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超過4萬例確診,丹麥為何敢當全球第一個宣布結束疫苗接種計畫的國家?

一週超過4萬例確診,丹麥為何敢當全球第一個宣布結束疫苗接種計畫的國家?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丹麥衛生當局正在考慮在春季結束該國COVID-19疫苗接種計劃,認為沒有理由對兒童接種加強針,或對高風險的民眾施打第四劑疫苗。

全世界都在發展「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北歐國家丹麥最近宣布一項領先全球的創舉。上週五(2月11日),丹麥國家衛生委員會宣布,考慮在春季結束疫苗接種計劃,當局經過評估,認為目前沒有必要為18歲以下的青少年施打第三劑疫苗,或為高風險族群打第四劑。丹麥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真的結束了嗎?

丹麥國家衛生委員會發布的新聞稿,宣布將不向85歲以上的老年人、或高風險族群接種第四劑疫苗,也不向18歲以下人口接種第三劑加強針,最重要的是,疫苗接種計劃將可能「最遲在春季」完全停止。

新聞稿指出,該國的疫苗覆蓋率很高,民眾擁有「非常高的免疫力」,儘管每天仍然有相當高的確診數,但當局認為將不至於導向重症。根據官方數據,丹麥有超過80%的人口接種兩劑疫苗,有61.5%的人接種了加強針。

「我們從經驗中知道,隨著季節的變化,感染人數會減少」,丹麥國家衛生委員會首席醫生索柏(Bolette Søborg)認為,「我們看到疫情正在消退、加上季節馬上就要轉變,提供第四劑疫苗是沒有意義的。」此外,國家衛生委員會認為,18歲以下的兒童已經具有很高的免疫力,並且感染Omicron的風險較低。

丹麥國家衛生委員會在聲明中指出,將在未來幾週密切關注疫情演變,希望能夠在2月底宣布疫苗接種計劃的截止日期。不過聲明也補充,政府會密切注意疫情,如果結果與預期相反,出現第四次疫情高峰或令人擔憂的新變種病毒,「也會準備改變我們的決定。」

丹麥在去(2021)年9月的時候一度鬆綁防疫措施,不過後來又因疫情恢復限制。丹麥衛生當局擔心兒童可能感染成人,在去年11月將疫苗接種計劃擴大到5至11歲的兒童。當局還考慮為兒童接種加強針,並在上個月Omicron肆虐的疫情中,為老年人和其他高風險族群接種第四針。

不過儘管Omicron在當地帶來激增的確診數,但並未替當地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丹麥在2月1日為歐盟第一個為歐盟第一個取消國內近乎所有防疫限制的國家,包括健康通行證和強制戴口罩的命令,當局表示,他們不再將COVID-19視為「一種嚴重的疾病」。

不過丹麥政府也承認,發病率非常高,而且還在繼續上升,取消幾乎所有限制後的第二週,截至2月14日,丹麥平均單週有超過4.5萬人確診。但丹麥政府強調,已經看到疫情正在逆轉的初步跡象。

在丹麥,被稱作Omicron病毒妹妹的新型亞變種BA.2是丹麥最主要的病毒株,約佔Omicron病例的82%。丹麥最高傳染病權威機構史泰登血清研究所(SSI)研究,發現BA.2比BA.1更容易傳播,但同時,與BA.1相比BA.2的住院風險沒有差異,也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BA.2會比BA.1導致重症。

儘管丹麥確診數激增,但丹麥重症病房的壓力有所緩解,雖然丹麥染疫人數居高不下,但被送入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占比明顯下滑。截至2月14日,在平均單週1000多名染疫住院患者中,僅32人住進加護病房。

截圖_2022-02-16_下午12_40_34

丹麥流行病學家克勞斯(Tyra Grove Krause)醫生就指出,確診數和重症之間的關鍵聯繫已經被打破。

自始至終,我們的策略一直不是給人們施加過多的限制,以用來控制疫情。而現在,數字顯示成果看起來不錯。

儘管法律不再要求丹麥人在檢測呈陽性後進行隔離,但仍然強烈建議人們至少隔離四天。官員也強烈鼓勵人們在醫院和長照護理機構配戴口罩,同時為工作人員提供定期檢測。

除了丹麥,北歐國家如瑞典、芬蘭等國家也相繼宣布取消大部分的防疫措施,挪威也在12日宣布解禁,總理斯特勒(Jonas Gahr Støre)表示:「我們一直在等這一天,幾乎解除所有防疫措施。」挪威人不必在擁擠場所戴口罩,不必維持一公尺社交距離,也不用再強制居家隔離,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建議染疫成人居家休息四天。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