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拿著金華火腿和14萬元存摺到俄羅斯大使館獻禮,中國為何出現狂熱的「普亭粉」現象?

拿著金華火腿和14萬元存摺到俄羅斯大使館獻禮,中國為何出現狂熱的「普亭粉」現象?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網路關於這場入侵戰爭,並沒有表現出擁抱和平的願望和人道主義的關懷,相反到處充斥著幸災樂禍,為俄羅斯拍手叫好,還有人以此來殺雞儆猴恫嚇臺灣,甚至有不肖分子揶揄起烏克蘭女性。

2014年2月22日淩晨2點,江蘇金牛湖高速服務區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男子從貨車上墜落,被周圍經過的車碾壓,當場死亡,地上留下一灘血跡。

後來警方破案,發現了死者背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該男子來自浙江金華,他一直很崇拜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當年春節過後,他帶著兩條金華火腿、兩瓶酒和一張14萬元的存摺離開了家,千里迢迢來到北京的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準備送上自己帶來的特產和存摺,不過被拒之門外。後來狼狽回鄉,遭遇了不幸。

筆者當年聽人說這個故事,以為是網路惡搞的段子,付之一笑。不過後來上網查核,發現竟確有其事,不僅當年江蘇的地方報紙有過報導,至今在浙江省官方主辦的浙江在線網站還可以查閱到相關新聞。

自從當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的頂禮朝拜後,中國大概幾十年來沒有出現過對某位政治人物如此狂熱的現象。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崇拜的對象竟不是本國的政治人物,其中的狂熱分子恐怕令追求劉德華的楊麗娟都有所汗顏,而那些一般的普亭粉也會經常在生活中遇到。

俄羅斯大舉侵略烏克蘭的當下,遭遇西方各國唾棄、被烏克蘭人貼上希特勒(Adolf Hitler)標籤的普亭大帝,依然在中國圈粉無數。

筆者遇到的第一個普亭粉是在縣城讀高中的時候,當時每天晚上宿舍的臥談會都要從班上的才子佳人聊到國際風雲人物。有一位同學從不諱言他對普亭的崇拜,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崇拜普亭的理由,不外乎兩點:第一,普亭個人魅力,比如對外強硬;第二,領導能力,比如帶領俄羅斯走向強大。他還經常引用普亭的名言:「俄羅斯沒有一塊土地是多餘的。」

這位同學的形象用如今的視角來看是典型的「小鎮做題家」,出身農村家庭,學習成績好,集體主義意識強。當時筆者不太能理解他對普亭的崇拜,畢竟這些和自己的生活並沒有太大關係,筆者曾經向政府部門反應過道路破損和文物保護的問題。當時作為一個小粉紅,還和同學辯論過「共產黨是不是土匪?」

如果結合當時的時空背景,筆者竊以為,中國人對強勢普亭的崇拜,更多是對當時中共的韜光養晦政策的不滿,在遇到南海等領土爭端時,民間不滿官方態度軟弱,渴望出現普亭這樣的強人。所以說,習近平上臺後的集權,強化個人崇拜,對外的戰狼外交絕不是偶然發生的。

雖然中國不是一個民主的國家,領導人完全可以不在意人民的意見。但是近些年來,中國官方一步步將人民驅使到極端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絕崖,自己也時刻擔心被民意反噬。

正如,最近一篇網路熱文所言,「民族國家擬人政治之惡,以倍速敗壞」。作者表示,「當這種擬人政治和專制主義壓迫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不只取消了國內一切合法的選舉、人權等政治生活,還包括任何一種讓一個人樸素地覺察到自己是個人、別人是個人,自己和別人以某種方式相互作用的行為。」

不難發現,普亭的崇拜者們推崇的人物有著典型的強人特點,這種強人的強不是表現在維護正義,而是擴張與野心。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慕強凌弱的傳統,秦皇漢武開疆拓土受人膜拜,還有偉人想要超越他。魯迅在《拿破崙與隋那》中說,「殺人者在毀壞世界,救人者在修補它,而炮灰資格的諸公,卻總在恭維殺人者。」

所以,中國的一些世代受到剝削壓迫的農民、工人,他們崇拜的對象不會是聖女貞德(Jeanne d'Arc)、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曼德拉(Nelson Mandela)這些曾經也受壓迫但是勇敢捍衛自由與理想的人,他們更可能是希特勒、史達林(Joseph Stalin)、波布(Pol Pot)的幫兇。

最近,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為受到各國政府和人民的譴責,但是在中國卻是另一幅彈冠相慶的景象。中國官方一直不願將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視作入侵,還全面開放進口俄羅斯小麥作為奧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竟翻起了當年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舊帳,讓人誤以為是北約侵略了烏克蘭。

中國網路上關於這場入侵戰爭,並沒有表現出擁抱和平的願望和人道主義的關懷,相反到處充斥著幸災樂禍,為俄羅斯拍手叫好,還有人以此來殺雞儆猴恫嚇臺灣,甚至有不肖分子揶揄起烏克蘭女性。

當然,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鼓吹戰爭,而是因為反戰的聲音在中國網路受到嚴格審查。知名主持人金星在微博發布反戰帖文被莫名其妙刪除,隨後遭遇了網路霸凌。

腦性麻痺(腦癱)詩人余秀華發表反戰詩歌〈我乞求詩歌能夠阻擋一輛坦克〉,在評論區開闢了第二戰,引發不同立場觀點網友的唇槍舌戰,有支持余秀華的網友直言:腦癱比腦殘高貴。

另有來自北大、清華、南大、復旦、港大的五位歷史學者公開聯署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他們直呼:「戰爭在黑暗中開始了!」不過,該聯署也很快被刪除,幾位當事人還被喝茶。

中國官方也不忘利用這一國際危機事件來宣揚愛國主義,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建議,在烏中國公民可在車身明顯處貼國旗,彷彿電影《戰狼2》裡的情節再現。不過,也有網友指出,這樣做無疑是送羊入虎口,因為俄羅斯軍人對中國人並不友好,遇到貼中國國旗的人,很可能會敲詐勒索。再者,如果烏克蘭人知道中國官方和民間為俄羅斯的入侵拍手叫好,會不會抵制中國和厭棄中國人呢?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