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未來政治想像》:執政黨權力無處不在,能否有不以「人民行動黨」為中心的政治想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與許多新加坡人一樣,在人民行動黨治下成長至今。從1959年開始,人民行動黨開始執政,自此之後,他們總會占多數得票,贏得選舉。在我們生活之中,人民行動黨的足跡顯而易見。例如,很多小童入讀人民行動黨設立的幼稚園,在其校服之上,印有人民行動黨黨章,學校所授的國家歷史與政策,也以執政黨史史觀與論述為綱。
在此脈絡下,《威權政治之困境——新加坡未來政治想像》(下稱《威權政治之困境》)之出版有其意義。人民行動黨的執政時間非常長,在可見的將來,他們仍會在位。反對黨所得國會議席增至10席,便已被視為新加坡政治多元的新里程碑,這已反映,在下屆乃至下兩屆選舉,人民行動黨仍會繼續執政。
兩位作者施仁喬與劉浩典書寫《威權政治之困境》,用意是為喚起人民行動黨的善意,使之明白,建構更為平等與公義的社會,發展更為民主與公平的民主制度,拓展政治異見的空間,皆合乎新加坡的國家乃至執政黨利益。
如果在未來至少10至15年,人民行動黨仍然執政,那麼對所有人而言,引入新峻法或妖魔化社會活動分子等威權政治色彩變淡,自然是好事。
我不知道,人民行動黨領袖或骨幹成員是否已經閱讀本書。如果他們已然閱畢,那意味他們仍未重視書中觀點,其對國家民主化之取態依然如故。在2021年10月,新加坡國會通過《防止外來干預法令》(Foreign Interference Countermeasures Act,FICA),此法賦予政府莫大權力,使之能夠箝制任何其眼中「為外國勢力服務」的個體、組織、活動。事實上,此法也可被應用於社會活動分子與異見者。人民行動黨不見得已準備開啟國家民主化新時代。

與此同時,促進新加坡民主化、維護新加坡社會與政治權利的努力仍未止息。這不是易事,特別是當新加坡社會自我審查、怯於向強權直言的習慣已被根植。社會活動分子資源匱乏,過勞日久,常感新加坡的民主路寸步難行。不過,愈來愈多的新加坡人(特別是年輕人)仍然不失決心,仍然為建構更美好與更公平的國家而努力。
《威權政治之困境》是重要的書。這本書展示了新加坡模式的種種警號,也為執政黨提供了真誠的建言。如果人民行動黨漠視書中所言,那麼,使之擺脫威權政治之困境,便不再是新加坡民眾的責任。
延伸閱讀:
- 《新加坡未來政治想像》推薦序: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精英應鬆綁容許國家民主化
- 欲了解新加坡政治,要先了解新加坡歷史上的三大難題
- 《吳作棟傳(1990-2004)》:新加坡國防完全靠自己,不要假定哪個大哥從天而降保護我們
書籍介紹
本文為《威權政治之困境——新加坡未來政治想像》推薦序,季風帶文化出版,已於台灣三民﹑誠品﹑博客來,香港序言書室與閱讀時代,新加坡草根書室,馬來西亞季風帶書店有售。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施仁喬、劉浩典
未來新加坡執政黨會否開啟國家民主化新時代?
旅港新加坡學者之城邦國家政治沉思錄
新加坡的威權管治模式正處於何種困境?
為何新加坡執政黨崇尚精英主義,卻會利用民粹主義,以應對社會聲音?
為何新加坡執政黨需要主動開啟國家民主化新時代?
新加坡未來政治想像,可概分為兩類:第一類,以人民行動黨為中心;第二類,以新加坡社會為中心。《威權政治之困境——新加坡未來政治想像》的兩位作者、新加坡學者施仁喬(Cherian George)與劉浩典(Donald Low)主張前者。他們肯定人民行動黨過去的治績,亦認為未來新加坡國家發展仍能受益於其強有力的管治風格,故此他們在《威權政治之困境——新加坡未來政治想像》之中,直指人民行動黨政府治國方式的各種弊端,希望喚起其善意,使之明白,建構更為平等與公義的社會,發展更為民主與公平的政經制度,拓展政治多元空間,增強政府的問責度,皆合乎新加坡的國家乃至執政黨利益。他們相信,若然人民行動黨政府能夠及早利用其管治優勢,自內而外推動變革,從執政黨乃至國家前途角度看,這都將會是最佳情景。
在新加坡之內,《威權政治之困境——新加坡未來政治想像》的觀點不一定會盡得掌聲,但在華文世界之中,這是立足於新加坡本土、理解新加坡政治生態特質與轉變的重要參考文本。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GIMBA雙聯學位,跨界培養AI大數據人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MU)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甚至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全新的1+1碩士學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可以在台灣奠定基礎實力一年,然後前往美國校本部就讀,或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今年邁入第四屆招生,推出了最新的BAGC(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Certificate)大數據商業分析證照課程。學員可以取得證照後,銜接線上或實體MBA課程,並彈性抵免學分。透過七個月的實務主題包含商業分析、商業資料管理、視覺化分析、預測分析與資料探勘,讓專業工作者在未來虛實交互的商業營運模式中,找到最適決策。

今年五月初,西密西根大學商學院行銷學首席教授Kelley O'Reilly親自來台授課。接受中心採訪時,她談到對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產業的樂觀態度:「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我們不需要過度驚慌。人工智慧會進化,而人類當然也會。懂得運用就能截長補短,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Global Innovation MBA學員來自各方產業的菁英,現任仁寶電腦品管副理的第一屆校友黃先生特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回顧:
記得Kelley教授的跨國談判溝通課是場震撼教育;教授指派了一項任務,內容是和旅行社議價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這對當時的校友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Kelley教授在課程中說道,「談判最重要的是提供雙方所需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係,而非視對方為敵人。」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太多可運用的AI工具,幫助我們將數據影像視覺化達到更精準的預測。無論是在談判的過程或是向客戶提案,能看懂圖表的言外之意,將是一個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專業技能。
校友黃副理也在文末有感而發:真心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方式,非常適合經理人的需求,藉此在這一新世代科技轉折「奇異點」中勝出。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想創造全英文環境並提升自己的英文口說與報告能力,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 預約課程說明會:https://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