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聲逝世享年94歲,人稱「果敢王」也曾被視為坤沙之後的「毒王」

彭家聲逝世享年94歲,人稱「果敢王」也曾被視為坤沙之後的「毒王」
「果敢王」彭家聲。翻攝自: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彭家聲的一生,評價爭議很多,他的頭上曾有「毒梟」、「果敢王」等各種頭銜。有人說他是毒梟,是繼坤沙、羅星漢之後新崛起的一代毒王,但他卻是果敢提出禁毒主張的第一人,而且果敢的確在2002年底根除了罌粟種植;也有人說他性情多變、獨斷專行。

文:緬甸金鳳凰中文報社

據消息稱,原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政府主席、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締造者——彭家聲於2月16日逝世,享年94歲。

根據彭家聲治喪委員會發布的訃告,彭家聲於2月16日清晨5:40在家中過世。訃告稱彭家聲為緬甸聯邦國家和平事業重大貢獻者,緬甸民族革命先驅,是果敢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的開創者、建設者,稱彭家聲辭世是緬甸國家和平事業的重大損失,是是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的重大損失。

1600px-Myanmar-China_Border_Yanlonkyine_
Photo Credit:PaingpeaceCC BY SA 4.0
果敢楊龍寨口岸,對岸就是中國鎮康縣南傘口岸

彭家聲為果敢政治人物,是一個果敢族軍閥,人稱「果敢王」。彭家聲身逢亂世,半生戎馬,幾度沉浮很具傳奇色彩。

彭家聲為漢族果敢人,祖籍中國四川會理縣,其1931年2月5日生於果敢紅石頭河,出身於與果敢土司姻親的彭家,為其家族來果落籍第四代後裔。1948年他畢業於軍事訓練學校「新城進修班」,接觸到了接受過黃埔軍校新式軍事訓練的中國國民革命軍軍官的教育,與坤沙羅星漢等毒梟為同期同學,之後在效忠果敢土司的自衛隊任基層軍官。

AP_99030401816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彭家聲1999年舊照

1959年,果敢土司楊振材的世襲權被撤銷,1962年,奈溫將軍從緬甸民選政府吳努手中奪取了政權,撕毀聯邦協議,逮捕土司家族成員,在仰光政府任官的楊振聲返回果敢起兵反抗,彭家聲也參加了革命軍,1965年被迫隨其指揮官一起投降政府軍。1967年彭家聲加入緬甸共產黨,由於對緬軍的種族歧視不滿反戈起義,開始領導果敢第二次革命,與羅星漢為首的親緬族武裝展開游擊戰。

1968年1月4日,彭家聲率404部隊進入果敢,開展解放果敢的武裝鬥爭,歷時1年8個月,最終解放了除滾弄以外的果敢本土,為建立果敢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1969年9月8日,果敢縣人民政府成立,彭家聲出任兼縣長,此後20年間擔任緬共要職,其間曾帶頭捐資倡辦當地的紅旗中學,恢復地方中學教育。1969年10月,彭家聲又奉命率404部隊主力,西渡薩爾溫江,與已在江西的緬共羅相部303部隊匯師,組成緬共東北軍區,出任軍區副司令,歷時20年,先後參與南壯、勐波、棒賽及南下等作戰運籌指揮。

1988年11月27日,彭家聲籌劃成立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時年56歲,隔年率部退出緬共,於3月11日成立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脫離緬共領導接管果敢、勐古地方軍政權,並與聯邦政府達成民族和解的協議,改走和平、禁毒、發展的道路,獲得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的自治地位,彭家聲也擔任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主席、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總司令。

302px-Kokang_svg
Photo Credit:Certes CC BY SA 3.0
果敢(綠色區塊)在緬甸撣邦(黃色區塊)的位置
MYANMAR ETHNIC GROUP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攝於2009年9月。

1990年,彭家聲下令果敢禁毒。1992年11月,果敢軍政委員會核心小組成員、同盟軍副參謀長楊茂良發動反彭兵變,19931月底,彭家聲被迫率部,撤離果敢,輾轉勐拉。1995年11月底,彭家聲乘楊茂良用兵江西,後方空虛之機,率部重返果敢。

1996年元旦,彭家聲被推舉為特區政府主席,提出「四個維護、一個目標」的政治綱領,維持和平安定的政治局面。推行對外開放,對內提出《行政綜合管理法》等新的系列法規,禁絕了罌粟種植,開拓了能源交通、城鄉建設、替代種植、教科文衛等事業,力主「特區不變、和平不變、禁毒不變」。

2009年8月8日,緬甸政府軍在一次禁毒行動中發現彭家聲家族涉嫌私造軍火,雙方在持續19天的軍事對峙之後,因17名緬甸警察被殺害,迅速激化矛盾,政府軍很快派兵攻打了彭家聲領導的果敢同盟軍。2009年8月26日,因8月8日軍事衝突之後,緬甸政府對他發出拘捕令,彭家聲未獲白所成等將領的支持,果敢同盟軍被擊潰,其率領殘部退出果敢。

2010年,果敢同盟軍重建,2014年更與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若開軍、北撣邦軍結盟,共同抵抗緬軍,重返果敢江西地區開展游擊戰,連戰連勝,聲稱擊斃擊傷緬軍幾百名,擊斃緬軍營長一名。2014年12月,彭家聲在緬北露面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2015年2月,84歲的彭家聲試圖捲土重來,率部與緬政府激戰。

(彭家聲2014年閱兵的畫面)

彭家聲的一生,評價爭議很多,他的頭上曾有「毒梟」、「果敢王」等各種頭銜。有人說他是毒梟,是繼坤沙、羅星漢之後新崛起的一代毒王,但他卻是果敢提出禁毒主張的第一人,而且果敢的確在2002年底根除了罌粟種植;也有人說他性情多變、獨斷專行。

但也有評價稱,他領導的民族民主同盟軍,是緬甸聯邦第一支曾與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達成停戰協議的民族武裝,並帶動其他17支民族武裝走上和平道路,也是有利於果敢民族的。其功過是非功過留與後人評說。

(2019年3月11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建軍30週年,彭家聲在慶祝大會上發表談話畫面)

本文獲緬甸金鳳凰中文報社授權刊登,原文請見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