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徐州八孩母親事件,讓外界見識到「人人有責,導致人人無責」的拐賣鬧劇

徐州八孩母親事件,讓外界見識到「人人有責,導致人人無責」的拐賣鬧劇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鐵鍊女事件」持續延燒,官方調查組稱要「全面徹查」,並於2月23日再次通報。與此同時,中國似乎正收緊輿論,對該話題進行審查。鐵鍊女事件引發的輿論熱度能持續下去嗎?在中國維護婦女權益、找真相,還有多少空間?

文:葉家均

中國「鐵鍊女事件」引發高度關注,經過冬奧後輿論依然未散去。民間輿論以及公民自發性的辦案追查,被認為是促使官方進一步調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江蘇省委省政府調查組2月23日發布「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調查處理情況通報,認定了楊某俠是小花梅、而非被懷疑的失蹤女子李瑩,小花梅是從雲南被拐賣至江蘇的。此外,十多名相關官員被懲處。董某民被以涉嫌虐待罪依法批捕。

開始言論管控?

與此同時,自2月17日江蘇省委省政府成立調查組後,連日卻傳出多起消息指,關注豐縣事件的聲音正受到官方壓制。

像是​​日前披露楊某俠與董某民結婚證、指出巨大疑點的前《鳳凰週刊》編委鄧飛,週二(22日)稱,有網友表示自己被徐州警方找上談話,追查是不是她給鄧飛發了結婚證照片。

除了披露結婚證照片者的身份受到官方「關切」,日前也有網路照片流出,案發地江蘇徐州豐縣董集村周圍,圍起了長長鐵皮牆,外人難以進入。更早前,有中國記者前往董集村試圖採訪,被以「疫情防控」之由禁止入村。

另外,中國知名獨立書店「單向空間」杭州分店,曾擺設聲援豐縣事件的女性主義書單陳列桌,但在上週末卻被撤下。有親赴書店現場的網友拍照證實,看板已被撤換成另一張委婉寫著「她的故事,無限閱讀」的看板。網上流傳,「單向空間」是被打電話「約談」關切才撤下陳列桌看板。

德國之聲試圖聯繫「單向空間」但未取得回應。

不只「單向空間」,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現任教於上海紐約大學分校,同時活躍於華文媒體圈的林垚,日前在推特上發出對話截圖稱,中國有「國內高校、電視台紛紛接到上級指示,禁談豐縣事件。」

長期關注中國網路審查封鎖的非營利組織「GreatFire」週一(21日)也指出:「微博上提及徐州或豐縣、被審查封鎖的貼文,正在『自由微博』上爆炸式成長。」自由微博是專門蒐集被審查、刪除的微博貼文的網站,其首頁可以看到被封鎖貼文的即時畫面與熱度排名。

種種跡象讓許多輿論質疑:官方前腳才成立調查組承諾「全面徹查」,但是否後腳開始捂嘴輿論、壓制熱度?有中國網友諷刺:「這省級調查組的鐵拳就是給力」、「調查組一出手就很『穩』。」

由下而上的「公民辦案」,輿論能持續多久?

「豐縣鐵鏈女的事,我覺得是我上網這麼多年裡,前所未有的,極其特殊的一次經歷。」中國作家、在微博上有85萬追蹤者的「水木丁」表示,「從前這樣的熱點,很快就會銷聲匿跡。但是這一次,長達一個多月,被各大平臺的熱點,熱搜一再降熱度,人工屏蔽……它依然沒有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甚至有「老調查記者自發去調查。網友們自發地去搜索各種資料,傳遞資料。在我幾乎覺得已經要蓋棺定論的時候,又看到新的線索。」

鐵鍊女事件被披露後,許多網友、媒體人自發性地追查辦案,或前往當地聲援。比如:披露董楊結婚證的鄧飛;《雲南訊息報》前調查記者鐵木、馬薩前往小花梅故鄉實地訪查,撰寫〈尋找小花梅〉報導(該報導在中國已被大量刪除);兩名關注女權的聲援者,前往豐縣希望探視八孩母親(兩人在當地被派出首拘留,一度下落不明,直到18日才於微博發文報平安)。

鐵鍊女事件為何能在官方壓制下,持續獲得大量輿論關注、甚至促使民眾自發追查?除了因為官方通報疑點重重、失去公信力,中國國內的正規媒體幾乎無人報導之外,長期關注中國婦女權益的女權運動人士呂頻告訴《德國之聲》,如今在中國,社會事件要引發關注「門檻變得越來越高」,「發生在一個縣的事情,震動了整個中國」,首先是因為八孩母親「極其殘酷、非人間的遭遇,喚起了許多人的共情。」

呂頻說,小花梅事件就像中國社會在官方壓制之下,尋找破口的一個「引爆點」,雖然事件「本身是極端的,但很多人感同身受。」儘管他們未必是社會底層的女性、未必有類似經歷,但這次事件戳穿了「表面上的歲月靜好,背後其實(反映的)是安全感的缺失。」她說,中國女性在「日常生活的安全感是極差的,面對暴力的威脅,很難得到保障。」而這種不安全感的投射、對於殘酷犯罪的憤怒,「讓人們感到不得不去做點什麼」。

但在中國官方近日疑似升級壓制輿論之下,輿論能否持續?她說,中國「一直在控制輿論,但也不斷讓步」,一次次地發出官方通告其實就是一種讓步,政府其實也「承認大家對這次事件的討論是有正當性的。」但中國採取的是一種「外鬆內緊」的策略,表面上關注調查,但另一方面威阻聲援與自願追查者。「不了了之對政府來說,是最佳解方。」

j749euoawsn00dk6w7qfb5jqyaomf0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中國婦女拐賣問題

中國的婦女拐賣問題長期缺乏詳實透明的官方統計數字。2015年,中國官媒《中新網》報導,公案部刑偵局打拐辦主任陳士渠稱,中國現在「接近於天下無拐」,「國內的女性被拐賣到別的地方給人做老婆,這種發案也很少。」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9年中國拐賣婦女兒童立案數為4571起,佔該年刑事立案1%。

山東女子學院婦女研究與發展中心教授陳業強,在2010年後多次前往雲南福貢縣——也就是小花梅故鄉所在地——進行田調,其後出版《怒江傈僳族婦女跨省婚姻遷移研究》一書。書中提到,2010年至2012年間,當地婦女拐賣的介紹費比起近15年前翻漲至2000至3000人民幣,彩禮則漲至3萬至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