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更新)各國監管機關反對,輝達併購安謀宣告破局,軟銀將獲得新台幣350億元分手費

(更新)各國監管機關反對,輝達併購安謀宣告破局,軟銀將獲得新台幣350億元分手費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受到美國、英國以及歐盟監管單位的反對,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本來打算以660億美元(新台幣1.84兆元)將英國半導體設計公司安謀(Arm)賣給半導體設計巨擘——輝達(Nvidia)宣告破局,軟銀必須獲得12.5億美元(新台幣350億元)的分手費。

(2022/2/9 12:00更新)

軟銀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孫正義於2月8日表示,計畫讓子公司安謀(Arm)在2023年3月前,於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交易所首次公開募股(IPO)。他強調安謀作為主流的手機晶片設計架構公司,已經成功搶奪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在數據中心還有汽車等晶片領域的市占率,正在進入第2個成長階段。

對於本次安謀交易案破局,孫正義坦承:「我沒想到這些國家的政府會如此反對」,而他強調安謀和輝達(Nvidia)是做不同領域的業務,卻被各國以壟斷名義阻止了這場交易,最終讓軟銀放棄了併購案,因為他們知道再努力也不可能通過各國的監管單位許可。

《日經亞洲》報導指出,本來軟銀自2016年收購以320億美元安謀,接著在2020年和輝達協議,將獲得超過100億美元的現金和這家輝達最多8%的股份,換算當時股價約為 400 億美元,意味著,軟銀光是投資回報就獲利至少80億美元。隨著交易破局後,軟銀旋即啟動安謀上市募資套現,但美國因升息等種種原因,估值已經不能和過去相比擬。


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本來打算以660億美元(新台幣1.84兆元)將英國半導體設計公司安謀賣給半導體設計巨擘——輝達。不過,本交易案受到美國、英國以及歐盟監管單位的反對,半導體產業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交易告吹,而軟銀將獲得12.5億美元(新台幣350億元)的分手費。

ARM架構處理器,掌握行動裝置9成市場

安謀總部位於英國劍橋,主要產品是ARM架構處理器及相關外圍組件的電路設計方案,其產品多以智慧財產權授權方式賣給客戶,相較於競爭對手英特爾一條龍式的半導體整合模式,安謀結盟IC設計公司、半導體代工廠,形成「安謀陣營」與之抗衡。

受惠於蘋果和英特爾處理器的競爭,蘋果轉用安謀架構打造的Apple Silicon處理器,推出的13.3吋MacBook Air與MacBook Pro維持高效能表現;再加上與IC設計大廠輝達合作強化Arm架構筆電圖像顯示效能,獲得市場好評,進一步擴大Arm架構市場的發展。

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報告指出,預計2021年內以Arm架構打造的筆電產品獲利幅度將成長超過3倍。電子時報(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柴煥欣也指出,行動裝置市場也獲得空前成功,安謀開放平台已經拿下9成市佔率。

台積電旗下著名的半導體IP大廠工程師告訴《關鍵評論網》,安謀的崛起給了台灣IP大廠一個方向,證明了半導體一站式採購能夠獲利,也比包山包海的半導體公司(英特爾)有更多彈性。

許多人仍搞不清楚半導體設計和半導體IP的差異。業內人士以一座城市比喻,IC設計公司就像是城市設計師,規劃好道路公園以及商業大樓的位置,而IP公司就是設計一座座現成的公園或大樓,提供設計公司安排,大幅縮短了設計的作業時間。換到半導體業來說就是降低了研發成本。

安謀的成長引起輝達注意,輝達為了擴大生態系統,終於在2020年9月宣布收購安謀。不過外界多將焦點放在安謀的中立、獨立性,因為這筆若收購案成立,美國將擁有輝達圖形處理器(GPU)、英特爾(電腦CPU)以及安謀手機(CPU)3大核心產業,輝達也將掌握手機和電腦的核心處理器技術。

輝達併購安謀破局,軟銀獲得分手費達12.5億美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為了化解外界疑慮,在收購記者會上不斷重申:「輝達有強烈的意願保持安謀的獨立營運,畢竟獨立營運的商業模式是安謀不斷擴大成功的唯一方式。」

安謀交易已經成為半導體史上最大的交易,高達660億美元(新台幣1.84兆元),引起包含高通(Qualcomm)和微軟(Microsoft)在內的少數依賴Arm IP的大型科技公司強烈反對。

再加上,美國、英國以及歐盟的監管機構對此案表達嚴重擔憂。2月7日知情人士向英國媒體《金融時報》透露,英國政界人士將安謀視為戰略性國家資產,也對於在哪裡上市喬不攏。英國方期望安謀能夠在國內市場上市,並於去(2021)年將交易案的審查層級提高到了國家安全。

同時,軟銀高層人士表示,由於美國市場的估值更高,集團更傾向讓安謀在紐約上市,並且利用各種方式抵抗來自於英國民族主義的壓力,但是最終不敵各界壓力,於2月7日董事會會議上決定放棄安謀。

知情人士指出,交易案破局,軟銀將獲得高達12.5億美元(新台幣350億元)的分手費,並預計在今(2022)年年底前首次公開募股出售安謀。他補充道,這次失敗將導致安謀執行長Simon Segars下台,由知識產權部門負責人 Rene Haas接任。

這次的失敗也宣告黃仁勳期盼利用安謀處理器,擴大鞏固輝達在雲端數據中心的成長,並且結合其擅長GPU發展AI和機器學習的願景破滅。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