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元宇宙」的黑暗面:除了興奮與期待,我們也應該要對它的黑暗面有所警覺

預覽「元宇宙」的黑暗面:除了興奮與期待,我們也應該要對它的黑暗面有所警覺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如果我們日常生活的購物、開會、逛展覽等大部分活動都將在元宇宙裡面進行,那麼社會對於掌握元宇宙技術的公司,應該要有警戒心。

單單是現在,臉書上的靜態文字與圖片,就已經面臨保存危機。非營利組織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所創建的網路時光機(wayback machine)努力備份網際網路上所有網頁的變動,為後世保存21世紀的歷史。

但是臉書為了把用戶圈養在它的高牆花園裡面,禁止網路時光機備份它的頁面。就算創作者明明指定要公開貼文,他的作品也照樣被鎖在臉書裡面,連當代的未登入臉書讀者也讀不到。

越來越多的日常活動即將搬到元宇宙裡面進行,但是祖宙會提供攝影機這種虛擬物件,讓祖宙裡的公民記者記錄歷史嗎?記錄下來的影片可以傳回真實世界嗎?還是只能在祖宙裡的影音劇場裡播放呢?反正絕大多數人不會介意「登入才能看影片」這樣的規定,甚至不會知道臉書是唯一有能力調出(或者拒絕調出)21世紀祖宙世界史的公司。

元宇宙公司將比你更了解你?

更少人會察覺到的是,搭配了VR頭盔後,Meta「窺探你我腦內活動」能力將大躍升,因為這件事情更不會造成有感的不便。

讀者可以圖片搜尋「eye tracking heatmap」,這是很常見的閱聽者注意力分析。對於行銷效益分析來說,追蹤與分析視線熱點能夠得到的資訊,遠多於目前單純的滑鼠點擊分析。在不久的將來,VR頭盔即將可以分分秒秒,隨時記錄與分析用戶的視線熱點。你的目光焦點經常停留在哪幾類產品或哪些事物上,這些資訊都將成為Meta的大數據。

未命名
圖片來源:Google搜尋畫面截圖
利用Google圖片搜尋「eye tracking heatmap」,可以看到許多分析圖

再更遠一點的將來,能夠讀取腦波的neuralink必然也將融入VR頭盔。未來你將會在廣告上看到某個新產品,可以讓用戶直接以思想玩遊戲、演奏樂器或操作八爪章魚玩偶進行各種藝術表演。但是不會出現在廣告文宣上的,則是Meta公司將對於每一位祖宙玩家更深刻精確的了解。

很多時候可能在你自己意識到之前,Meta就已經知道你下一步打算怎麼做和說什麼話。就像英文版Gmail現在就已經可以預測你想打的字一樣;只是Meta的預測會遠遠比現在的Gmail更精準,而它預測的範圍也不僅限於文字,關鍵就在於它透過腦波拿到的資料,遠比Gmail近身觀察你的用語更精細與大量。

如果僅僅提供300個讚,就可以讓前Meta時代的臉書比另一半更了解你、讓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可以藉此設計出看似中立的「DoSo」手勢來主導並且決定了幾千公里外的選舉,那麼社會上好幾成的人口,每天主動提供好幾個小時的貼身貼腦觀察資訊,又可以讓Meta得到什麼樣子影響社會的能力呢?我們迫切需要一些了解類神經網路/人工智慧的寫實派科幻小說家,幫助我們探討這個問題。

本文無意否定元宇宙可能帶來的各種便利和享受,只是希望提醒讀者,除了期待媒體各種版面上吹捧元宇宙的豐富資訊型廣告(infomercial)之外,也要跳脫這些資訊型廣告所設下的思考框架。

如果我們現在就放棄警覺性、完全只信賴主流媒體的吹捧,那麼等發現以後,恐怕就會像我們現在已經無法擺脫微軟、line、Adobe、甲骨文(Oracle)的掌控一樣,到時候就像進到豬籠草的深處才恍然大悟身處陷阱,就已經太晚了。

本文經科學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