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的「緬甸僵局」:不只對成員國的團結造成挑戰,更把東協長期存在的矛盾一一顯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東協雖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和「五點共識」的公開聲明,在形式上鼓勵與緬甸對峙的各方,可以停止利用暴力,經過談判處理爭議,找出各方可以接受的和平方式解決政治危機。但是這些做法,似乎對緬甸局勢沒有明顯的影響。緬甸在這一年內,情勢不斷惡化,看不出多少好轉的可能。
推翻緬甸民選政府的軍人政變轉眼間,已經過了一年。從和平公民抗命到武裝抵抗,局勢不但沒有穩定或好轉,反而繼續惡化。或許這也是連緬甸國防軍(တပ်မတော်,Tatmadaw,塔瑪都)及其將領都沒料到的發展。同一個時候,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簡稱東協)雖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和「五點共識」的公開聲明,在形式上鼓勵與緬甸對峙的各方,可以停止利用暴力,經過談判處理爭議,找出各方可以接受的和平方式解決政治危機。但是這些做法,似乎對緬甸局勢沒有明顯的影響。緬甸在這一年內,情勢不斷惡化,看不出多少好轉的可能。
緬甸兵變以及相關的次效應,當然給緬甸人民造成最直接的衝擊,不過也同時考驗東南亞國家協會在整合上和代表東南亞的能力。東協成員國在兵變發生後兩個月,與塔瑪都首腦敏昂萊(မင်းအောင်လှိုင်,Min Aung Hlaing)進行正式會面,也與反對兵變的政黨和團體所組的民族團結政府(အမျိုးသားညီညွတ်ရေး အစိုးရ,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NUG)非正式接洽,此外也發佈對緬甸的「五點共識」,希望能穩住政局。但由於「五點共識」沒有明確施政方針,不同成員國也仍試圖維護自己在緬甸的商業利益,導致東協的緬甸政策無法奏效。東協處理緬甸危機所遇到的困擾,更是凸顯東協在組織和提供公共財(public good)上的侷限。

緬甸這一年
從去年2月1日兵變起,緬甸基本上就陷入了癱瘓和暴力。這或許不是敏昂萊和塔瑪都原本預期的後果,不過在他們推翻翁山蘇姬(港譯「昂山素姬」)帶領的民選全國民主聯盟之後,緬甸全國基本上就發生大型公民抗命,而塔瑪都的回應是武裝鎮壓。
反對兵變的民間團體,以及部分向來與緬甸中央政府對立的不同地方和民族,也因此轉向武力對抗。在多方對峙下,緬甸上下經歷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暴力事件。據多方報導,塔瑪都為了控制局勢,進行了多次屠殺和虐待,侵犯人權,造成人道危機。在幾次軍事行動,也有報導指塔瑪都死傷慘重、面對軍隊和警察成員變節,投靠反對勢力。
過去一年內,緬甸經濟可說是一覺不振。緬甸民眾因為反對兵變,發起幾度全國性停工潮,希望對塔瑪都行為表示不滿,對也是緬甸最大商業勢力的軍隊進行自發型經濟制裁。即便塔瑪都設法迫使民眾回去工作崗位,當面對實質的個人經濟壓力,緬甸許多民眾和中小企業仍然沒有長期復工。在推翻合法政府和軍隊反覆侵犯人權的情況下,許多原本與緬甸有合作計畫和投資的國際企業,因為希望避免被世界輿論指間接支持兵變、鼓勵軍隊使用過當暴力,變成侵犯人權的幫凶,所以不是凍結在緬甸的業務,不然就是撤離緬甸市場,或低調處理在緬甸的國內事務。
話雖如此,也有一些國家政府和企業,包括緬甸的東南亞鄰國,疑低調與緬甸繼續進行商務、科技、金融、甚至軍售和軍事互動。由於這些利益往往離不開搭瑪都和附屬組織的網絡,即便這些往來在兵變後有所調整,假如事情曝光也還是可能造成尷尬場面,相關政府不願意或不敢針對兵變,採取更明顯和嚴厲的制裁措施。向來也不特別在乎國際形象的塔瑪都,可能也有瞭解這一點,所以對國際制裁和譴責的聲音,在外交上似乎置之不理,好像對以往的經濟互動和利益輸送,可以成功進行和持續充滿信心,頂多需要改變一下包裝。
當然,同時在全世界爆發的新冠狀疫情更讓緬甸局勢轉壞。因為疫情,許多一般會關心緬甸的國家、人權機構和國際組織無法引起足夠的國際關注,對塔瑪都有效施壓。
另外,許多醫護人員,除了到街頭和偏鄉,以技術和有限的醫療資源支持反對兵變的團體,成為軍方對付的攻擊目標。在有軍方色彩醫療單位工作的醫護人員,也幾度長期罷工,以表達對情勢的不滿。塔瑪都似乎也對管制疫情沒有太大興趣。據國外媒體和緬甸所剩無幾的自由媒體報導,以上情形使緬甸的新冠狀疫情特別嚴峻,深化緬甸已經面對的政治、經濟、安全和社會危機。
猶豫中的東協
面對緬甸一波多折的局勢,東協一整年都似乎猶豫不定,找不出恰當的應對方針。緬甸局勢生變,其實對多個東協成員國有直接影響。緬甸內部治安的崩壞,已讓犯罪集團有機可乘,進行和擴展如毒品製造和販賣等行為。這些毒品經常會流入鄰近的東協成員國。持續不斷的武裝衝突,也有可能越界,進入泰緬邊界。
2017年的羅興亞種族滅絕和難民潮,充分顯示緬甸境內的人道危機,很容易就可能變成區域的人道危機。當時東協成員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都經歷過難民潮和大型人道災難可能造成的壓力。緬甸局勢一日不好轉,更大規模的人道悲劇都有可能發生。
即使東協和其成員國對緬甸局勢和潛在風險都有一定的瞭解和掌握,但卻找不到有效的對應政策。兵變發生後,東協舉辦過多次緊急會議,不同成員國也公開和私下表達各方能自我克制的期望,但仍足足在三個多月後,才與敏昂萊會面,與塔瑪都達成「五點共識」,同意:
(一)緬甸各方應該立即停止使用暴力,自我克制
(二)各方為找出和平解決方案而進行有建設性對話
(三)以東協主席指定的特使經由東協秘書長協助協調對話
(四)東協經過人道協助中心提供人道救援
(五)特使及其代表團將訪問緬甸,與各方會面。
然而,直到2022年年初,「五點共識」仍無法落實,而東協在緬甸事務上,似乎還出現協調問題。
東協2021年主席國汶萊,8月初才指定第二外長爾裡宛・尤梭夫(Erywan Yusof)為特使。由於塔瑪都一再阻擋特使與翁山蘇姬會面,尤梭夫最終無法出訪緬甸。東協因為特使無法訪緬,而取消塔瑪都在東協峰會代表緬甸的資格,要求「非政治人物」代表緬甸,至少象徵上拒給搭瑪都少許國際正當性和認同。
柬埔寨總理洪森(ហ៊ុន សែន,Hun Sen)在柬國接任東協主席國不久後,訪問緬甸與敏昂萊會面,自稱將會採取嶄新處理緬甸局勢的方式。不過印、馬、星三國則批評洪森,在沒有經過與其他成員國協商和同意情況下,擅自才採取行動,疑缺乏正當性。

東協的下幾步
緬甸持續的不穩定局面,給東協增添了不少風險。緬甸國內的人道、政治、經濟等問題不但可能向外轉移,給部分成員國帶來安全上的困擾。一方面,難民潮、戰亂延伸、毒品及其它地下活動泛濫,對緬甸的鄰國而言,尤其棘手。另一方面,緬甸局勢也挑起了東協成員國之間的分歧,甚至互相顧慮和局部癱瘓。東協長期強調先經過共識才能行使,對跨界干涉成員國內政和限制成員國自主也特別敏感。在碰到成員國內政問題造成跨境問題,而又缺乏有效、正當政府的情況下,很難找出對應方案。這種成員國內發生大型準內戰的局面,對東協而言,基本上是前所未有。
緬甸政變及一連不斷的次效應,對東協來得或許很不是時候,該組織及其成員國,在美中大國競爭白熱化、南中國海(越南稱東海、菲律賓稱西菲律賓海)領土爭端尚無有效管理和擱置爭議的情形下,找出能穩住陣腳、開闢活動空間已經面對許許多多高難度議題。現在除了要處理新冠疫情,還要顧著來自緬甸的不同實質和潛在挑戰,實在是招架得措手不及,還把東協長久以來存在的內部矛盾一一顯露。而東協如何面對與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或許會決定該組織是否還能勝任現任成員國的有效合作平台,以及區域外國家和國際組織在東南亞的首選而帶有「中心地位」(centrality)的合作夥伴。
2021年6月5日,在緬甸曼德勒,一名反對緬甸軍政府的抗議者舉著批評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的標語牌。
延伸閱讀:
- 尋求突破國際孤立壓力,緬甸軍政府是否向中國求援備受關注
- 政變前他是對國家民主化抱有希望的公務員,如今拾起武器奪回緬甸的明天
- 柬埔寨總理洪森拜訪緬甸軍方領導人,馬國外長憂此舉令外界誤會東協認可政變合法性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設計師的人生相談室:插畫家微疼 X 設計師顏伯駿:靈感怎麼找?動畫也可以用Photoshop做?不只是工具而是溝通語言!設計麻瓜也能用的Photoshop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同領域的創意工作者怎麼應用 Photoshop 來創作?插畫家微疼與設計師顏伯駿在節目中分享他們各自入行以來的甘苦,從自學修圖軟體到得心應手地使用,做出近百萬粉絲追蹤的圖文與動畫,以及讓業主很有感覺的設計提案。
收聽管道如下:
-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2ZCn2je
- Spotify | https://spoti.fi/32dSc27
- KKBOX|http://bit.ly/36PKdgZ
- Castbox| http://bit.ly/mariodrink
- Stitcher | http://bit.ly/2mmA46t
- Omny | https://omny.fm/shows/drinkwithmario/pplep06
這集節目邀請到插畫家微疼與設計師顏伯駿,兩位創意人來聊聊他們使用Adobe Photoshop的心得,與他們一路堅持在創意產業的工作的動力。微疼在10多年前自己慢慢摸索PS繪圖,透過Photoshop自學從無名小站發跡,走上全職插畫家之路;顏伯駿是三頁文設計公司藝術總監,大學時期就開始接案做MV,從五月天演唱會的動畫設計開始踏入唱片產業,而後又從音樂產業拓展到許多大型活動的視覺統籌,包括多屆金曲獎、文博會、全運會、白晝之夜等。
沒有靈感的時候就睡一覺吧!(01:05)
兩位的平時的工作都是產量高、創意強度密集,讓人非常好奇他們平時的靈感來源,以及他們是怎麼紀錄與整理這些靈感,最後轉化成廣受歡迎的動畫作品與視覺規劃,沒想到兩人竟不約而同地在睡夢中找到答案!
微疼以白色兔子為主角創作插畫,他分享自己一開始都是從生活周遭親友的經驗,延伸發展出創作主題與角色,「但我發現最大的問題是,這些東西很容易被消磨殆盡,就像切蛋糕一樣,有一天會被切完。」對他來說找到更多靈感的方式之一就是走上街去,多多接觸人、觀察人。
顏伯駿則反問:「大家是不是對靈感太執著了?」他在帶領設計團隊時會透過幾種不同的路徑找到「靈感」或所謂的解法。顏伯駿認為找到靈感的前提是「先對生活有感覺」,接著按照主題分析每件事情,把累積的資料放進對應的資料夾,需要時把它們調出來,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內容。
相較於這樣井然有序的整理方式,微疼形容自己屬於感覺派,「找不到的時候就睡一覺,靈感就來了。」聽到這個回應,顏伯駿直呼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笑說大家以後會不會要發想題目之前,都會跑來說「老闆,我要睡一覺」!而有趣的是,微疼也分享,現在工作室裡面還真的就有放一張床!

從 0 開始的 PS 之路(09:00)
要成就好作品當然不能只是睡個覺,而是要動手將這些絕佳的靈感實現,這時候設計師和插畫家使用的工具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顏伯駿分享他除了就讀設計系因為課堂考試而學習使用Photoshop之外,早期使用PS創作的前輩像是藝術家李小鏡,以及言情小說封面繪者平凡、陳淑芳,都是促使他探索 PS 強大功能的榜樣,「我從PS 10一路到現在的Adobe CC,每年看著這個軟體,你本來想某個功能怎麼沒有,有一天突然間就蹦出來,到最後有一些讓你覺得『這是黑魔法嗎?』的功能。」顏伯駿感觸很深地說道。

微疼接觸Photoshop的路徑比較特別。大學時期因為一場車禍讓他必須長期在家休養,從未受過美術訓練但熱愛畫畫他,在朋友介紹下認識Photoshop,「那時候無名小站很風靡,有些前輩創作者像我是馬克、彎彎都在上面做自己的圖文創作。」微疼心想自己也許也能試試看,而當年Photoshop自學的他已經進化成PS老手,從PS畫圖到影片製作,拓展出更多創作上的應用,「說出來大家可能很驚訝,我Youtube上的動畫影片都是在PS完成的。」

儘管有不少人推薦過他用其他軟體,但微疼始終認為Photoshop是最直觀也最好調整細節的,工作室的所有夥伴也都非常熟悉這套軟體,在溝通過程中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只要打開PS示範就能讓大家馬上理解,「我覺得PS已經不是工具,而是一個語言了。」
提案雙神器:Photoshop與Illustrator(13:31)

顏伯駿接著分析 Adobe 兩套重要的軟體:Illustrator跟Photoshop,許多學習設計的人在初初接觸繪圖軟體時,「就像戴上分類帽一樣分成Illustrator派跟Photoshop派,這兩種人是截然不同的思考路徑。」 前者是向量繪圖軟體,像工程圖一樣非常理性;後者則接近畫畫的原理,有PS筆刷、圖層和色調等功能可搭配使用。雖然設計師們對於習慣使用的軟體各有鍾愛,但Adobe在跨軟體、跨平台的高度整合性,現在不論是PS轉AI,或是反之,都能輕鬆跨軟體操作,是他認為非常優異又親民的特點。

「我做所有的簡報一定都是從Photoshop和Illustrator開始。」顏博駿分享他與團隊在向客戶提案時會做PS mockup,讓客戶看到Logo在不同介面上的呈現,除了提供客戶意想不到的創意,更要透過圖面證明你怎麼實現它。「下一個世代,應該是人人都會用Photoshop和Illustrator,不只是設計系,而是所有的企劃、專案都會用。」
保持初衷?不!別再說那些熱血的話(28:18)

節目尾聲談到兩位在各自的領域努力多年,除了有一路陪伴他們創作、成長的Adobe,他們持續投入的動力是什麼呢?微疼坦承他過去在演講中常用熱血的話鼓勵其他人,「可是我後來發現什麼初衷都是屁啦,」他笑說自己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別的擅長的技能,「我堅持下去的原因就是,這輩子我可以做好的就是這件事了。」
顏伯駿也提到自己不想再對人說「保持初衷」,設計產業裡的每個崗位都有不同的挑戰,到處都會遇到挫折,但要思考那個挫折是否有跟成就感達成平衡,「如果沒有的話,你就要換個路走。」找到自己最擅長的事,不斷突破難關、維持品質,如同他們多年來的累積都是最好證明了。
☞ 現在就訂閱 Adobe Photoshop,開啟你的創作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