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做小妹妹的大哥哥:誰在懷念羅霈穎》:羅氏金翅秘夜飛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是一冊紀念兄妹之愛的深情之書。哥哥羅青藉由各式骨董收藏品,在賞畫與鑑寶中,書寫和妹妹羅霈穎的各種相處點滴。
文:羅青
〈羅氏金翅秘夜飛蛾〉
八月三日深夜,我接獲警局通知,前去辨認妹妹的遺體,與發現並報警的妹妹友人,一起在分局漏夜接受初步偵訊,釐清事情發生的經過。凌晨,我回桃園,準備明天一早會同檢察官正式相驗,大體由表弟與表弟媳,護送入台北市第二殯儀館冰存。次日,法醫斷為用藥不慎,造成猝逝,諭令家屬擇日安葬。
以後三天,我與妹妹的閨密,共推定代表,組成治喪委員會,討論安排善後及出殯事宜。經過一番商議,決定委託禮儀公司,於民權東路市立第二殯儀館對面,籌設靈堂,方便妹妹生前各界至親好友,前來弔念致哀,並在農曆七月中元節前,擇日火化奉安。
靈堂的場地不大,但卻布置得簡單素雅而溫馨,主牆上是妹妹穿著純白禮服的半身美照,長髮微揚的她,雙手輕拈裙角,正待仰首旋身之際,雙眼有意無意,對塵世拋下最後流盼的一瞥。令人想起葉慈﹙W.B.Yeats 1865-1939﹚刻在自己墓碑上的名言:
Cast a cold eye 冷眼一瞥
On life, on death 了 生死
Horseman, pass by! 騎士策馬揚長而去!
照片前,有一方長高桌,正中間,放置妹妹的「魂帛」,一方原木素製台座上,豎立一片劍型綾布裱裝紙板,上書「故羅霈穎之魂帛」。兩側有紙紮的金童玉女面對一炷香為伴,白瓷香爐前,有透明玻璃盆一盅,擺滿橙紅黃綠的水果。湖南鄉長宋楚瑜送的「寶婺星沉」大盆花,就放在「魂帛」左下方最顯眼的位置。高桌兩旁,放滿白菊花與白蝴蝶蘭,中間點綴淺淡粉紅玫瑰,配合整牆的粉紅背景,素雅溫馨之感,瀰漫整個靈堂。
靈堂門外有長桌一條,妹妹生前的好友與紛絲,紛紛前來幫忙摺疊金紙蓮花,黃色的紙面上印有八朵蓮花及紅色的「極樂世界:普願災障悉消除,九轉蓮花收圓合。」字句吉祥,安頓痛者,撫慰哀者。
不久,方型法事佛案,在妹妹「魂帛」前安排妥當,上置紅色立牌,用泥金書寫「奉請南無十殿明王菩薩蓮座」,座旁放著銅磬、招魂鈴、柳音、木魚,還有剛才進門時,法師問我要的兩枚十元硬幣,現在已插在透明壓克利台座上,有一枚上貼粉紅圓點,做為錢幣正反面標記。
法師穿戴整齊,手執帶葉竹枝,上繫白色招魂幡,進入靈堂,念經作法。這招魂幡大約是從二千一百年前西漢馬王堆軑侯夫人辛追的丁字型「非衣」,演化而來。當初,葬禮前,由家人執代表逝者衣物的「非衣」,登屋之頂,呼亡者之名,招喚魂靈歸來。
原本彩繪華麗的非衣,如今已簡化成長四尺寬七吋的長布條,上繪簡單的佛家咒語及吉祥紋樣圖案:幡條上,右左各印好「金童前引西方路,玉女後隨極樂天。」「左三魂安然,右七魄自在。」七言五言聯語,正中間則印上「奉佛勅令」咒語,其下有「神襎乙首 攝/招」,「正魂來赴領沾經咒往生淨土」等字樣。由法師在「神」、「正」之間,用墨筆填上妹妹名諱,並在「正魂來赴」兩側,書寫生卒年月日。最後,於卒年之下,依傳統農曆算法,註明「享陽壽六十一歲」。
一般報紙,為了保持妹妹青春永駐的形像,認為八月二日距離妹妹六十歲生日還有十天,應該算五十九歲。《莊子.雜篇.盜跖》云:「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故古人六十歲才「作壽」,而且還有「男逢女滿」之說,也就是男子滿五十九歲、女子滿六十歲,才能過六十大壽的習俗。農業社會講究壽考,後現代社會要求年輕,壽數算法,有天淵之別。
法師作完法後,由二位帶髮女士組成助念團,為往生者誦《大悲咒》、《阿彌陀經》約一小時,我則與妹妹好友閨密……等,靜靜陪同一旁助念,默誦經文一過。
九十五歲的老母,哀痛逾恆,已無心力到場聆聽。她靜靜用三天的時間,選出了一張妹妹的相片,以備家祭公祭時之用。
弟弟二月在桃園過完年後,急返洛杉磯處理手頭的貿易訂單,同時準備更新即將過期的護照。不料此時,加州新冠疫情大爆發,州政府幾乎停擺。妹妹噩耗傳來時,他的護照與其他六百萬份護照一起,靜靜列隊待審,發照無期,根本無法趕來奔喪。而我原先安排在紐約White Box畫廊的特展(六月十二日至八月十二日),早因疫情關係,改為網路Zoom視訊開幕,至於數場研討會議,也全改在空中舉辦,遂能夠留在台北,全程處理妹妹喪葬事宜。
接下來法師再度上場,一番儀式過後,請我面對妹妹「魂帛」,以剛才的十元硬幣,代替「擲筊」,請示到市立第二殯儀館的引魂時機。我連擲三次,都無聖筊,眾人緊張的在一旁合十加倍乞求,終於在第四次擲出聖筊。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相互連連點頭,認為這表示妹妹走得太出乎意外、太不甘心了。
隨著法師的引導,我捧著妹妹由金童玉女守護的「魂帛」,在黃昏時分,跟在招魂幡後,來到殯儀館地下室,進入供奉地藏王菩薩的小佛堂,大批的攝影及電視記者,早已從民權東路轉到此處守候。
法師把招魂幡放在牆角,把我手中的「魂帛」和金童玉女,放在地藏王座前,帶領我行過祭拜儀式,再度把硬幣交到我手上,以擲筊方式,請示移靈的時機。
這一次,居然連擲四次,都無聖筊,我詫異的雙掌平托硬幣,在不停的閃光燈中,停止了動作。就在此時,看到一隻飛蛾,經過招魂幡,停在距離地藏王左上方的白牆上,我口中隨法師念道:「霈穎魂兮歸來,護佑我們全家平安!」不自覺的,又加了一句:「記得媽媽對妳的好。」接著,平舉齊胸的雙手,第五次向上拋起,叮噹兩聲,出現了聖筊。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