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重創兩岸關係的1994年「千島湖事件」(上):《賭神2》的改編,比真實發生的事件客氣多了

重創兩岸關係的1994年「千島湖事件」(上):《賭神2》的改編,比真實發生的事件客氣多了
浙江千島湖|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因為《賭神2》的關係,我好奇真實發生的千島湖的來龍去脈,於是特地找了資料,才發現電影的情節客氣多了。

文:楚然

1994年的電影《賭神2》有段情節令我印象深刻。台灣的黑道大哥帶著親朋好友到千賭湖玩,準備搭船欣賞湖上風光。底下小弟覬覦大哥的錢財,又想替另一名大哥奪權,於是夥同另外兩名混混,在半夜時登船殺人。這三人穿著潛水裝,暗自登船,黑道大哥跟大多數的親友都死在船上。為了毀屍滅跡,犯人讓船隻起火,只有賭神和一個小孩倖存。

小時候以為是電影情節,之後找資料時,才發現這影射了1994年發生的千島湖事件。電影裡的案發現場是「千賭湖」,在粵語中「賭」跟「島」諧音。 除了千島湖事件,電影還有影射其他歷史事件。千賭湖事件發生之後,賭神高進和小孩被公安逮捕。高進向公安表明自己是香港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當香港記者前來採訪時,遭到公安毆打、強制驅離。

明白無法得到公平審判的高進,帶著小孩來到台灣,當他們坐船偷渡時,船主提到自己曾經用這艘船載走吾爾開希、柴玲,這裡指的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香港人為了協助民運份子逃亡,啟動的「黃雀行動」。

嚴格來說,《賭神2》劇情漏洞很多,卻意外反映了當時台、港和中國之間的微妙關係。1989年的六四已經發生,而1997年的主權轉移又逐漸逼近,香港人對於未來的走向感到徬徨。導演王晶雖然在電影裡塞了很多笑料、賭局,但在笑鬧背後,也顯示出對中國的不安。王晶安排這些橋段,可能只是想蹭熱度,但選擇哪些事件、如何在電影裡呈現,也暗暗表明了他的立場。

這部電影的關係,我好奇真實發生的千島湖的來龍去脈,於是特地找了資料,才發現電影的情節客氣多了。

回去,不如回不去

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的國民黨希望有天能反攻大陸,任何措施都和軍事有關。隨著時間的流逝,多數從中國過來的外省人,都知道反攻大陸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國民政府依然利用教育,灌輸「中國大陸是我們的家鄉」,因此台灣人對海岸另一頭的大陸多了一份特殊情感。

雖然課本強調中國的歷史、地理,但現實生活中,戒嚴時期的國民政府始終強調「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直到1987年開放兩岸探親,台灣人漸漸利用其他方式,譬如從香港轉機,來到中國旅遊。過去課本裡描寫的神州大陸,台灣人終於有機會親身遊歷。

但台灣和中共政府制度、民情不同,使得有些人去過中國之後,開始懷疑「大陸同胞」真的是自己的同胞嗎?再加上不少人去中國旅遊,遭到公安勒索、民眾搶劫等事情,這種感覺越來越深刻。如果要舉一項最具代表的例子,就是1994年的「千島湖事件」。對於罹難者家屬來說,那些人死在中國不是落葉歸根,而是客死異鄉。

shutterstock_2075644072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浙江千島湖

愈描愈黑的意外報導

1994年的4月2號,《聯合報》有則新聞:前往中國的遊客,由於觀光船「海瑞號」失火,目前生死未明。聽到這個消息的家屬,紛紛前往旅行社或相關的政府機關求助,希望可以進一步了解真相——這次的事件,在台灣普遍稱為「千島湖事件」,在中國則稱為「331船難」。

位於浙江省淳安縣內的千島湖,湖內有大大小小的島嶼,有的像盆景一樣小,有的則樹林密布。在中國國內也算是著名的國家風景區,不少台灣人去中國旅行,會選擇來這裡觀光。

最著名的觀光行程是讓大多數遊客坐在觀光船上,碰到有趣的島嶼再下船遊覽。根據報紙的描述,橫越千島湖需要六、七個小時,多半會停在「猴島」或「蛇島」,但也有中國導遊只讓乘客在船上欣賞風景,不讓人下船登島。

而出事船隻,名為「海瑞號」,船身長24.3公尺,寬5.4公尺,載客量100人。總共有三層,甲板上面的兩層是客艙,甲板下是底艙。底艙中間是船員休息室,高1.5公尺。 從最初的報導來看,這就像是一樁意外:船隻起火,造成乘客傷亡。

為了釐清事實,也懷著家人仍活著的期待,「海瑞號」乘客的家屬於4月3號啟程前往中國,當中包含了規劃這次旅行的長風旅行社人員。然而就在當天,浙江省政府證實船上的乘客32人全數罹難,其中有24位來自台灣,剩下都是中國籍的地陪與船員。

事故現場到底是什麼樣子,不同管道就有不同的說法。事後,《聯合報》比對海協會、親共的香港《文匯報》和《大公報》等報導文字,發現都有古怪的地方。

海協會來函提到:3月31日,有關部門在碼頭等待「海瑞號」,過了2小時卻遲遲不見,於是派出快艇尋找,直到4月1號早上八點才看到燃燒的「海瑞號」;《文匯報》提到是解放軍出面搜查,而《大公報》說搜查行動由公安負責。

不同說法或許可歸咎於媒體為了搶先報導,對於情報並未嚴加查證。可是等事情塵埃落定,中共政府事後的說法,卻是報案人發現船隻起火,公安登船之後沒有發現遊客,研判他們是下船逃生了。

由於天候不佳,颳風下雨,再加上湖上諸多島嶼,發動了陸、海、空大規模搜索,整整花了10個小時——後來發現死者都在船艙裡面。為什麼會先發動陸海空大搜查,而不是先搜索船艙?

此外,不管是意外還是人為,政府應對的方式自然不同;如果一開始就出動解放軍或公安,顯然他們認為這不是一起單純的意外——但這樣想的理由到底是什麼?中國官方始終都沒有提及。

上面提到的疑問,中共政府雖然也提出解答,但說法不斷更動,自相矛盾。隨著家屬抵達事故現場,才發現無論是事件本身還是中國的官方態度,情況都不如他們所想的單純。

shutterstock_1515949715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浙江千島湖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資訊諜對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