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由派大法官布瑞爾宣布退休,拜登表示將兌現競選承諾,提名首位非裔女性進入最高法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拜登證實大法官布瑞爾將退休,並提到繼任人選條件:「這個人,也將成為美國最高法院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大法官。」盼成功實現他在2020年競選總統時,將提名非裔女性作為大法官的宣示。
文:梅緣緣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史蒂芬・布瑞爾(Stephen Breyer)不久前傳出即將退休的消息。對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27日證實確有此事,而布瑞爾本人也同時宣布自己將卸下大法官職務,結束為期近42年的法官,及20餘年的大法官生涯。
針對後續的提名人選,美國總統拜登公開表示,將會提名非裔女性法官作為大法官,以兌現他競選時所提出的承諾。若拜登所提名的法官人選,經參議院投票通過後成功獲得任命,則美國將繼首名非裔大法官克拉倫斯・湯瑪斯(Clarence Thomas)後,再迎來首次大法官職位由非裔女性法官擔任的里程碑。
最高法院最年長法官榮退,接班人無意外將由非裔女性法官擔任
布瑞爾現年83歲,年紀為美國現任的9名大法官中最長。他原先於1967年起任教哈佛法學院,後續在1980至1994年間獲當時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提名,擔任美國聯邦第一巡迴上訴法院(First Circuit)法官之一;1994年再經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提名至最高法院擔任大法官職位,並於當年的8月3日宣誓就職後便服務至今。
布瑞爾身為自由派法官,除反對死刑及支持女性在墮胎上的選擇權外,亦針對選區不公平劃分的「傑利蠑螈」(Gerrymander)狀況提出抗議。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指出,許多民主黨參議員接獲布瑞爾將退休一事皆表示祝福與恭喜。布瑞爾預計要到今年6月底,才能卸下大法官職務。
據《美國公共電視》(PBS)報導,總統拜登於27日說明,在了解相關可能的大法官人選背景後,決定只會提名符合足夠法律實務經驗,且具廉正特質的人作為接替布瑞爾的下一任大法官。拜登後續在白宮發表談話時提到:「這個人,也將成為美國最高法院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大法官。」盼成功實現他在2020年競選總統時,將提名非裔女性作為大法官的宣示。
不過拜登亦表示,可能的提名人選除將經過嚴格的考量及檢視,也將在聽取參議院相關的建議後提出。《國會山莊報》(The Hill)報導指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承諾,將以迅速、謹慎的方式,讓大法官候選人的結果儘快出爐。
然而令外界擔心的是,參議院中的兩名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及克里斯滕・希尼瑪(Kyrsten Sinema)。兩人雖與拜登同屬民主黨,但先前曾構成數次拜登在推行如《重建美好法》(Build Back Better Act)法案上的阻礙。不過在法官提名上,曼欽與希尼瑪過去則皆與拜登站在同一陣線,預計這次的大法官提名人選應會獲得兩人支持。
誰是可能獲提名非裔女性大法官人選?
拜登此話一出,便引發不少對於布瑞爾接班人選的猜測。《美聯社》報導也統整出可能獲提名的非裔女性法官,分別為:加州高等法院法官萊昂德拉・克魯格(Leonadra Kruger)、華盛頓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凱坦吉・布朗・傑克森(Ketanji Brown Jackson)、全國有色人種促進法律協會辯護及教育基金會主席謝麗琳・伊菲爾(Sherrilyn Ifill)、聯邦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坎迪絲・傑克森-阿奇烏米(Candace Jackson-Akiwumi)、南卡羅來納州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蜜雪兒・柴爾茲(J. Michelle Childs)以及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法官荷莉・湯瑪斯(Holly A. Thomas)六人。
對此《路透社》報導則點出,拜登最有可能的提名人選,應為傑克森與克魯格,其中又以傑克森獲選機率較高,因克魯格牙買加裔的身份,可能較不受民主黨參議員支持,但其他可能的四名大法官人選,仍有機會為拜登所相中。
不過,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最高法院目前大法官人選派系,仍以保守派為主要勢力。
先前於2020年逝世「不恐龍大法官」露絲・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大法官職位,也由川普(Donald Trump)所提名的保守派法官艾咪・康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接棒。這也讓保守派大法官人數又再添一人,使得保守派及自由派人數在美國最高法院比例佔少數,即便後續為自由派法官升任,保守及自由派人數比例將依然維持在6:3。
延伸閱讀
- 亞當斯200年前的「午夜法官」難題,為美國後世留下最好的司法制度
- 川普選前提名新任大法官,讓美國陷入南北戰爭以來最嚴重的分裂
- 金斯伯格之死:保守派有機會在最高法院影響數代美國人的未來?
- 為何共和黨寧願「跨越時空打臉自己」,也要趕在大選前提名繼任大法官?
新聞來源
- Justice Stephen Breyer will retire, giving Biden a Supreme Court pick(NPR)
- What to expect from Biden's Supreme Court pick to replace Breyer(NPR)
- Here’s who may replace Justice Breyer, and what Democrats can do if Republicans oppose(PBS NewsHour)
- Who's who among some possible top Supreme Court contenders(AP)
- Schumer vows to vote on Biden Supreme Court pick with 'all deliberate speed'(The Hill)
- Biden vows to nominate Black woman to U.S. Supreme Court by end of February | (Reuters)
- A shortlist of potential nominees to replace Breyer on the Supreme Court(CNN)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