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成長陷入瓶頸、蘋果隱私政策打擊損失100億美元,Meta重挫27%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Meta(FB)用戶成長即將觸頂,在元宇宙業務青黃不接時,蘋果的隱私政策重創了Meta的廣告業務,2月3日Meta於美股重挫27%,成為該公司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Meta(FB)的用戶成長陷入瓶頸,元宇宙(Mwtaverse)業務又無法即時建構,成為集團下一個獲利的動能,再加上蘋果iPhone的隱私政策,打擊了Meta主要的獲利業務。Meta展望今(2022)年營收至少損失100億美元(新台幣2800億元),2月3日於美股重挫27%,成為史上最大單日跌幅,上週暫報237.09美元作收。
Meta成長趨緩,全球每日用戶數減少100萬
Meta(FB)表示,預計未來營收成長將會放緩,用戶使用集團相關程式(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WhatsApp)的時間逐漸減少,這成為Meta未來的危機,而廣告商去年也因通貨膨脹,降低了投放線上廣告的意願。
從Meta公布的2021全年財報中顯示,全球用戶減少100萬,美國以及加拿大兩大重要市場則陷入停滯不前的困境。
Meta高階主管表示,預計2022年第1季營收將落在270億美元(新台幣7560億元)至290億美元(新台幣8120億元)左右,相較於2021年同期,成長率幅度落在3%至11%。
《華爾街日報》對此強調,如果Meta營收成長率低於11%,這代表該公司面臨史上最低的營收成長率。另一方面,Meta公布2021年淨利為103億美元(新台幣2884億元),低於華爾街分析師的109億美元(新台幣3052億元),也將相較於2020年同期略有下降。
Meta創辦人暨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則一再重申,Meta營運相當穩健,在過去一年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等眾多新領域,得到不錯的成長。
他強調,2022年針對技術人才還有基礎設施(含數據中心、服務器、網路基礎設施和辦公設備)繼續投資90至950億美元(新台幣2520億元至26.6兆元),建構元宇宙世界。
祖克柏說,這些投資主要是針對人工智慧領域。他指出雖然Reality Labs未來需要更多基礎設備,但就目前而言,它仍不是2022年主要支出的項目。
蘋果的私隱政策影響Facebook財報,2022年將損失100億美元
Meta財務長Dave Wehner上週談到公司展望時表示,因為蘋果的隱私政策,將使Meta在2022年的營收損失超過100億美元(新台幣2800億元),這個數字相當於2021年該公司年度總收入的8%。
蘋果於2021年改變了iPhone系統設定,要求應用程式詢問用戶是否願意公開相關資訊,該措施大大限制了,包含臉書(FB)在內的應用程式,收集數據投放線上廣告的能力,並促使廣告客戶改變投放廣告的模式。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的做法引起祖克柏的不滿,雙方隔空交火多次。例如過去,庫克暗損臉書:「倘若企業建立在誤導用戶、濫用隱私,那它並不值得我們的讚美。」
祖克柏則回擊庫克是虛偽,所做一切並非是為了客戶好,反而圖利自家企業,強迫業主在App Store轉而採用訂閱制度,變向給了蘋果抽成的機會。
去年4月蘋果釋出最新作業系統iOS 14.5,有相當大的改變,例如佩戴口罩時透過Apple Watch解鎖、AirTag和隱密地追蹤鑰匙等功能。《關鍵評論網》實際詢問蘋果銷售人員指出,那次更新還包含了Siri功能進化、Apple Music還有Podcast項目的調整。
他強調,臉書和蘋果的爭議在於「App追蹤控制權」。這一項更新,可以讓用戶控制App是否要讓其他公司追蹤用戶的資訊,包含個人資料、定位還有關鍵字搜尋等,這也就是廣告識別碼(IDFA)。
臉書透過IDFA可以較為精準地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提供給廠商更大的投放廣告誘因。例如,某客戶下載了一款美食App,臉書就能夠獲取資訊,並在客戶的動態牆上投放美食廣告;當然美食App業主,也能透過IDFA追蹤到客戶動態牆的動態。
事實上蘋果的iOS 14.5更新,並非只有Meta受害,美國社群媒體Snap也受到影響。不過,Snap強調,正在開發測量工具幫助廣告業主,應對蘋果公司政策改變帶來的問題,目前初步已有進展。
延伸閱讀:
- 《後臉書時代》:臉書批評者眾多,但蘋果執行長庫克特別讓祖克柏無法釋懷
- 7間監控公司以假帳號監視使用者,臉書母公司Meta取締、受害者預估近5萬人
- 臉書改名Meta是炒作或轉運?為了股東、員工和供應商,這可能是「必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
Meta裁員13%逾1.1萬人,WhatsApp涉違反歐盟個資法規,再遭罰1.8億元 10月前
-
Meta大規模裁員13%逾1.1萬人,祖克柏為錯估情勢公開信致歉:「我錯了,我要為此負責」 1年前
-
元宇宙光環退去,Meta第3季淨利下降52%,股價暴跌24%,市值蒸發650億美元 1年前
-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曝「蘋果下一個重點產品是AR/MR頭戴裝置」,意外引爆玉晶光怒火 1年前
-
駭客假冒執法人員以「緊急數據請求」詐取用戶個資,Meta、蘋果都受騙 1年前
-
臉書短影音功能「Reels」將拓展全球150國,大手筆提供10億美元獎金吸引創作者力抗TikTok 1年前
-
解析Meta Q4財報:祖克柏已預見廣告業務瓶頸,Facebook用戶成長停止是危機還是轉機? 1年前
-
一切,都只是限動:當你還在抱怨或尋找下一個臉書時,其實都已經老了 1年前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