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如果世界沒有伊斯蘭》: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恐怖主義」

《如果世界沒有伊斯蘭》: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恐怖主義」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的核心,是一場CIA的敏感度思想練習:「如果世界上沒有伊斯蘭,衝突是否仍會發生?」答案是肯定的。這場CIA的思想練習,就是希望戰略家能夠突破盲點,去看見「宗教」以外還有哪些政治、經濟、地緣因素?又是哪些「隱形力量」在發揮作用,左右區域情勢?

文:葛雷姆.富勒(Graham E. Fuller)

第十四章 怎麼辦?面對穆斯林世界的新方略

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是政治手法之一,沒有人可以完全終結它,但是可以把它縮小到一個範圍之內。而美國現在的政策不是縮小它,而是讓它愈演愈烈。美國政府犯下的第一個錯誤是,用自己的方式定義恐怖主義,而不去了解真正的恐怖主義。當然,要給出一個國際達成共識的恐怖主義定義,向來棘手。各國政府都有他們自定義的恐怖主義。二○○四年美國國防部曾經給出的定義是:「蓄意使用非法暴力、或暴力威脅來製造極大的恐懼,旨在強迫或威脅政府或社會,達到其政治、宗教或者意識形態上的目的。」

請注意上述文字中關鍵了兩個字:「非法」。這裡沒有給出非法的定義,但是顯然是「沒有得到政府核可」。這又扯出了素有爭議的合法一說。照現代西方的政治理論,國家是允許使用暴力的核准機構。所以說,國家認同=合法。但這個等式成立的前提是在大部分的西方國家,民主制度下政府的統治是合大眾心意的,但是在威權國家中,反對派是被禁止或者被迫害的,這一說法就有待商榷。因為如果沒有「非法」的活動,現狀就不法改變。而這些活動就被冠上了恐怖主義的名號。

九一一事件和全球反恐戰爭也大力增加了國家的權力,那些面對內亂的國家,都把他們的政敵稱為「恐怖主義」。恐怖主義自然成了一個致勝絕招,一旦被冠上的恐怖主義,就不再需要協商和妥協,國家有權使用極端暴力剷除異己。於是,全球政權都全數參加到小布希提出的全球反恐戰爭中,把自己放到一個道德陣營中,對手是邪惡,不需妥協。哈佛教授沃爾澤(Michael Walzer)睿智觀察到:「壓迫先是成了恐怖主義的藉口,接著,恐怖主義又成了壓迫的藉口——只是前一個是極左派的藉口,後一個是新保守右派的藉口。」

在任何社會中,政治暴力都是不受歡迎,這點沒人反對。說來恐怖主義也是政治暴力的一種。但是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政治暴力慣常的被統治者用來鎮壓反對派。而非法的政權也不可避免要面對政治暴力的問題。下面這段話出自美國《獨立宣言》:

人們設立了政府,把判斷公正的權利授予政府……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沒有保障基本人權,人民就有權利更換或者廢除……如果濫用職權和巧取豪奪……讓人民至於暴政之下,人民就有權利也有義務,推翻這樣的政府,為未來的安全建構新的保護。

在現代的穆斯林世界,少說也有三點構成了使用政治暴力的條件:改變推翻專制制度,爭取民族獨立,用武力對付外來勢力。這裡說的也不只是穆斯林世界,包括所有發展中國家。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這三點。

一、推翻專制政權

在穆斯林國家,有相當比例的依然是專制制度,好些幾十年來都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他們透過暴力以及監禁等多種手段,施行高壓統治。如果對抗專制政權的暴力是恐怖主義,那麼鎮壓就合理了嗎?如果再壓迫的國家之下,武裝反抗又有多少正當性?很遺憾的是,會產生甘地或者曼德拉的國家少之又少。

二、爭取民族獨立

由於歷史原因,其中包括殖民國家重劃了非洲以及歐亞大陸很多國家的邊界。不少族群被人為的國界分割,或者跟不同族群被劃入同一個國家,這些民族包括:車臣人、喀什米爾人、維吾爾人、西藏人;斯里蘭卡的泰米爾族;巴勒斯坦人和印度的錫克教徒;身處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三國的庫德族;菲律賓的摩洛人;獨立前的孟加拉族;奈及利亞的伊博族;從衣索比亞獨立前的厄立垂亞;塞爾維亞的科索沃族……這個名單可以一直寫下去。要求獨立的可能是一個民族,也可能是一個宗教支派。

歷史向我們證明了,有許多國家都是從「非法暴力」中誕生的,透過反殖民反帝國的抗爭而獨立的國家有:土耳其、以色列、中國、墨西哥、阿爾及利亞、印尼、希臘、保加利亞、古巴、越南、肯亞、南非,甚至美國。如果今天五角大廈的標準去看一七七六年美國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那麼就不會有今天的美國。不要忘了像肯亞的喬莫.甘耶達(Jomo Kenyatta)、以色列的梅納赫姆(Menachem Begin)、以及南非的曼德拉,他們過去都是所謂恐怖活動的首領,現在卻是令人尊重的政治家。

現代美國的政策,一直站在維持現狀和國家政府的一邊,即便國家為了維持現狀而採用了高壓手段,雖然偶有良心發現的時候。良心發現的時候大多是在國家把想要獨立出去的力量視為敵人時,比方說:海珊執政時伊拉克的庫德人,伊朗的俾路支人,蘇聯體制下的烏克蘭、拉脫維亞,以及毛澤東時期的藏人,華盛頓方面會對他們表現出同情和支持。

三、用武力對抗外來的侵略者

最近的是抵抗美國入侵伊拉克、阿富汗和索馬利亞。儘管在一九八○年代的時候,阿富汗的恐怖主義對抗紅軍曾經受到華盛頓的熱切支持。為什麼被侵略的國家,沒有武力反抗的權利?戰爭中的國家,即便是民主國家,也不願公開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擔心一旦暴力被接受,就成為常態。他們寧願為了眼前的需要,改變原本的普遍定義。在他們自己看來,國家永遠是對的,永遠站在道德的一邊。

在戰爭的正義性問題上,也有著同樣的困境。如果有幾個人被恐怖分子殺害,那麼國家發起戰爭,造成千百倍的死亡,在道德上是合法的嗎?以色列非正式的支持「以一百隻眼還一隻眼」,算是一種威脅嗎?還是所謂的「震撼與威懾」?透過入侵來改變政權嗎?還是平民遭殃?

這裡,我們再次滑入相對主義和主觀認定的斜坡:從五萬英尺高空丟下炸彈,襲擊恐怖分子同時可以預見的其他無辜者也會一同死亡,一個是恐怖分子為了國家獨立在以自殺式爆炸的方式殺死敵對方,同時也造成無辜者死亡,哪個是合法的?無疑,有些恐怖活動只是為了散佈恐怖氣氛,但是德勒斯登、長崎、廣島也是為了恐嚇,用現代術語來說,為了製造「震撼與威懾」來贏得戰爭?所有這些問題都直接與穆斯林世界裡裡外外重重危機相關。這些卻又與穆斯林完全沒有關係,唯一的是穆斯林讓抵抗者更團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