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未來10年的元宇宙金融,必須以佛家的虛相與實相來理解,才不會受困於未明的世界

未來10年的元宇宙金融,必須以佛家的虛相與實相來理解,才不會受困於未明的世界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理解未來10年的元宇宙會如何發展,才可能精準預想元宇宙中的金融體系將如何發展。元宇宙會如何發展?

文:陳錦稷(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教授,兼金融管理研究所所長)

未來10年,因金融科技的發展,須重新檢討金融存在的核心價值,迅速因應金融體系的不健全發展,才能避免代價更大的金融危機。在金融服務需求轉變下,讓金融體系發揮調節資金盈虛的本質,才能促進金融服務多元發展,使金融與實體經濟持續相輔相成。

除金融科技之外,監理科技的發展也將帶來更精準的貨幣政策,更有效率的金融監理措施,提昇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能力,適當發揮金融應扮演的社會層面功能。至於元宇宙的金融世界,就必須以佛家的虛相與實相來理解,才不會陷入顛倒或受困於未明的世界。

元宇宙金融的虛與實

要理解未來10年的元宇宙會如何發展,才可能精準預想元宇宙中的金融體系將如何發展。元宇宙會如何發展?由NFT及區塊鏈作為底層基礎元素的元宇宙,不論是消費端或生產端皆牽涉三個層次。

首先,技術層次取決於AR(擴增實境)和VR(虛擬實境)及MR(虛實混合)的基礎條件究竟有多成熟;再者,諸如穿戴裝置等硬體的開發會如何搭配AR與VR的發展;最後,在軟體層面與應用場景上能有多廣泛的運用,這些都將影響未來10年元宇宙的發展。

而元宇宙之文明規則在主權國家之下,涉及犯罪、內容審查、投票與民主制度、貨幣監管、數位人格及虛擬資產等問題,涉及之法規面廣泛。故虛擬平台創造者與政府如何合作制定規則,亦將影響元宇宙的發展前景。

概念上元宇宙的未來世界究竟會如何?或許藉由佛家思想中的實相與虛相來比喻。眼見或感官所認知的實相,背後也許是透過AR、VR所呈現的虛相。但虛相也不僅止於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空虛妄想感知而來,更昇華的層次而言,虛相往往也是受、想、行、識等四蘊中,由眾多因緣共同成就,同時聚合而成。

佛家強調實相智慧修行,才能心境一如,遠離顛倒,不為無明所惑。這些虛實之間的智慧觀,在元宇宙中如果能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或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而能體悟元宇宙世界諸法,而有能力能駕馭顛倒夢想境界,這何嘗不就是無罣礙,遠離顛倒的大自在境界?

shutterstock_2088188110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元宇宙的金融會如何發展?也可以由實相、虛相觀點來理解。元宇宙的金融,不會僅限於當前的比特幣(BTC)、以太幣(Ethereum)、穩定幣(Stablecoin)或央行所發行的數位貨幣(CBDC)。除了這些同質化的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之外,非同質化代幣NFT(Non-fungible token)與建構其上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也將會是元宇宙中金融資產的一大部分。

只要有加密貨幣或NFT的需求,就會有其供給。供需之間,就如同眾多因緣聚合,自然會有虛擬資產的交易市場。

如同理解佛家虛相與實相的概念,就能遠離顛倒,不為無明所惑。理解元宇宙的虛相與實相,才能明白虛實整合之間何者為實,何者為虛。就不至於如當年的美國大西部掏金熱,一窩蜂陷入虛擬資產的挖礦熱潮;也不會如老一輩喜歡買黃金,甚至把黃金穿戴在身上一樣,誤把數位貨幣或NFT拿來作為實體世界社交需要的炫耀財,實際上卻沒有太多網路世界的實際參與,而在元宇宙中失去自己的存在感。

至於虛擬貨幣是否會成為實體世界的流通貨幣,取決於是否能具備價值穩定,而被社會信賴作為交易媒介,進而具有實際貨幣功能而定。金融服務雖然以貨幣體系為基礎,但實際上貨幣本身並不具有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表面上是政府指定「法定貨幣」(fiat money)才讓貨幣具有購買力,但實質上貨幣發行背後必須有社會的信任基礎,才能支持貨幣具有實值的使用價值。這是貨幣能作為交易媒介,產生價值的根本原因。

可以用這個標準來判斷虛擬貨幣未來是否有機會取代法定貨幣。未來10年,持續會有實體或虛擬的金融商品企圖要取代法定貨幣,最後是否成功仍取決於背後代表的信任是否具有保障而定。穩定幣快速發展企圖修正加密貨幣的缺點。

實際上虛擬貨幣尚難取代法定貨幣,根本原因在於價值的不穩定,以至於虛擬貨幣之交易媒介功能大打折扣。未來10年,虛擬貨幣可否廣泛如法定貨幣流通,甚至取代實體貨幣,取決於價值是否夠穩定,足以被社會廣泛信賴,並具有社會大眾所信賴之交易媒介、價值儲存、計價單位與延期支付的貨幣功能,才會有機會成為數位經濟體系所廣泛接受與使用的通貨(currency)。

惟未來元宇宙之發展趨勢,在透過區塊鏈、演算法與智慧合約所提供之信任機制下,能否使數位代幣(digital token)成功串連、搬運實體金融服務至元宇宙中,並在元宇宙中之虛擬經濟平台發揮超越實體貨幣的功能,值得再觀察。

以核心價值矯正金融的不健全發展

而金融的本質在於調節盈虛,將資金過剩一方,融通於資金不足的一方;或是在時間向度上,將資金過剩的此一時,透過儲存價值而融通於資金不足的彼一時。金融的本質是為了協調資源的有效運用,優化社會資源,以增加經濟效率。

未來10年的金融本質不會改變,也不應被改變。尤其是經過幾次金融危機,與因應全球肺炎疫情的經濟情勢,採取過度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帶給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因素。金融的本質在於作為經濟體系資源調配的功能,更應該在金融管理層次被強調,甚至作為金融存在的核心價值。

shutterstock_2084263411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