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打「經國牌」,怎會有人拚命想證明自己是「台版金正恩」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二補選的政治效應餘波盪漾,正當顏寬恒被見證他父親是顏清標時,蔣萬安迫不急待提醒大家「我爺爺是蔣經國」。明眼人都知道這不是一個聰明的政治選擇,雖然我們都知道萬安非常無奈。
政治文化在不同政治發展階段存在巨大斷裂,這也是前現代與公民社會在政治參與模式的對比,簡單來說,就是「用人唯親」與「選賢與能」的差別——前者強調的是血統與宗族,因此有幸皇族或國戚同姓,或是血液中的濃度或純度就是決定飛黃騰達或飛龍在天的關鍵。
相形之下,科層制與民主政治著墨的反而是績效制與能力導向,政治人物的成功不是取決於父親或爺爺是誰,而是選民對其人格特質或個人條件的認同。
因此,蔣萬安近期發文突顯自己是「蔣家之後」,這個動作固然引發輿論的討論,但這也反應了藍營當下的無奈的政治現實。
國民黨內的亂象不停,注定陷入「短多長空」的未來
國民黨在韓流起落以來,就淪為被深藍紅統與韓粉綁架的狀態,這些人擁有極強的內聚力與動員能力,雖然成事不足但卻一定敗事有餘;迎合他們保證在初選時輕騎過關,得罪他們必然吃不完兜著走。朱立倫與郭台銘在2019年總統初選中吃了燜棍,對於這一點必然冷暖在心頭。
諷刺的是,國民黨的混亂狀態不僅如此。
當江啟臣為了自保與私利,再度打開潘朵拉盒子放任黨內罷免與公投進行仇恨動員時,藍營僅存的理智線完全潰堤,到了主席選舉時張亞中效應反而讓朱立倫亂了方寸,當戰鬥藍在四項公投後尋找、獵殺戰犯,韓國瑜在中二補選前後進場踹門,國民黨已陷入群雄割據各自為政的情勢,更別說張亞中與洪秀柱還在旁邊擷取額外的政治紅利。
如果說,領過中山獎學金的朱立倫、江啟臣無力處理韓流亂象,甚至只能選擇向這股勢力妥協低頭,那麼蔣萬安當下也面臨「不得不」的狀況;乍看之下似乎屬於「理性下的不理性」選擇,其實註定陷入短多長空,沒有未來的下場。

高年齡層本來就會投給你,但年輕族群的票反而更加流失
當蔣萬安這位曾經被藍營寄予厚望的明日之星,選擇以連結蔣經國作為啟動「2022萬安演習」的序曲,本質上就是回到其父蔣孝嚴過去「一張票三世情」的復辟邏輯;誠如前文敘述,這是否意味蔣萬安忽略了個人能力與成就導向,認為高學歷與律師資格顯然不如訴諸「血統」有意義,高舉蔣家正統絕對贏得黃復興與韓粉的認同?
只是,萬安先生忘了一件事,日前某藍營媒體做了一個民調,他個人在年齡層中支持度壓過對手的就是高年齡層,大概只有這群人能夠反饋蔣經國派的訴求。但這種策略最大的侷限,就只能在凶險的藍營政治氛圍中取得「護身符」或買「平安險」,全然欠缺擴張力與擴散力。
試想,在台北市這個年齡群體多半不會投給民進黨候選人,但是這樣的訴求極可能讓50歲以下的支持者出現雪崩效應。仔細計算後根本毫無政治效應可言。
為什麼一直想證明自己是「台版金正恩」呢?
必須說,這批尊蔣的老人未必是當下狂熱的韓粉,更可能是類似求學過程中的某位老師或教官。
我猶記得,小時候學校的教官很自豪地告訴全班同學,浙江城市是台北市的街道命名之首,他還解釋這是因為兩位蔣總統都是同鄉,所以他以寧波人為榮。教官的說詞也不難理解,是他告訴大家只要是老蔣辦的學校校訓都是「親愛精誠」,小蔣曾經練過新年軍搞過救國團,因此老蔣小蔣分別喜歡自己嫡系部屬稱他們為「校長」與「教育長」。

然而,對於如筆者一般的六年級生前段班而言,蔣經國其實是成長過程不愉快的回憶。在求學時期尚未解嚴,在黨化教育下若回答不出來什麼「十大建設」或「青年守則」,必然遭受一頓體罰;此外,蔣經國逝世時正值國殤,執政黨取消一切娛樂活動也讓許多人感到莫名其妙。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剛好跨足威權與民主兩個階段,野百合學運剛好是政治啟蒙的過程,蔣萬安訴諸蔣經國只是勾起反權威的歷史記憶。
至於三十歲以下的太陽花世代而言,他們對蔣經國與蔣介石毫無情感可言,不僅如同毛澤東、史達林是威權的象徵,同時也是也是轉型正義撻伐的對象。高舉蔣經國只是棄守這個世代的支持,而且可能把蔣萬安打成公民社會的對立面,在這群人的世界觀與認知中,怎會有人拚命想證明自己是「台版金正恩」呢?
最為致命的是,中二補選的政治效應餘波盪漾,正當顏寬恒被見證他父親是顏清標時,蔣萬安迫不急待提醒大家「我爺爺是蔣經國」。明眼人都知道這不是一個聰明的政治選擇,雖然我們都知道萬安非常無奈。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史上最輕盈腳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adidas推出Ultraboost系列優勢大成之作──Ultraboost Light,以史上最輕的腳感為靈感,傳遞極致(ULTRA)舒適的理念,提供能量回饋的舒適感受。
在口罩禁令正式放寬的後疫情時代,對於喜歡運動的人而言,一雙舒適美觀的運動鞋絕對是生活中的必備單品。不過,想要找到一雙簡約、有型又兼具功能性的運動跑鞋,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巧的是,近期adidas為慶祝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推出一雙無論外觀還是性能都堪稱年度經典的鞋款──Ultraboost Light。

十年淬鍊,成就史上最輕盈腳感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不能忽略adidas獨創的BOOST科技,這個為全球運動跑鞋中底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經典跑鞋系列「Ultraboost」一次又一次迭代的蛻變過程。
十年前,adidas以發泡微球與TPU材料合成的創新技術,開發出一顆顆外型近似爆米香的科技材質「BOOST」;經由特殊熱壓技術處理後,一顆顆橢圓討喜的BOOST聚合成特殊的能量膠囊的中底材質,當足部一觸地,數百顆BOOST能量膠囊立即引爆能量, 賦予了跑鞋前所未見的回彈腳感。
- 2013年,首款Boost科技跑鞋「Energy Boost」問世。革命性的科技材質「BOOST」一推出,連帶影響了整體製鞋產業製作工藝的轉變,讓這「能量膠囊」材質在極短的時間內掀起中底革命。
- 2015年,adidas引入Primeknit針織鞋面技術,打造出流線型跑鞋外觀;其中以Ultraboost OG/Ultraboost Triple White為代表,簡約百搭的前衛外型也在當時掀起一波跑鞋熱潮,更有好萊塢大明星愛穿加持。
- 2016年,Ultraboost首次結合「Continental ™馬牌橡膠大底」,搭配鞋領編織技術的更新,讓Ultraboost倚靠著「抓地力」、「耐磨性」及穿戴時的「完整包覆性」再次攀上跑鞋顛峰。
- 2019年,「Primeknit 360度針織鞋面」及「Torsion Spring創新抗扭轉系統」兩大創新技術賦予跑者更完整的包覆與支撐,讓Ultraboost再次迎來足部腳感的全方位進化。
- 2021年,BOOST技術又迎來巨大突破,中底顆粒含量增幅26%,結合最新L.E.P.抗扭轉系統給予使用者超勁感受,又一次顛覆了跑者對彈性能量的想像。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永續減碳更環保、輕量30%更舒適
歷經十年淬鍊,adidas始終站在時代尖端創造又突破,一步一步推進跑鞋科技的歷史足跡,成就無數年度潮流經典──2023年Ultraboost革命進化,史上最輕、最環保的Ultraboost Light問世。

要被譽為潮流經典跑鞋,俐落百搭的外觀、舒適耐穿的實用性缺一不可。首先,觀察成鞋的基礎科技及數據表現:Ultraboost Light使用了比過去BOOST顆粒輕量30%的「Light BOOST」顆粒製成跑鞋中底,不只將鞋全重降低近10%(尺寸UK8.5 Ultraboost 22-333g;Ultraboost Light 299g),回彈性能也增加4%,並較前代減少整整10%的碳足跡。這些數字不只意味著BOOST科技再上一層樓,更體現了adidas的品牌永續價值,為Ultraboost Light的「Light」賦予了低碳永續的特殊意義。
接著回到大家最關心的舒適度與實用性。這次adidas特意針對過去Ultraboost系列跑鞋的缺點進行優化,鞋面選擇延展性佳、透氣的Primeknit+針織網布,加強編織結構的支撐性、提升鞋面彈性,讓跑步時腳部能夠伸展,如襪子般易穿脫而不壓腳背;而Ultraboost系列一貫使用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也依然保留,但特別的是,adidas這次透過左右豆莢式的排列,提供多方向抓地性、減輕穿著負擔;L.E.P抗扭系統也全面更新,從X型換成U型片,提供鞋身更好的穩定度及回彈性能。
最後,我們來看看它的外觀及配色。這次的Ultraboost Light鞋身承繼過去幾代Ultraboost白底的簡約風格,配上鮮明的橘紅色及淡藍色兩色線條點綴,搭著側面顯眼的三條黑線,整體外觀十分出色,搭配日常穿搭也非常適合。由船隻圓潤身形發想設計的中底線條也加強整體鞋身的協調感,強調出單品的存在感與圓融百搭的特質。

一代經典Ultraboost Light,年度必備的風格單品
adidas推出的「Ultraboost Light」跑鞋新經典,它完美傳承BOOST科技極輕超彈的材質特色,又以船隻圓潤的幾何形狀設計,實現輕巧舒適的穿戴感受。無論外觀還是性能,Ultraboost Light絕對可以說是難得一遇的複合性單品,不管你是追求舒適腳感的運動愛好者、還是尋找蒐藏價值與穿搭單品的典藏主義者,都能在上腳後獲得最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