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財報4大事業營收創新高:中國市場iPhone熱銷登頂,供應鏈缺貨瓶頸趨緩,未來展望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月27日蘋果(Apple)財報公布,受到購物旺季需求和中國業績強旺的激勵,繳出史上最高的單季營收,iPhone、Mac、穿戴和居家、服務等4大項產品業績單季最佳,蘋果展望未來供應鏈瓶頸將趨緩,帶動營收再次成長。
蘋果(Apple)公布上一季營收成長11%,達到1239億美元(新台幣3.4兆元),扣除相關營運成本,獲利346億美元(新台幣9688億元),較前(2021)年同期增加20.43%。蘋果以卓越的經營能力,克服供應鏈瓶頸問題,再加上iPhone在中國市場持續熱銷登頂,1月27日股價跳漲了5%。
蘋果營收創新高,App Store、iCloud和Apple Music成長強勁
蘋果於1月27日公布上一季營收,創下歷來新高。收到iPhone需求暢旺和訂用戶成長,各項數據表現優於市場預期。截至2021年12月25日止,第一季營收成長11%,達到1239億美元,較前年同期成長11.2%,創下年底營收歷史新高。
扣除相關營運成本,獲利346億美元,較前年同期增加20.43%,每股盈餘2.1美元,也優於前年1.68美元的水準,而單季毛利率為43.7%,相較同期上揚3.98%。
資深投資人黃柏堃告訴《關鍵評論網》財報數據顯示,蘋果相較於其他品牌公司,對供應鏈的調整控制更強,在海運擁擠各大市場封閉(尤其是中國)的情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銷售成長。
蘋果財報顯示,所有商品中,iPhone單季營收716.28億美元,占比57.8%,較前年增加9.2%,再創單季新高;服務項目(包含App Store、iCloud 、Apple Music與Apple Fitness等)營收達195.16億美元,占比15.7%,相較前年同期,成長23.8%,同創歷史新高。
另外在Mac筆記型電腦、平板,營收達到180.9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iPad平板電腦相較於前年同期,衰退達到14%。蘋果強調是供應鏈問題。整體而言表現優於市場預期,1月27日蘋果的股價上漲了5%。
中國市場助攻成為銷售榜首,未來供應鏈問題將趨緩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坦承,大部分的產品都受到供應鏈缺貨的困擾,卻對何時可以完全解決供應問題,語帶保留。
他還說:「你得了解很多事情才能做出準確預測,比如我們可以竭力爭取到多少供應,另外還有其他人的需求如何。」
分析師告訴《華爾街日報》,許多同行正苦惱零件短缺以及運輸而增加的額外支出時,蘋果以卓越的營運能力,將其克服,本期營業利益達到33.6%,創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
黃伯堃說明,蘋果這次財報表現亮眼,很大一部分受惠於中國市場帶動,日前已經成功在站穩腳步,在中國銷售上稱霸。
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調查報告,蘋果終於在2021年10至12月,奪回在中國睽違6年的銷售榜首,2021年第4季市占率高達23%,創下有史以來最高,一舉超越vivo與OPPO等大品牌。
面對未來,庫克受訪時強調,預期第2季度營收可望再成長,供應鏈限制也會低於第1季度,而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是成熟製程晶片(顯示器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等)供給吃緊,先進製程晶片供應還算不錯。
延伸閱讀:
- 蘋果Apple Car核心工程主管跳槽,傳聞自駕車2025年登場再添變數
- 一家公司等於英國一年GDP:近2年飆2倍,蘋果成史上第一家市值破3兆美元企業
- 美參院立法打擊科技巨頭壟斷行為,蘋果、亞馬遜、Google與Meta等成箭靶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