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二級玩家》選摘:哈勒代再次把虛構科幻作品轉化成現實,而且沒考慮後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最後一個任務:請拯救五億條人命。準備好登入了嗎? 倒數計時,三﹑二、一……遊戲再度開始!
我不斷對自己重複那些話,同時將ONI耳機插頭插進綠洲主機,然後輕輕戴上耳機。它的伸縮嵌條自動收緊,將感應器陣列和上頭的傳送墊緊緊壓在我頭蓋骨上,呈現出專屬於我的弧度。接著它的金屬關節縮緊,整個蜘蛛般的裝置鎖在我的頭骨上,如此一來,這裝置和我的大腦連結期間,那些軟墊才不會被擠開或鬆脫。
ONI說明書指出,耳機運作期間,硬將它扯開有可能會造成穿戴者腦部的嚴重損傷,甚至致使他永久昏迷。所以耳機上才裝了鈦金屬強化的安全桿,以免發生這種意外。我覺得這一小段資訊安撫了我,而非令我不安。比如說,搭乘汽車如果不繫安全帶,也是在冒險……
ONI說明書同時指出,耳機如果突然斷電,也可能對穿戴者腦部造成傷害,因此它的內部有備用電池,能讓耳機持續運作,給玩家完成緊急登出程序的時間。玩家使用耳機時,會陷入人為引發的類睡眠狀態,而緊急登出後,便能從那狀態中安全地醒來。
所以沒什麼好擔心的。沒什麼,那只是一隻固定在我頭骨上的巨大金屬蜘蛛,準備要和我的腦部連結。
我在辦公室角落的藍色天鵝絨沙發躺下,確認自己已採取舒適的睡眠姿勢,照著說明書,深呼吸,啟動所有器材。
頭皮感覺有點刺痛。我讀過ONI說明書,知道此刻耳機正在掃瞄,標示出我大腦內部的形勢。掃瞄結果之後會被存在帳號內,作為未來身分核對的依據,取代視網膜掃瞄。一個合成的女性嗓音要我說出通關密語。我緩慢地念出來,盡可能清晰地發音:人人都想統治世界。
核對完成後,一個小小的擴增實境視窗在耳機前方延展開,接著固定在我的左眼前方,像是單片眼鏡那樣。好幾段文字冒了出來,飄浮在我眼前,疊在視野中央:
警告!基於安全性理由,綠洲神經介面耳機每次最多只能連續使用十二小時。達到界限時,你將自動登出帳號,休息十二小時才能再度啟動ONI耳機。在強制休息期間,你還是可以自由使用傳統沉浸式硬體登入綠洲。竄改或關閉ONI耳機內建安全防護機制,使用時間超過每日限制可能會導致神經突觸超載症候群或永久性的神經組織傷害。若不當使用綠洲神經介面導致任何身體傷害,「群聚擬仿」不負任何責任。
我在耳機說明書中看過這段安全警告,不過沒想到哈勒代已經將它嵌進登入程序中了。看來在超過八年前,他就已經做好公開ONI所需的一切必要準備了。但他從來不曾發售它,反而把ONI的存在當作祕密,帶進墳墓中。如今我繼承了那個祕密。
我重讀了警告文字幾次,打起精神。「永久性腦部損傷」那段令人不安,但我並不是被當作白老鼠。根據ONI的說明書,群聚擬仿已經在十多年前就自主進行過一系列ONI耳機的人類安全測試,結果顯示百分之百安全,只要使用者遵守一天十二小時的限制(耳機韌體內建的安全機制則會確保使用者遵守)。因此,我再次提醒自己,完全沒什麼好擔心的……
我伸手點了一下安全警告下方的同意鍵。系統完成了登入程序,幾行字在視野中央冒了出來:
身分認證成功。
歡迎來到綠洲,帕西法爾!
登入完成: 11:07:18 OST─1.25.2046
時間戳記消失後,一段簡短的訊息取而代之,也就是我離開現實世界、進入模擬世界時會看到的最後那幾個字。
不過跟我過往看到的不一樣。我,如同未來的任何使用者,受到哈勒代寫下的新訊息歡迎。它問候的是使用新科技的訪客:
二號玩家 準備開始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二級玩家(全面升級!《一級玩家》系列最新磅礡大作)》,麥田出版
作者:恩斯特.克萊恩(Ernest Cline)
譯者:黃鴻硯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冠軍
亞馬遜年度百大暢銷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好書
挑戰全面升級!
《一級玩家》 系列作強勢登場!
如果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體會到極致享受,你還願意醒來嗎?
本書特色
- 《星際大戰》、《魔戒》、《哈利波特》之後最令人屏息的重磅娛樂經典
- 融合懷舊的電玩、電影元素,與未來的想像
- 對當代VR虛擬實境技術的超前想像
第一集銷售佳績
- 全球千萬書迷引頸企盼 史蒂芬・史匹柏親導改編電影、泰・謝里丹主演,創下五億八千餘萬美金的亮麗票房
- 《紐約時報》No.1 長達87週盤距《紐約時報》排行榜 、58國熱銷、翻譯為37種外語版本
內容簡介
「身分認證成功!歡迎來到綠洲!」
如果再也無法分辨真實與虛擬,
有如天堂般的感官享受,是否也可能逐步把我們逼入地獄?
韋德贏得「綠洲」創始人哈勒代的比賽後,獲得巨額財富,成為「綠洲」新一代繼承人。就在韋德漸漸與夥伴疏遠,也對生活感到茫然之際,他意外發現哈勒代留下的一項全新科技ONI,直接與用戶大腦連接後,能以近乎真實的感官知覺體驗「綠洲」裡的一切活動。這項科技一經發布立即引起風潮,為韋德賺進大把鈔票。沒想到當ONI在線使用者達到7,777,777人,哈勒代沉寂已久的網站竟又出現了新的謎語,暗示所有玩家去尋找「賽蓮靈魂」的七個碎片,神祕的是,這次任務的獎賞竟無人知曉。
就在此時,「綠洲」的另一位創建者莫洛遭到強大人工智慧綁架。韋德一行人這才發現,人工智慧竟已經與越獄的邪惡「六數人」領袖索倫托搭上線!他們被迫在有限的時間內解開謎題,找齊七個碎片,否則人工智慧就會駭入ONI科技,破壞玩家的大腦,讓「綠洲」線上的五億用戶一起陪葬……面對更複雜的謎題、更強大的敵人,韋德與夥伴再度攜手合作,他們能不能克服眼前的挑戰呢?
最後一個任務:請拯救五億條人命。
準備好登入了嗎?
倒數計時,三﹑二、一……遊戲再度開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王祖鵬
Tags:
「本來以為,只是跌倒而已⋯⋯」—居家照顧服務,幫助年長者走出老老照顧困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老老照顧」家庭似乎隨著高齡化越來越多,但年長者照顧的問題,不該成為另一位長者的負擔。「老老照顧」反映了這個社會,對長者的支持和資源分配不足。我們期待的是,在經歷了大半輩子的努力之後,年長者應該能夠享有安穩、尊嚴和被溫柔支持的晚年生活,而不是面臨照顧其他老年人的壓力。
近十年來,隨著高齡化、少子化和各種社會發展趨勢的疊加,年長者的照顧問題浮上檯面,「老老照顧」的狀態,也逐漸進入公共話語中。所謂的「老老照顧」,是指65歲以上年長者,不僅要應對自己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健康問題,還要承擔24小時照顧另一位長者/失能長者的重負。
身體上的高負荷和精神層面的緊繃狀態,常使得這些年長的照顧者,處於身心失衡的邊緣。他們可能更容易罹患憂鬱、焦慮和失眠等心理健康問題。除此之外,照顧者可能因為照顧工作而無法安排個人時間,無暇參加社交和娛樂活動,導致感到孤獨和無助,與社會疏離。對於年長者而言,他們的社交資源和互動網絡本來就相對缺乏,這些內在的壓力就更容易被忽視,使得老老照顧的挑戰,在社會上長期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本來以為,只是跌倒而已⋯⋯
77歲的洪爺爺和72歲的洪奶奶,住在一個安安靜靜的小社區裡。他們夫妻倆有三個孩子,長女和次子都已經組成了自己的家庭,只有曾經小中風的長子與他們同住,一家三口靠著洪爺爺的豬血糕攤子,勉強的維持著生活。

大約在五、六年前,洪爺爺就發現自己身體不太舒服,下腹部常常疼痛。或許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生病的事實,因此只讓醫生開止痛消炎藥應付病狀,拒絕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但今年初,他突然四肢無力,倒了下去。這次,醫生檢查出了洪爺爺的疝氣問題,緊急動了手術。但手術之後,身體的復原狀況並不理想,脊椎也發現了退化和磨損等問題,再加上原本就有高血壓和青光眼,洪爺爺不僅無法做生意,連生活起居都得依賴洪奶奶的照顧。從起床到進食、洗漱、上下床,生活的每一步都需要依靠妻子攙扶協助。但是,洪奶奶自己也是一個70多歲的長者了,骨質疏鬆症和膝關節病痛已糾纏她多年,加上獨自照顧著失能丈夫的壓力,不管是在體力或心理上,對奶奶來說都是非常大的負荷。「我照顧他(洪爺爺),要背、要推、要抱⋯⋯照顧得我自己都生病了,全身都在痛。我們住四樓,沒有電梯,帶他去看醫生,要找爬梯機的人來幫忙,上、下樓一趟都各要花費900元,真的太貴了,負擔不起。」洪奶奶說。提供爬梯機服務的工作人員,看到洪家爺爺奶奶處在這樣的困境中,建議奶奶尋求外部援助,她才終於在今年八月,撥打了1966申請長期照護服務。

老老照顧的窘迫,有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老老照顧』的狀況,在已經是高齡社會、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的確有越來越多趨勢。」伊甸基金會的居服員督導陳紹慈解釋道,在傳統的台灣家庭中,照顧長者通常會被視為是家庭成員的責任,然而,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勞動力市場的變化、現代家庭組成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無法提供日常的家庭照顧。這使得許多中老年人,在自己可能也需要被照顧的情況下,仍得承擔起照顧更年長或健康狀況較差的老年人的責任。「許多家庭會陷入『老老照顧』的狀況,有幾個主要原因,一是資訊的缺乏,比方偏鄉、經濟條件較差、資訊取得不易等等,讓這些家庭可能不知道,其實有其他的管道可以提供協助;另一是傳統觀念的束縛,很多人會認為把父母親送到老人院,就是代表不孝。」

一直以來,伊甸基金會嘗試用許多不同的方式,提升一般民眾對於長照議題的認識和敏感度。因此,從都市到偏鄉,伊甸基金會在全台各地設立長照服務站、關懷據點、長照機構、日照中心、社區輔具站等實體單位,定期安排社區服務,包括訪視、弱勢長者餐飲服務等等。也透過社群媒體,例如YouTube、Facebook、Instagram和Podcast等平台,向不一樣的族群和年齡層傳播關於長照的觀念。「我們會這麼做,是因為我們知道,傳播新的觀念不容易,改變舊的觀念更是困難。就像獨自照顧洪爺爺的洪奶奶,如果不是提供爬梯機服務的工作人員建議,她可能要更久,甚至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是可以獲得幫助的。」陳紹慈說道。

除了讓大家認識被照顧者的需求之外,近年來,伊甸基金會努力將照顧的範圍,拓展到照顧者身上。「因為照顧者所承受的身心壓力是驚人的。比方他必須承受情感上的壓力,尤其是照顧親密的家庭成員時,可能會特別悲傷、無助或焦慮,在所照顧對象的健康狀況惡化時更是嚴重。」另外還有與社會隔絕、經濟壓力等等,陳紹慈也提醒道,照顧者還有很大的一個壓力來源,是自己的身體負擔:「照顧工作往往涉及體力勞動,而且是很大量的勞動,比方協助病患移動、翻身等等,在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情況下,照顧者自己可能也很快就會受傷。」像洪奶奶的情況就是如此——她自己的膝蓋和骨質疏鬆的問題,就在照顧洪爺爺之後變得更加嚴重,因此,提供適當的支持和關懷給照顧者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支持包括提供實際的照顧服務和經濟援助,包括心理和社會支持,包括讓照顧者擁有喘息的時間。因為,只有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更好的照顧別人,所以伊甸基金會的努力,不僅提升了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加強整個長照體系的效能和持續性。
安享晚年,應該是我們共同期待的未來
在居服員開始協助洪家之後,洪奶奶終於感到身上的重擔減輕了一些。「他(洪爺爺)是很固執的人,又餓不得。以前我得幫他洗好澡之後再去弄飯,他會因為餓了而生氣。現在有一哥(居服員)來幫忙,我可以趁這個時候趕快去處理午餐,他一洗好就可以吃,真的覺得輕鬆很多。」不只如此,洪爺爺也非常喜歡一哥的協助。只要是一哥要來服務的日子,洪爺爺總是早早就期盼著他,不斷詢問他人什麼時候會到。另外,洪奶奶也在個管員的評估和協助下,申請了居家用的輔具,這樣即使居服員不在,她獨自照顧洪爺爺也會輕鬆一點。

「我們在評估每個家庭的狀況的時候,都是先看他們當下最緊急的需要是什麼,就從這邊開始安排。這也是我們和每一個家庭認識彼此、磨合的開始。因為我們往往在評估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家庭中還有更多需要協助的地方。我們必須慢慢地、一步步地協助家庭接納更多的服務項目,或者嘗試其他的服務方式。」伊甸基金會居服員督導說到,協助個案家庭,必須設立短、中、長程目標。以洪爺爺為例,現在他接受了沐浴、肢體關節活動這些服務,然後也申請了輔具,這屬於短程的目標,拉到中、長程來看,居服員督導更希望可以鼓勵洪爺爺出門、願意去看醫生,讓他的脊椎得到真正妥善的治療和照顧。「因為洪爺爺還蠻喜歡和居服員相處,所以未來我們也期待可以透過居服員的引導,讓他能夠走出家門,接受治療,甚至體力可以好到能夠進入我們的日照機構或社區據點,參加活動。」伊甸基金會期待著,在大家的協助下,洪爺爺和洪奶奶能夠生活得更舒適,好好享受老年生活的每一個美好時刻。

「老老照顧」家庭越來越多,老夫妻互相陪伴很美好,但年長者照顧的問題,不該成為另一位長者的負擔。「老老照顧」反映了這個社會,對長者的支持和資源分配不足。我們期待的是,在經歷了大半輩子的努力之後,年長者應該能夠享有安穩、尊嚴和被溫柔支持的晚年生活,而不是面臨照顧其他老年人的壓力。多年來,伊甸基金會投注心力,希望能夠成為年長者晚年的依靠。但我們更希望的是,有一天社會可以建立一個更友善、全面的支援系統,確保長者都能擁有一定的生活水準。這樣的系統應該涵蓋足夠的醫療照護、經濟援助、居住安排以及社交活動,減輕個人和家庭的負擔,並提升整個社會對於年長者的關懷與尊重,更進一步的,讓長者們享受他們應得的尊嚴和幸福。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公托中心、關懷據點、居家服務、長者送餐服務、照顧者團體支持、照顧者資源連結等,讓長輩在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及照顧者一起安心、快樂地好好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