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歐盟推「全球門戶夥伴關係歐洲戰略」計畫,1500億歐元協助非洲數位化、反制中國一帶一路

歐盟推「全球門戶夥伴關係歐洲戰略」計畫,1500億歐元協助非洲數位化、反制中國一帶一路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美與中國的矛盾越來越深,牽動全球局勢變化,各大供應鏈面臨重組,歐盟上週擬定「全球門戶夥伴關係歐洲戰略」(European Strategy of Global Gateway Partnerships)計畫,承諾向非洲提供1500億歐元(新台幣4.7兆元)的協助,抗衡北京主導的一帶一路。

近年,歐美國家逐漸發現中國在非洲、南亞及中東等地驚人的影響力,為了反制中國持續擴張,擬定「全球門戶夥伴關係歐洲戰略」(European Strategy of Global Gateway Partnerships)計畫,承諾向非洲提供1500億歐元(新台幣4.7兆元)的打造通訊基礎建設,抗衡北京主導的「一帶一路」。

中國將在「一帶一路」輸出數位通訊基礎建設

中國的大型區域合作倡議計畫「一帶一路」,目的在推動中國與中亞、西亞,乃至於歐洲的經濟合作,透過沿線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中國西部城市的產業發展,如新疆、青海、甘肅、陝西、寧夏、四川,還有西南重慶等。

起初,「一帶一路」在「設施聯通」層面上花很大的心力,像是跨境通關、轉運和海陸聯運等;還有沿線國家的基礎建設,電力、石油還有天然氣運輸管線,接著再透過消除貿易障礙方式,強化金融合作,發行人民幣債券,獲取國家利益。

其中著名的是,在南亞國家斯里蘭卡漢班托塔(Hambantota)興建的港口和機場,達3.61億美元(新台幣101億元),另外則是在非洲剛果、奈及利亞以及幾內亞等多國,擁有採礦廠股份及開採權利。

不過,2017年斯里蘭卡興建完漢班托塔港口後,卻無力負擔貸款,被迫將設施抵押給中國公司長達99年,在當地爆發抗議事件,反對北京觸角深入當地。而中國積極擴張也讓歐美各國備感壓力,對外發出警訊,甚至抨擊北京讓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陷入債務陷阱。

AP_17007361367212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2017年1月7日星期六,斯里蘭卡安巴蘭托塔Mirijjawila村工業區落成典禮外村民與警察發生衝突。村民抗議政府已與中國公司簽署了一份為期99年的漢班托塔港租約框架協議,中國擁有80%的所有權。

此後,歐美國家開始藉由貿易制裁,遏止中國持續擴大,抵制中國通訊設備龍頭—華為,使華為2021年全年營收下滑29%,華為董事長郭平則以「難以預測的商業環境」替未來寫下註解。

為了弭平中國通訊設備在全球中失去的市占率,北京當局於2月17日發布以中國東部為基礎,向西部展開的「東數西算」工程,以國家力量對外輸出數位基礎建設。《人民網》特別點出,未來將帶動數據中心產業發展,長期看好資通訊設備、信息通訊等領域。

歐盟反制「一帶一路」,4.7兆元銀彈協助非洲數位化

西方國家為了反制中國,去年開始草擬全球門戶夥伴關係歐洲戰略計畫,上週歐盟領導人和40位非洲領袖展開了2天的會議,初步承諾向非洲提供1500億歐元(新台幣4.7兆元)的協助。

《日經亞洲》報導稱,該草案側重5個領域:數位化轉型、綠能轉型、基礎交通、通訊產業以及金融貿易等。草案主旨中特別強調:「投資是可持續性⋯⋯實現符合歐盟價值觀,特別是民主、法治和人權。」

負責內部市場的歐盟專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對外強調,歐盟特別關注電信領域,未來將擘劃價值達68億美元(新台幣1904億元)衛星通訊網路,近一步強化非洲大陸的涵蓋率。

報導稱,歐美對中國在非洲的激進投資感到震驚,因為北京提供的貸款,是在不考慮國家償還資金的情況下提供資金,導致多國深陷債務困境,中國則順勢接管了基礎設備;另外,未附帶自由民主的但書下,中國的援助吸引了許多獨裁非洲領導人,對地緣政治造成威脅。

面對歐盟的大規模投資,經濟部工研院告訴《關鍵評論網》,台灣是民主世界可靠的夥伴,且在資通訊產業在衛星領域具有優勢,日前通過相關部會「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開發補助計畫」,補助研發終端設備、車用設備還有半導體功率元件等,因應未來市場變化。

再加上,總統蔡英文以宣示將太空產業列為6大核心戰略產業,已經分別請科技部、經濟部同時推動。工研院強調,部分高頻印刷電路板材、射頻元件、天線材料、路由器及電源供應器等,已經成功進入國際第一波供應鏈名單,未來發展仍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