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教我的一堂課:關於地鐵上「讓座」,永遠別去揣測他人的想法

法國人教我的一堂課:關於地鐵上「讓座」,永遠別去揣測他人的想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我看到一位頭髮全白、「貌似」老人的男子站在走道上,台灣人的「博愛魂」發作,當下起身拿起背包要把位置讓給老人時,卻被這位老人家用法文痛罵.......

文字:Lynn Li

關於讓座這件事,對台灣人來說,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即使車廂擠滿人,博愛座卻經常空著;即使坐在一般座位,但看到老弱婦孺站著時,不用等對方開口,大部份人也都會主動讓座,這一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事。但這個禮貌,直到我去巴黎住了兩個月後,被徹底打敗。

當時還是台幣42元換1歐元的昂貴時期,我為了省錢,選擇住在巴黎郊區,但租屋地點距離最近的地鐵站還要走路40分鐘,然後再坐一小時的地鐵才能到巴黎市區。

2

約6坪大的套房,每月租金不含電費就要540歐元,相當於台幣22680元,根據法國房東的說法,這已經是特別優惠給我的「未含稅」價格(好在當時有男友一起Share,省下了不少。) 儘管當時上課地點距離巴黎很遠,但每到週休假日,不管單程到巴黎的地鐵票要12歐元,我可以一餐單吃法國長棍麵包省錢,然後每個禮拜都進城去呼吸巴黎的空氣,經過一次又一次地搭乘,也讓我有機會學到法國人的「地鐵文化」。

還記得那一天,我正要前往西班牙旅行,得先到巴黎坐車,一早搭上八點半的地鐵,但火車才開不到半小時,車廂的坐位開始越變越少,很快車廂內就被人擠得滿滿,由於我帶了十公斤重的大背包,一上車就放在旁邊靠窗的座位,後來當我看到一位頭髮全白、「貌似」老人的男子站在走道上,台灣人的「博愛魂」發作,當下起身拿起背包(超重!)要把位置讓給老人時,卻被這位老人家用法文痛罵,但當時我的法文還很嫩,聽不懂他的意思,只好繼續邊微笑邊用手勢請他入坐,這時他卻罵的更大聲了。

後來是旁邊的年輕人看不下去,用英文向我解釋,「他是要跟你說,你為什麼要站起來?他沒有說要坐,就算他需要,他也會主動跟妳說,不需要讓給他,而且妳拿著大包包站起來,讓原本就很擠的車廂變得更擠了,讓其他人更困擾!」

3

後來在巴黎住了一段時間,我也默默觀察他們的坐車習慣,一次有一群法國年輕人在車廂裡邊彈吉他喝酒唱歌,唱到最後甚至起了爭執,而坐在旁邊的其他人,則是無動於衷地望著窗外,彷彿兩個世界般,最後打架的學生下車了,車廂又再度回復到平靜。

後來,我又在車廂裡看到,地鐵中途有個年輕小夥子上車後,只要看到有人,就會放一張小紙卡在他的坐位旁邊,第一次我拿起來看,發現那是向人募款的小卡片,該年輕人立刻靠近,我則趕緊揮手把字卡還給他,後來我才發現,每次他上車發完字卡後,到下一站下車前又會默默地把字卡收回去,只要有人願意拿起來看,他才會向前與你進一步交談。

在法國,似乎只要在不妨礙別人的前提下,都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去在意別人的眼光。 後來我和法國友人談起我坐地鐵的觀察,或許是主張個人主義教育影響,就有一篇文章曾經這樣形容,「對於法國人而言,全體一致與毫無價值幾乎是同樣的事情。」

而關於讓座這件事,「永遠別去揣測他人的想法。」是法國友人給我的忠告,與其整天去顧慮別人的感受,他們更在意自我的感受,我想這也是他們可以自在生活,享受與情人在街頭擁吻,不在意別人眼光,這不就是「浪漫之都」巴黎嗎?

1

相關新聞:「胖又醜不算殘障」 酸民自以為是的正義,讓有「隱形需求」的媽媽崩潰痛哭

延伸閱讀: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請見〈台灣讓座文化到了法國竟變成我的噩夢!?〉,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責任編輯:吳象元
審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