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的「大管家」董宏違紀落馬,是二十大前習王體制瓦解的警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習近平運用反腐敗鬥爭與王岐山形成緊密政治結盟關係,既是防止中共黨國陷入「亡黨亡國」困境;也是運用運動式治理腐敗作為整肅派系及權力挑戰者、政治異議者的政治利器。
2022年1月28日,中國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中央巡視組原組長董宏受賄一案,對被告人董宏以受賄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從1999年至2020年期間董宏利用職務之便,為有關單位和個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財物計人民幣4.6億餘元。
此案的政治意涵頗值得深思,一方面董宏擔任中央巡視組組長,長期追隨現任國家副主席、原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其落馬是否意味王岐山政治地位岌岌可危呢?進而也波及習近平延任第三任黨國領導人機會呢?
另一方面身為中紀委重要領導卻涉及嚴重貪腐,監督者本身應如何被監督呢?整肅貪腐機制應如何建立制度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基礎?尤其在一個欠缺政黨政治、議會政治及三權分立與制衡的國家,黨國威權體制因缺乏監督與制衡機制,勢必形成絕對權力造成絕對腐敗,重挫清廉透明形象。
反腐敗運動成為習近平繼續延任掌權的政治利器,反腐敗績效逐漸顯露
2021年4月12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宣布,評判董宏其理想信念坍塌、「四個自信」喪失,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大搞迷信活動,違規干預和插手執紀執法活動;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出入私人會所,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收受禮品禮金;縱容、默許親屬及身邊工作人員利用其職務影響謀利;腐化墮落,家風敗壞;大肆收錢斂財,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在企業經營、項目開發、工程承攬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董宏嚴重違反中共黨的多項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並涉嫌受賄犯罪,且在習近平十八大主政後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
值得關注是,起訴書首次提到董宏除中央巡視組組長以外其他職務。起訴書顯示董宏斂財的起點,始自1999年擔任廣東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破產清算組成員,該公司為廣東省窗口公司之一,曾為最大國有獨資公司和第二大信託投資公司,但卻於1999年1月宣布破產,成為第一家破產的金融機構。
這段時間,也是王岐山任職廣東省副省長期間。董宏曾長期追隨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被視為其「大管家」,此次落馬可能意味著王岐山政治影響力消褪,當然從年齡上來說王岐山是退休後回任,在二十大後也將全退。
由於習近平在權力集中化過程中,與王岐山結成極為穩固政治聯盟,仰賴王岐山甚多,並在王退休後仍倚重延攬擔任國家副主席,打破中共高層領導年齡「七上八下」的權力及政治職位延續傳統。因此,習近平鬥爭王岐山的可能性不大;比較可能性是敵對派系攻伐而造成不得不處理。若然,則習近平延任可能存在若干隱憂。
換言之,董宏事件凸顯習近平的反腐敗運動必須採取平衡戰略,既須「正人正己」顯示大公無私精神及彰顯依法行政、依法治國理念;也須因應來自黨內不同派系異議、攻伐及挑戰。
董宏與王岐山關係密切發展,整肅董宏意味著王岐山權力消褪
進一步檢視董宏與王岐山關係發展,2000年後即跟隨王岐山至多地任職,被視為王岐山的「大秘」、「大管家」。
1998年王岐山擔任廣東省副省長,董宏任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岐山出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董宏任產業體制司長;2002年王岐山任海南省委書記,董宏任省委副秘書長;2003年王岐山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期間,接替孟學農任北京市長,董宏則任市政府副秘書長。中共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後,王岐山晉身政治局常委並出任中紀委書記,董宏也任副部級巡視專員。
如此緊密政治主僕關係,董宏事件若進一步擴大政治衝擊,恐將影響王岐山,從而疏離習王政治聯盟關係。
2012年11月15日,64歲的王岐山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政治局常委(排名第六),並接替賀國強出任中紀委書記,晉升正國級黨和國家領導人。任職期間積極地處理貪污腐敗,提出「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在其領導下中紀委採取「查辦、約談、巡視、抽查、信息公開」的反腐措施,並要求官員在婚姻狀況、出國等個人事宜出現變化時要及時報備,並派人著手抽查申報材料,對外公開反腐工作組工作流程,以顯示其懲治貪腐決心。
王岐山在任職中紀委五年期間,共440位省部軍級高官涉嫌嚴重違紀被查處,包括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和蘇榮等六位副國級以上的官員,十八屆中央委員會成員43人、中央紀委委員9人,8900餘名廳級高官。其強勢作風及反腐敗運動強化中央紀委的權力,身兼中央紀委書記的王岐山,被視為黨內除習近平外最具實權的領導人。
習近平運用反腐敗鬥爭與王岐山形成緊密政治結盟關係,既是防止中共黨國陷入「亡黨亡國」困境;也是運用運動式治理腐敗作為整肅派系及權力挑戰者、政治異議者的政治利器。

權力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間關係,「監督者」本身即必須被監督
中共黨國權力高度一體化及集中化,欠缺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中紀委扮演黨國內部權力施行之「監督者」角色,欠缺政黨政治、議會政治、司法獨立機制,這是一種純粹「黨內監督」,難以產生真正權力制衡與分工機制,產生「監督者」如何「被監督」困境;甚至監督者可能與掌權者合謀,利用「運動式腐敗治理」行政治權力鬥爭之實。
2017年4月17日中紀委、監察部官網發布,中央巡視組前副部級巡視專員張化為涉嫌嚴重違紀,張化為是十八大以來第一名被查處的中央巡視組組長,其落馬與金融領域反腐有關,曾參與中巡組第一到第六輪巡視,並在前三輪巡視中擔任副組長,後三輪巡視擔任組長。張化事件導致外界質疑中共黨內「加強自身監督」成效。
張化為是十八大後第一個落馬的中央巡視組組長,而在2016年2月4日曾四度擔任中巡組副組長的湖北省省委組織部長賀家鐵,因嚴重違紀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成為十八大第一個落馬的巡視組的組員。
張化為曾參與查辦湛江特大走私案,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克杰案,此為中共建政後涉案職級最高的反腐敗案件;其參與巡視的地方,均有多名官員落馬,包括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名謙、遼寧省政協副主席陳鐵新等。如此涉及性質嚴重貪腐之「監督者」,又怎能負責執行「監督」黨國成員之重責呢?「監督者」本身即必須被監督。
中央巡視組所建立由上而下的「黨內監督」,缺乏權力分立與制衡之機制
根據2009年《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指出,明確中央巡視組的巡視範圍: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同級政府黨組領導班子及其成員,人大常委會、政協委員會黨組領導班子及成員。中央巡視組主要是發現、報告問題,一般不直接處理問題。重新回歸巡視工作最主要的職能,包括發現和反映腐敗線索。主要突出四個重點:一、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問題;二、違反「四風」等問題;三、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問題;四、選人用人上的腐敗問題。中央巡視組亦能直接到組織部門,調取領導幹部報告的個人有關事項,並對其真實性進行核實。
事實上,中央巡視組運作的主要機制:(一)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二)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三)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四)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必須向上級紀委報告;(五)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
2013年5月以來,中央巡視組組織運作產生重大改變,原12個巡視組減少為10個,且不再按照地方省市、金融企業、國家部委進行分類。
換言之,中央巡視組不再有固定的巡視對象,每次任務都臨時分工,既可巡視地方,也可巡視企業、部委。巡視組組長由「職務」變為「任務」,改為「一次一授權」,中共中央每次確定巡視的任務後,再來選定巡視組組長。巡視組組長人選都是正部級幹部,有卸任官員也有在職官員。
中央並建立巡視組組長資料庫,每一輪巡視之前,從資料庫中確定10名巡視組組長人選,並實行嚴格的迴避制度,防止巡視組和地方黨政幹部形成潛在利益同盟,黨內監督被「條條」及「塊塊」主義與政治勢力所穿透。
董宏案件凸顯中共二十大前黨內權力傾軋,可能波及習王政治聯盟
2021年以來,已爆發一批高官密集被捕被查,22名副部級以上「中管幹部」落馬受審,並波及紀委、政法系統及地方官員,這顯示黨內將反腐敗視為派系權力鬥爭之工具。
總體而論,此次董宏事件固然不能全面否定巡視工作之績效及其必要性,從十八屆中央紀委立案審查的中管幹部案件中,超過60%的線索來自巡視,無論是山西省系統性「塌方式腐敗」、湖南省衡陽破壞選舉案,四川省南充拉票賄選案和遼寧省拉票賄選案等重大問題線索,皆來自中央巡視之成果。
然而,這樣間歇式反腐雖有走向制度性防腐趨勢,包括制定《國家監察法》完善相關監察法規、設置從中央到地方監察委員會建立健全監察體制;但此仍陷入黨國權力高度結晶化的困境,此即「監督者」也需要「被監督」。
依據《中央巡視工作規劃(2018-2022年)》規定,十九屆中央巡視仍堅守此政治職能定位,突出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建設及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主政下採取一系列改革所形成的監督制度,仍然強調「以黨領政」而非「黨政分離」。
黨國認為「在黨的領導下,只有黨政分工,沒有黨政分開」,因此,中央巡視工作為一種「政治巡視」非「業務巡視」,反腐敗之目的在於從嚴治黨及加強黨的領導。既是「政治巡視」難免掉入「政治正確」泥淖,從而可能陷入派系政治權力爭奪戰中。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