研究顯示,他們對以前用過的旅行社有高度忠誠度。
金界旅行社的熟齡團每次出團時,除了導遊之外,還會指派一名隨行助理,公司自行吸收額外成本。「多一個人幫忙,我們和客戶更安心。」韓書偉說。
「帶熟齡遊客出遊,安全第一。」他說:「住宿環境必須符合一定的無障礙標準,飯店浴室要有淋浴警報系統或緊急求救系統。」此外,行走距離不能長,坡度要平緩且少階梯,餐點以低油低鹽低糖為主。
韓書偉說,台灣銀髮族喜歡悠閒步調的樂活旅遊。「他們比較喜歡不趕時間的行程,這樣才能夠享受旅遊,放鬆心情。」他說:「他們也對農場與風景區這類戶外區域更有興趣,讓他們有機會拍照留念,或是參加活動拓展視野。」
另一家積極深耕銀髮旅遊產業的公司是多扶事業。成立於2009年的多扶指出,他們是台灣第一家提供復康巴士服務的民營企業。從那時起,陸續有幾家計程車業者亦開始提供無障礙交通服務。多扶的數位行銷專家莊智元指出,這些企業的車輛採跳表計費,而多扶自有一套計費方式。
多扶起初專注經營接送服務,例如往返醫院就診,後來在客戶的要求下,公司不久便拓展營運觸角,規劃與提供旅遊服務。
莊智元說,多扶平均每年服務15,000名客戶,其中一半為輪椅人士,另一半是家中可能有心智障礙者、阿茲海默症患者或其他不良於行人士的家庭。
「我們從來不會因為年齡或健康因素拒絕客戶。」莊智元說:「但我們會請客戶找其他人隨行,通常是家人或朋友,這樣我們才能專心提供最好的服務。」
莊智元說,多扶對年長遊客規劃樂活行程時,對他們的需求與喜好會貼心關注,通常會額外詢問幾個問題,以便進一步瞭解客戶所需。「比方說,客戶可能希望觀光景點的附近就有輪椅無障礙廁所,或預訂飯店的無障礙客房。」他說。
無障礙空間愈來愈多
莊智元指出,台灣在過去10年推動友善銀髮族與輪椅人士的無障礙空間,逐漸看到成果。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愈來愈多企業提供熟齡樂活服務。另外則是政府斥資興建友善設施,例如無障礙洗手間或導盲磚等。
有些觀光景點已打造出適合銀髮族的旅遊環境,例如花蓮的六十石山和台中內陸山區的武陵農場,但莊智元認為台灣還有改善空間,並呼籲各界分享經驗,讓利害關係人能夠共同決定如何優化無障礙空間。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