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助攻!中興吃下華為的中國通訊設備市場,一舉將5G市占率提高到35%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的通訊設備市場產生變化,中國通訊大廠——中興(ZTE)受惠美中貿易戰,委託台積電(TSMC)製造通訊晶片,成功搶下中國通訊龍頭華為(Huawei)的中國市場,一舉將市占率提高到了35%。
中國通訊大廠——中興(ZTE)受惠美中貿易戰,委託台積電(TSMC)製造通訊晶片,成功搶下中國通訊龍頭華為(Huawei)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集團2021年營收成長達雙位數,ㄧ將舉5G設備的市占率提高到了35%。
中興突破美國封殺,2021年營收成長達雙位數
中興公布2021年營收預告,公司銷貨收入、毛利率以及淨利都有成長,其中淨利達到人民幣65至72億元,相較上(2020)年同期成長52.6至69%;每股盈餘最高可能達到每股1.55港幣。
中興強調2021年是通訊戰略發展期「收官之年」,全年營收年增率達到雙位數,且在國內外,營運商網路、政企還有消費市場,3大領域都有長足的成長,其中中國市場5G、雲端伺服器市占率則有顯著提升。
知情人士告訴《日經亞洲》在美國忙著對付國內最大競爭對手華為時,中興正悄悄提升晶片設計能力,並且利用台積電的先進製程(7奈米及以上),自家開發的基地台處理器(base station processors),獲得初步成果。
自從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中興雖然也受到牽連,但也成功搶奪華為在中國通訊市場上的市占率。知情人士強調,中興在過去4年內,加緊提升研發技術,使自身免於地緣政治的威脅。
中興通訊設備市占率攀升至35%
《日經亞洲》報導指出,中興能夠躲過美國禁令的原因是,它並不像國內競爭對手華為、聯想(Lenovo),在全球伺服器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美國大舉限制了出口零組件華為等公司,連帶讓中國市場也發生問題。
Omdia數據中心IT分析師Manoj Sukumaran指出,受到貿易制裁影響,華為2021年7至9月伺服器收入,相較上(2020)年同期衰退了44%,而全年營收下降了29%,這是該公司首次出現的狀況。
Sukumaran強調,華為空出的手機、伺服器以及5G市場,給了中國眾多業者發揮的空間,例如小米和Oppo正不斷搶奪華為手機的市占率,而中興也加緊重建自身在手機的業務。
另外,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指出,中國在5G佈局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截至2021年已經安裝了130萬個5G基地台。
市場研究機構LightCounting的分析師Stephane Teral說,雖然華為仍是最大通訊設備商,但是中興的市占率已經從2020年的30%攀升至去年35%,正逐漸站穩5G設備的市場。
台積電助攻中興搶市占率
《關鍵評論網》實際詢問半導體業設計業內人士認為,台積電主要是幫別人代工製造晶片,也就是由IC設計、品牌廠商等委託製造,例如聯發科研發的智慧型手機晶片——高階天璣系列,又或者蘋果筆CPU。目前牽涉到先進製程,也只有台積電有能力製造。
他說,由於受到美中對抗影響,中國華為設計的通訊設備晶片等相關零組件,無法再出貨到歐美市場,對華為造成打擊,在存貨調度還有供應鏈重組的情況下,中興確實趁機受惠,再委託台積電助攻,生產晶片搶市佔。
談到台積電的優勢時,他則強調每一塊晶片上都沒有台積電公司的字樣,它是所有人的夥伴,且專注在技術的精進。他解釋,正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不斷地強調「誠信」的道理一樣,每家公司的設計圖能放心交給台積電,以蘋果自己設計的晶片為例,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把設計圖交由三星(Samsung)生產。
這意味著,無論美中如何對抗,到頭來任何資通訊市場缺的那塊,又由另一家廠商(例如中興)補上了,最後還是要靠台積電幫忙製造,也因為台積電扮演這樣的角色,才能夠在眾多國際大廠的夾殺下,打出一片江山,成為全球前10大企業。
延伸閱讀:
- 為突破美國禁令,傳中國將斥資百億美元替華為、中芯牽線,尋求台積電供應鏈協助蓋晶圓廠
- 歐盟推430億歐元「歐洲晶片法案」打造本土半導體產業,點名台灣是理念相近的夥伴
- 台積電法說會營收驚人、賺逾2個股本 ,外資上調目標價至千元,台股加權指數高點估值破2萬
- 孫元成:台積電已進入「超摩爾定律」的境界,由眾多小晶片堆疊成為一個超級晶片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
美國禁令發酵,OPPO宣布結束自主研發晶片,中國半導體產業迎來利空 6月前
-
華為被制裁後站穩腳步向新興市場擴張,拜登政府擬加大力道「全面性封殺」 9月前
-
華為死地求生:與三星簽訂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再跨界賣電視、造電動車力求突破美國制裁 11月前
-
為突破美國禁令,華為「斷尾求生」授權OPPO使用5G專利技術,三星、小米也有望受惠 11月前
-
神秘中國新創「鵬芯微」海外訂購晶片製造設備,「暗助華為」繞過美國制裁 1年前
-
華為聯手被制裁中企籌組「晶片去美化」大聯盟,專攻電信、車用2大領域 1年前
-
突破歐美封鎖,華為持續推進5.5G全球布局,外界直指「美國政策重大失敗」 1年前
-
加拿大政府宣布禁華為、中興的5G技術,在野黨批評拖太久 1年前
-
美歐晶片補貼政策齊發,台灣半導體的競爭優勢是否會受到動搖? 1年前
-
北京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力求突破歐美封鎖,讓中國數據產業鍊藉「一帶一路」走出去 1年前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