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達讓25對乳房「無碼」上傳社群平台:是身體解放、還是傷害孩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迪達最新的廣告在社群平台上張貼25對裸露的乳房,有網友認為這有助於人們更健康的看待自己的身體,但也有網友擔心,這會傷害孩子、摧毀了性。
25組裸露的乳房照片,無碼的出現在各大社群平台——這不是來自成人影片,而是運動品牌愛迪達(adidas)近日推出的運動內衣廣告。該品牌宣稱,這是展現乳房的自然與多樣,藉此推銷他們43款新型運動型內衣。廣告不出所料地在網路上瘋傳,但回應兩極,有些人讚賞愛迪達的勇氣和創舉,但也有人認為,在社群網站上發布這些照片並不適合。
2月9日,愛迪達在推特與Instagram各上傳了一張網格照片,是25組不同膚色、體型、年齡的乳房。「我們相信各種形狀和大小的乳房,都應該得到支持與舒適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這次推出43種新型運動型內衣,能讓所有女性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內衣」。廣告的標語是「#SupportisEverything」。
We believe women’s breasts in all shapes and sizes deserve support and comfort. Which is why our new sports bra range contains 43 styles, so everyone can find the right fit for them.
— adidas (@adidas) February 9, 2022
🔗 Explore the new adidas sports bra collection at https://t.co/fJZUEjvopQ#SupportIsEverything pic.twitter.com/CESqmsXOwI
這張廣告照片在推特上掀起漫天討論,一些用戶對這樣的舉動表示讚賞,認為這有助於人們更健康的看待乳房,不會因為在成人片中看到所謂「完美」的乳房,而擔心自己的胸部沒長好。
美國內衣專欄專家Cora Harrington就指出,內衣或運動胸罩廣告找來的模特兒,通常有固定的尺寸和胸型,要比一般人來得小一點、挺一點,所以當她看到愛迪達一口氣展示了25種大小不一的胸部時,她坦承自己感到非常震驚。
也有用戶誇獎愛迪達挑釁地在戶外廣告刊登25對乳房,稱此舉比他們過去兩年來所做得來得還要重要:
Nothing @adidas have done in the past two years is bigger than this. To all the people involved in doing this, we all salute you! @adidasWomen @HyperCait 👏 👏 pic.twitter.com/6nzWBZQR3x
— benmayorwhite.eth ᵍᵐ (@benmayorwhite) February 9, 2022
但有些用戶並不同意在社群媒體上傳裸露照片。
有網友認為,在推特這樣的公共平台發布裸露照片打廣告並不合適,因為未成年的孩子可能會看到:「如果我12歲的弟弟看到這則廣告怎麼辦?這個廣告簡直是『軟調色情』(soft porn),這個網站上又沒有建議適合18歲以上觀看!」
美國保守派網站《聯邦黨人》(The federalist)更痛批,愛迪達的廣告會「傷害孩子、摧毀了性」。
該網站引述美國女性主義學者Camille Pagila之前的論述,認為Instagram鼓吹過多的裸露,已經傷害了女性,並且貶低生理慾望:「公共領域出現過多的裸體,將導致女性價值低落,矛盾的是,也將導致性厭倦。」Pagila認為,「如果女性想要在社會上受到尊重,必須停止無謂的展示裸露。」
當褒貶不一的評論不斷湧現時,愛迪達在推特上寫道:「我們想慶祝身體的美好,並自豪地展示我們所有人的不同之處。」「正常的看待身體、並幫助下一代的人對自己的身體充滿自信、毫無羞恥,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華盛頓郵報》發現,民眾對於愛迪達廣告的接受程度,也因平台而異。在推特上,愛迪達官方帳號分享的照片下,有不少尖刻的批評;不過在Instagram上,愛迪達選擇在「愛迪達女性(adidaswomen)」帳號分享,該平台的回應相對比較溫暖正向。
不過有些用戶反應,無法在Instagram上分享這張照片。
針對用戶無法分享該則廣告,Instagram的發言人表示,愛迪達的貼文並未違反社群守則,不過「我們的AI不是常常能理解,我們正在想辦法改善這點。」
芝加哥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的行銷學者Jenna Drenten指出,社群平台一貫將乳房視為性象徵,因此針對這樣的內容進行管制;她認為愛迪達的廣告讓對話更進一步,她舉例不少由女性主導的解放運動如「#FreeTheNipple」,這些運動讓乳房的照片正常化,並與性脫鉤。
為了符合Facebook和Instagram的平台標準,愛迪達也刻意將廣告照片的乳頭顏色模糊化。
不過,品牌行銷專家David Placek告訴《CNN》,愛迪達的廣告策略確實突破了極限,但這種策略的問題是,它脫離了實際產品。一些推特用戶,主要是女性消費者,表示她們更願意看到胸罩的照片,而不是乳房。
Placek指出,愛迪達的廣告如果改成25個身穿運動胸罩的照片,也能傳遞和裸照一樣的訊息,但確實就不會引起這樣程度的注意。該推文已在推特上獲得超過4200則轉發。
延伸閱讀
- 關於Free The Nipple:我們自然的面對自己的身體,沒想到卻變成媒體譁眾取寵的獵奇新聞
- 《赤祼真實:100個女人的乳房》解放媒體美化後真實的酥胸
- 越戰經典照因「展示人體全裸」遭刪除 外界質疑臉書過度審查
- 《巨乳研究室》:對當時的日本人而言,裸體僅僅是「臉」的延伸,不會連結到性慾
新聞來源
- Adidas tweets 25 pairs of bare breasts to sell a new sports bra(CNN)
- Adidas’ Corporate-Sponsored Public Nudity Harms Children And Destroys Sex(The federalist)
- An Adidas ad showed bare breasts. Is that liberating or exploitative?(The Washington Post)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圖解智慧國家四大關鍵科技,從不同角度帶你了解台灣的科技應用實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家都知道台灣有座半導體護國神山,也聽過許多媒體對台灣科技實力的盛讚,但台灣的科技實力到底強不強?我們從四個面向帶你看台灣作為「智慧國家」到底有什麼實力!
大家都知道台灣有座半導體護國神山,也聽過許多媒體對台灣科技實力的盛讚,但台灣的科技實力到底強不強?自己說不如讓國際單位做的調查更客觀顯示。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每年9月公布的世界數位競爭力(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評比,最近一次報告2021年台灣在全球64個主要國家及經濟體當中排名第8,獲得歷年來最佳名次。
而且值得關注的是,支持數位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也就是「科技」競爭力。IMD評比報告揭露台灣拿下全球第2的佳績,從2018年的第11名年排名持續上升,顯見台灣無愧於科技強國之名。
科技小百科: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是一個長期研究國家與企業競爭力,在國際上具盛名及公信力的評比機構,並自1989年起發布「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其評比報告與調查結果更是各國政府擬定相關政策之參考。IMD每年會定期公布兩份競爭力評比報告,其一是「世界競爭力年報」,每年在6月公布,2022年台灣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全球第7名。另一份報告為「世界數位競爭力評比」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每年在9月底公布,本篇文章引用的資料為這兩份研究。 |
也因為科技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有哪些技術是台灣不為人知的優勢?或是未來產業可大力投資布局的領域?我們找出其中四大項與智慧國家最有關的科技,展現台灣具備強勁的科技能量,或許你已經受惠,也或許你能從其中找到發展的機會。
關鍵科技一、融合海陸空領域的多維通訊

隨著國家管理範圍逐漸擴大,通訊範圍多元且彼此關聯,相關科技如低軌衛星、5G通訊、海底電纜等,形成環環相扣的多維通訊聯網。
仔細洞察2021年的IMD報告,台灣在「行動寬頻的用戶比例」這項指標,拿下全球第1的傲人成績。顯見台灣在通訊基礎建設的投資及普及率,是走在全球領先位置。
尤其5G/6G關聯科技更是未來多維通訊的具舉足輕重的地位,原因是5G衍生的價值鏈相當廣泛,舉凡從晶片、模組、終端、邊緣、系統、到應用服務,可形成完整生態圈。為了強健台灣5G專網的自主技術與供應鏈,從2018年先後成立5G產業發展聯盟、5G垂直應用聯盟、以及5G Open Networking平台,逐漸形成5G國家隊。
除了把5G領先國視為戰略目標,當創新技術落地,更能帶來龐大商機。根據工研院的預估,將5G的小基站、邊緣運算、網路虛擬化等關鍵產品、模組、元件加總起來,2025年的市場規模上看2,510億美元(約新台幣7.5兆元),其他國家還在積極推動5G聯網建設,顯見相關商機仍有相當大發展空間。
關鍵科技二、新型態數位經濟與網路服務

邁向Web 3.0的交叉點,元宇宙被視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新機會,市調機構Gartner預測,2026年全世界將有25%的人口,每天至少有一小時投入元宇宙虛擬世界,進行工作、社交、教育、購物、娛樂等活動,並藉由虛擬貨幣、NFT進行數位資產的交易,虛擬經濟逐漸成形。
所謂元宇宙,需要以5G/6G高速網路為基礎,透過VR頭盔/眼鏡作為進入3D虛擬世界的載體,在元宇宙的各種互動體驗則需仰賴AI運算、雲端/邊緣儲存、區塊鏈等核心技術支援。人們在元宇宙內可以滿足從現實世界做不到的事情,形成穿梭虛擬、現實之間的生活體驗與商業模式。
近七成投入元宇宙相關應用的企業,認為元宇宙在未來5年一定會蓬勃發展,虛擬音樂會、虛擬時裝秀、媒體及產品聯名展示活動,將是元宇宙優先發生的商業體驗。
那麼台灣要投入元宇宙有何利基?解析元宇宙供應鏈版圖,主要可分為晶片、光電、通訊、AR/VR裝置、內容以及AI技術,台灣科技可從硬體方面,包含晶片、感測IC、光學零組件、伺服器等擅長領域切入。像是大家熟知的半導體大廠台積電,對於相關晶片的供應就至關重要,另外光電產業也有揚明光、玉晶光、中光電等企業,讓投影技術更精緻,再來連接元宇宙的通訊技術,也有聯亞來支援,而裝置軟硬體、AI技術則是有創意、世芯、智原等企業投入,最後想到AR/VR集大成者,就不能遺漏宏達電在這一塊的耕耘,同樣威盛電、佐臻、未來市(XRSPACE)等品牌也積極佈局,可見台灣已有完整的供應鏈,接下來有志於加入元宇宙的廠家,不妨從自身的專長去思考,相信不論是哪個領域的企業,都能有更多的創新、應用內容投入,完善整個元宇宙生態。
關鍵科技三、疫後時代興起的智慧型代理人

近年因疫情持續延燒,越來越多領域開始導入「智慧型代理人」,像是零售業者引進半自動化機器,協助人力處理訂單、點餐;又或是醫院使用機器人,藉由AI辨識功能分擔部分醫護工作。
所謂智慧型代理人,以它所知的知識範圍內,自主完成人類所給予的指令任務。智慧型代理人發展至今,能協助人類的廣度、深度越來越多,主要是受惠機器學習的技術更為先進,加上其他的自動規劃、互相協調等演算法的成熟,讓智慧型代理人成為下一波產業發展重點。
世界先進國家紛紛把AI納為國家產業重要發展策略,台灣從2018年就推出「台灣AI行動計畫」,全面啟動產業AI化。發展至今,AI應用已從測試階段逐步應用於各式產業,資策會統計發現,掌握AI技術的新創企業在台灣有300家,逐漸摸索出不同的商業策略與獲利模式。
尤其資通訊、醫療照護是台灣兩大擁有頂尖人才的雙軸產業,在疫情之下,就可以看到醫療+科技所衍生的智慧型代理人應用。像是過去為了解決醫療量能不足,開發「5G智慧防疫機器人」,用來隔離病房消毒、運送餐盒及藥品物資,比傳統人力消毒方式有效節省50%時間,還能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讓醫事工作更有效率。
關鍵科技四、資訊安全網保護每個人數位資產

我國面臨網路犯罪、駭客入侵政府、機關,甚至竊取個人資料事件持續增加,如何保護國民安心使用數位科技、保障財產安全將是未來重要方向。隨著AI普及所衍生的龐大資料量之隱私及資安問題,成為棘手的挑戰。從國際AI資安發展現況來看,歐盟在2021年提出人工智慧規則草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鼓勵值得信賴且道德的AI進行研發與應用。微軟更在今(2022)年禁止提供AI推測情緒技術,並制定「負責任AI標準第二版」、Google則停止AI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能與人類溝通等爭議事件,這些做法也都反映美歐在立法之際,業者也在努力自行節制敏感AI技術。
AI資安,是挑戰也是機會。未來,台灣政府與企業也須密切關注美歐相關草案的立法動態,找出AI規範的共同點,以此界定使用AI產品與服務之要求;因此,AI資安不僅需透過科技來防禦,更需要治理與法規,降低AI所帶來的衝擊。
另外,針對5G資安議題,台灣有展開大型科技防禦策略,包含5G資安防護系統、跨機關資安聯防。5G資安防護系統致力確保業者使用的5G系統具備安全、可靠、信賴,與國內5G專網業者進行服務驗證,以強化國產5G系統的整體資安防護能力。跨機關資安聯防的目標放在建立政府與民間的資安聯防體系,藉由橫向整合跨部會,全面提供威脅情資,減少機關隱匿資安事件,降低事件誤報與漏報。
持續提升台灣的科技能量 打造全方位的智慧國家

台灣的科技能量持續提升,從2022年的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可發現,而且該報告還指出我國擁有高素質勞動力、經濟活力、企業治理能耐、高教育水準等優勢。上述四項與智慧國家高度關聯的新興科技,涵蓋「數位基盤、數位創新、數位包容」等元素,如何借助科技打造創新、包容的社會,在台灣強勁的科技應用產業鏈上,補強創新的能量,並延續發展優勢項目,將是台灣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