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15年新聞媒體狀態」報告8大重點:新聞網站行動裝置流量高,但造訪時間短

「2015年新聞媒體狀態」報告8大重點:新聞網站行動裝置流量高,但造訪時間短
Photo Credit: GotCredit @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了一年一度的「2015 年新聞媒體狀態」(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5)報告,內容涵蓋廣泛,從報章雜誌、無線電視、有線電視、當地新聞、公共電視,到數位新聞。這篇文章整理報告中有關傳統新聞報紙、數位新聞,以及數位廣告收入的重要趨勢,八大重點摘要如下:

PewNews14

傳統新聞報紙發行量與線上表現

  • 整體而言,報紙(包括日報和週日報)發行量在2014年時下滑 3%。
  • 新聞讀者仍以紙本新聞為主,超過五成的觀眾表示只閱讀紙本新聞報紙,大約三成的讀者除了閱讀紙本新聞外,也表示會從桌機或(和)行動裝置來閱讀新聞。此外,有大約5%的讀者則完全以行動裝置作為新聞閱讀媒介。

PewNews11

  • 傳統新聞報社的整體廣告收入持續下降,雖然數位廣告收入提高,但不足以彌補下滑較多的平面廣告(print ad)收入。此外,和十年前相比,新聞廣告收入只剩下五成不到。

PewNews12

  • 新聞編輯團隊員工整體數目在過去幾年也持續下滑,在2008年時下降11%、2012年下降6%,而在2013年時則下滑3%,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新聞員工總數約為36,700名。
  • 流量排名在前25名的傳統新聞網站,大多也同時擁有高發行量(包括USA Today、《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日報》和《洛杉磯時報》),不過也有例外,像是擁有高發行量的《華爾街日報》,其新聞網站流量不在前25名,此外前25名高流量的新聞網站中,有5個是英國新聞網站。
  • 大型的傳統新聞媒體,線上網站的不重複訪客數目遠高於發行量。舉《紐約時報》為例,2014年9月的發行量約為65萬,然而其2015年1月的不重複訪客數目高達5,400萬,其中《紐約時報》的訂閱收入大部分都來自數位來源(包括桌機網站、行動裝置網站和應用程式)。儘管如此,從前述數據可以發現,新聞報紙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為平面廣告,而非數位廣告。(註)

註:皮尤研究中心也解釋為何線上訪客人數遠高於紙本發行,但是超過五成的讀者表示他們只閱讀紙本新聞報紙。這中間的差距可能來自於觀眾對於「閱覽新聞報紙」的定義。由於研究發現,讀者停留在《紐約時報》網站的平均時間大約為4.6分鐘(而這已經是所有25個傳統新聞網站中最長的停留時間),可能是經由信箱或是社群媒體連結到新聞網站,因此讀者可能認為這樣的經驗是「瀏覽新聞」,而不是「閱覽新聞報紙」。

  • 值得注意的是,這25個傳統新聞報紙的線上網站,其行動裝置流量都高於桌機流量,其中有19個網站的行動裝置流量高出至少 10%。然而,雖然有更高比例的線上讀者從行動裝置閱覽新聞,但從行動裝置而來的新聞閱覽時間通常都比較短。25 個傳統新聞網站中,有13個網站的桌機讀者,花費在網站的時間比起行動裝置讀者高出10%。

數位新聞機構(Digital News Entities)

皮尤研究中心分析數據公司comScore的資料發現,美國400個新聞媒體機構中,只有50個新聞機構的線上造訪者數目達到comScore所訂定的報導門檻。經分析在美國擁有最高流量和造訪者的50個新聞機構,包括同時保有傳統印刷和線上新聞網站的新聞媒體,以及完全以線上新聞為主的純數位新聞媒體,重要趨勢整理如下:

  • 流量前10名的新聞機構中,有2個是數位原生新聞網站(digital native),也就是純數位新聞媒體,包括《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和 BuzzFeed。

PewNews19

  • 雖然線上觀眾更容易透過行動裝置閱覽新聞,然而行動裝置讀者閱讀線上新聞時間通常較短。報告表示,50個新聞機構中,只有10個新聞機構的「行動裝置」閱覽者,會花費「較多」時間在新聞網站上。這10個機構包括:CNN Network、BleacherReport、Chicago Tribune、Vice、Chron、Salon、Boston、Mashable和洛杉磯時報。不過如果仔細比較數據,可以發現兩者的時間花費差距不大,單次拜訪時間平均都只有1到4分鐘。

數位廣告收入(Digital Advertising Revenue)

  • 數位廣告收入逐年成長,去年成長了18%,其中行動廣告收入也大幅增加。

PewNews8

  • 在所有數位顯示廣告(display ads)中,橫幅廣告(banner ad)依然是最常見的廣告類型,相較2013年營收成長了12%。然而所佔的營收比例卻從4年前的63%下降至2014年的49%。而影片廣告(video ad)則緊追在後,且成為所有顯示廣告中成長最快的類別,其營收相較2014年成長了56%,佔總營收的27%,相較4年前成長了13%。
  • 顯示廣告營收前五名的公司依序為:臉書(佔所有顯示廣告營收的24%)、Google(14%)、Yahoo(6%)、AOL(5%)和推特(4%)。和2013年相比,大致排比和營收比例沒有太多變化,只有第五名的公司從2013年的微軟換成推特,且臉書的營收比例成長了5%。整體而言,數位廣告仍掌控在網路巨擘手中。
  • 而如果細看「行動」顯示廣告營收,則前五名的公司依次為:臉書(佔所有顯示廣告營收的35%)、Google(12%)、推特(7%)、Pandora(6%)和蘋果(5%)。和2013年相比,排比和營收比例相似,只有臉書的營收比例成長6%。

本文獲新媒體世代 What’s Next for New Medi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