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蟎洗衣精含環境用藥,政府部門互踢皮球無法可管

防蟎洗衣精含環境用藥,政府部門互踢皮球無法可管
Photo Credit: newsusacontent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newsusacontent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newsusacontent CC BY SA 2.0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指出,市面上多數標示「防蟎」、「抗菌」的洗衣精,未清楚標示實際成分,質疑業者可能添加環境用藥、農藥或醫療藥品,恐對人體健康與環境污染帶來負面影響。主婦聯盟表示,目前臺灣無任何法令,也沒有專職部門負責控管,昨日與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加強管制。

市售洗衣精添加物標示不清,恐含農藥與環境用藥

主婦聯盟與上下游新聞市集,於去年12月首先公布36個市售「抗菌防蟎」洗衣精檢驗結果,發現其中21項未詳盡標示抗菌劑、防蟎劑的化學成分。

上下游新聞市集表示,由於國內缺少洗衣精中所含農藥或環境用藥的標準分析方法,因此於去年6月委託美和科技大學,使用歐盟針對油脂含量較高的蔬果進行的農藥殘留檢驗方法,送驗35件市售洗衣劑是否含農藥,結果在3種不同批號的「妙管家防蟎抗敏洗衣精」補充包中,檢出「百滅寧」含量分別達76.3PPM、37.8PPM、44.6PPM。

主婦聯盟追蹤調查,發現六品牌使用三氯沙

而後主婦聯盟針對36個品牌進行追蹤調查,發現花王「一匙靈Attack抗菌EX超濃縮洗衣精」、「一匙靈Attack制菌超濃縮洗衣精」、「依必朗防蟎抗菌洗衣精甜蜜香氛系列」、「依必朗抗菌洗衣精(無磷防蟎海洋微風)」、「歐芮坦強效抗菌洗衣精」、「優生寶寶洗衣精」等六項產品使用三氯沙或三氯卡班。

而台塑生醫的「Dr’s Formula防蟎抗菌濃縮洗衣精」,以及幫統一藥品代工的「COSMED酵素淨白抗菌洗衣精」和「7-SELECT抗菌淨白濃縮洗衣精」都添加農業用途的抗菌劑「腐絕(Thiabendazole)」,妙管家幫大潤發代工生產的「抗菌洗衣精補充包」則含有抗菌劑戊二醛(Glutaraldehyde)。

主婦聯盟調查結果

無法令也無部門負責,洗衣精添加物成政府管制漏洞

為呼籲政府加強管制,昨(7)日主婦聯盟與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共同召開記者會。會中主婦聯盟秘書長黃嘉琳指出,政府在洗衣精添加物管制上有層層漏洞,不僅廠商以何種管道進口沒有規範,添加量的標準也不明。此外,環保署、衛生福利部、毒物管理署、農委會互相推拖管理責任,根本沒人也無法可控管。

上下游新聞市集則表示,目前國內環保署的環保標章規範中,針對洗衣劑管制比較嚴格,有螢光劑、三氯沙、含氯漂白劑;至於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洗衣用合成清潔劑檢測方式則僅有PH值、全磷酸鹽、界面活性劑相當含量等項目,但是兩者皆沒有檢測農藥或環境用藥的項目。

業者強調用量合法但標示不透明,主婦聯盟:消費者需知情

部分業者針對調查進行回應,如花王指出僅一款濃縮洗衣精使用三氯沙,且有標明英文縮寫,用量也符合法規;台塑生醫則解釋,腐絕是一種極有效的抗真菌劑,不僅被美國FDA核可,作為人體用口服驅蟲藥達40年;歐盟也核可作為「食品添加劑」。

妙管家則因為是首波被點名廠商,也有許多動作回應,包含董事長蔡宗仰親上火線開記者會反擊,認為主婦聯盟用農作物食用殘留標準0.05ppm做為非食用的純洗衣外用產品做比較,對該公司產品並不公平並揚言提告,去年底又買四大報廣告登聲明稿並再次宣稱不排除提出告訴。

台灣肥皂清潔劑工業同業公會也出面為洗衣精業者辯護,指出會員廠商均落實商品標示法之精神,維護消費者權益,然而主婦聯盟卻在沒有法令依據的情況下,要求廠商揭露抗菌防蟎成份,質疑主婦聯盟的做法。對此,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秘書長黃嘉琳則認為廠商漠視消費者的知情權。

而昨日記者會上,有電子媒體質疑化學物質的濃度很低,無法證明會對人體造成立即危害。對此,台灣環境有害生物管理協會理事長黃基森表示,任何藥物都要適時、適地、適量使用,尤其台灣汙水下水道尚未建置完成,這些環境用藥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政府機關應有總量管制,訂定相關標準。

新標準最快二月份出爐,環檢局:不合格者需下架

標檢局第一組組長陳秀女指出,研議中的「洗衣用合成清潔劑草案」,將規定不得添加「環境用藥管理法」中的環境用藥與「農藥管理法」內的農藥,但例如腐絕是否算是農藥、戊二醛是否算環境用藥,都需要再仔細審議,預計最快二月份訂定新標準。

而標準檢驗局第二組組長張文彬表示,現行規範添加殺蟲劑、環境用藥須依照「商品標示法」標示警語,若有虛偽不實,可處新台幣3萬到30萬元罰鍰,在新標準制訂前,僅能依上述法令,檢查廠商是否標示不實。

此外,由於現行法令僅要求業者標示主成分及特定成分,標檢局也準備研擬全成分標示,讓添加物資訊透明化,而且不能以功能型式命名,必須寫出成份中的中文化學名,讓消費者將不再只看到殺蟲劑、殺菌劑、防蟎劑等名稱,保障消費者權益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