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馬來西亞不制裁俄羅斯?回顧馬俄建交55年以來的政經文教關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馬來西亞和蘇聯在1967年建交,但兩國關係向來依循實際的國家利益維繫著,意識形態並非首要考量。馬來西亞與俄羅斯建立關係的目的,不外乎是要分散依賴歐美國家的風險,以及尋求軍購和教育的平價替代方案。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近來在全球引起很大反應,各國紛紛斥責俄羅斯的冒然舉動,並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然而東南亞國家在俄烏戰爭上的官方立場多傾向保持中立並呼籲和平解決,僅新加坡和印尼政府明確表態反對俄羅斯侵略,緬甸軍政府則表明支持俄方。事實上,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雖然表面上維持中立,但在3月2日的聯大決議上都贊成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
東南亞國家在俄烏戰爭上左右搖擺的立場,顯示國家利益的重要性大於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一方面需要俄羅斯介入平衡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勢力,以及維持與俄羅斯的經貿和軍事關係;另一方面為了順應西方陣營建立的世界秩序,而不得不左右逢源。馬來西亞「不選邊站」的外交政策在這場戰事中盡現。
筆者曾就馬來西亞對外關係的特性寫過三篇文章——〈爲何馬來西亞護照那麽好用?這得從馬國「左右逢源」外交路線與多元文化談起〉、〈馬來西亞也有自己的「一帶一路」,還一度成了非洲第三大外資來源國〉以及〈狂人首相重來:以小搏大的「馬哈迪式外交」,會讓馬來西亞走向何方〉,可以看出多數情況下,價值觀次於國家利益。除了巴勒斯坦和波士尼亞議題外,馬來西亞更看重經貿利益和地緣政治。本篇筆者將延續這一思路,供讀者們瞭解馬來西亞與俄羅斯在政經文教上的關係。
從強烈反共到接納蘇聯 軍備貿易是突破口
相較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20世紀中葉以前俄羅斯在東南亞並未留下太多足跡。沙俄曾於1817年在菲律賓馬尼拉設立領事,以進行馬尼拉-廣州-俄羅斯遠東地區之間的貿易活動。沙俄也曾於1894年在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設立領事。
沙俄與馬來亞的關係要在1914年檳城戰役時,德國巡洋艦擊沉沙俄巡洋艦「珍珠號」,馬來漁民協助拯救俄羅斯船員後開啟新篇章。如今俄羅斯駐馬大使館每年都會官方悼念犧牲的船員,並感謝馬來西亞人民的幫助。
On October 26, annual wreath laying ceremony was held on the Western Road Cemetery in Georgetown, Penang Island, to commemorate officers and sailors of the Russian Navy cruiser "Zhemchug" that sank in waters of Malacca Strait during the World War I.
— Embassy of Russia in Malaysia, Kuala Lumpur (@RusEmb_Malaysia) October 29, 2019
More: https://t.co/fQ6GlAhAdd pic.twitter.com/qG0SJKh425
美蘇冷戰初期,馬蘇兩國的官方接觸有限,歸因於馬來亞屬於西方陣營且強烈反共。因此,蘇聯在馬來亞和整個東南亞所採取的策略非輸出意識形態,而是和平共處。此為馬蘇兩國開展貿易關係的基礎,1960年代蘇聯就成了馬來西亞最大的橡膠輸出國。
馬蘇兩國於1967年建交,比馬中建交還早7年。馬來亞大學教授K.S. Nathan指出,由於當時馬共的支援多來自北京,而非莫斯科,蘇聯正好是平衡中共的重要勢力,尤其在中蘇交惡後。然而,馬來政府仍不放心與蘇聯正常接觸,因當地的克格勃(KGB)情報活動非常猖狂。正如中共之於馬共華人,蘇聯對親共的馬來族有很大影響力。1970年代末兩名勾結蘇聯的副部長被逮捕,表示馬國政府對蘇聯仍保持一定戒心。
1980年代馬哈迪上台後,馬來西亞嘗試從親西方政策轉向中立,故馬來西亞與蘇聯的關係有所改善。蘇聯/俄羅斯也非常看重馬來西亞在區域內的戰略地位。學者William Kucera指出,兩國開展戰略合作是基於六大要素——中國因素、車臣穆斯林問題、馬六甲海峽、軍事科技、太空計畫以及投資。如今馬俄兩國主要在軍事、太空和教育上開展合作,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雙方在這些領域上的交流。
用棕油換武器的軍購
俄羅斯在東南亞有舉足輕重的軍事影響力。專欄作家Sholto Byrnes指出,俄羅斯是東南亞最大的武器供應國,其中越南和緬甸最依賴俄製武器。由於越緬兩國位處東南亞-中國前線,他們需要俄羅斯來平衡中國勢力。至於馬來西亞,其實並不依賴俄羅斯作為保護者,其購買俄製武器的初衷是要分散單靠歐美供應商的風險。
早在1990年代,馬來西亞就已向俄羅斯購買米格-29戰機,同期空軍也配有美國F/A-18大黃蜂戰機和英國鷹式教練機。然而米格-29戰機面臨可靠性問題,不僅零件常常缺貨,維修費還很貴。因此,馬來西亞空軍決定在2015年將所有米格-29戰機退役。
米格-29之外,馬來西亞空軍也向俄羅斯購買了蘇-30戰機。蘇-30戰機雖然是東南亞最先進的戰機之一(僅次於新加坡配備的F-35和F-15E戰機),但同樣面臨零件短缺和維修費昂貴的問題。
馬來西亞購買俄製武器的另一個原因是俄羅斯允許使用棕油作為支付方式。作為棕油生產大國,馬來西亞在2003年的蘇-30戰機訂單中,有三分之一的款項是以棕油償還。
鑑於俄製戰機長期使用並不可靠,馬來西亞空軍已把目光轉向法國飆風戰機和歐洲颱風戰機。但歐盟在棕油問題上無法與馬來西亞妥協,故馬俄之間的軍備-棕油貿易合作關係仍會因現實考量持續下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太空領域的合作上,俄羅斯是協助馬來西亞發射衛星的重要夥伴外,作為購買蘇-30戰機的抵消,俄羅斯曾協助訓練兩名馬來西亞籍的太空人。2007年,原是醫生的Sheikh Muszaphar Shukor受訓完畢後,就獲俄羅斯送往國際太空站,成了馬來西亞家喻戶曉的首位太空人。

俄羅斯平價醫學教育 仍是大馬出國學醫選擇
俄羅斯另一個影響力來自其學費低廉的醫學教育。馬來西亞的醫師主要在國內公立和私立大專培養,也有不少畢業自海外醫學院。
根據馬國1971年醫藥法令,約有354家國外大學醫學系被承認,其中俄羅斯佔了5家。相較學費昂貴的澳洲、加拿大、愛爾蘭、紐西蘭、新加坡、英國和美國,俄羅斯醫學系的學費(含住宿)總計馬幣28至35萬元(約新台幣190萬至237萬元),僅需英美澳等國三分之一的費用。俄羅斯醫學系的學費也跟馬來西亞私立大專不相上下。
新創盛會線上回歸,技術、經驗、創投全都包!7月15日AWS Startup Day現正報名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WS Startup Day 即將於 7 月 15 日重磅回歸,此次不只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更聯合 AWS 創投新創媒合會,提供參與者豐富的資源,所有與新創生態系相關的夥伴都不容錯過。
隨著Web3.0去中心化的趨勢開展與現在進行式的產業數位轉型浪潮,雲端技術早已成為許多早期新創發展產品或服務的關鍵金鑰,甚至為其奠定高速發展的穩健根基。而台灣雲端服務供應龍頭 AWS(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更自Web2.0時代開始就從未缺席,始終在技術新知、應用實務等方方面面致力支持新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免費論壇活動──AWS Startup Day也將於今年7月15日重磅回歸,在線上和參與者相會!
今年度AWS Startup Day持續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精心規劃八場新創專題演說,非常適合長期關注新創生態系統的相關人士,或是正要起步、成長的新創夥伴報名參加。
五大特色議程安排,給你滿滿新創觀點與技術乾貨

「新創如何運用雲端科技打出一手好牌,投注資源延續未來業務?」這是今年AWS Startup Day欲探討的核心議題之一。為解答雲端科技之於新創企業的珍貴價值,AWS以「國際市場」、「創投趨勢」、「多元創業」、「雲端技術」、「焦點產業」等五大特色精心規劃講座內容,完整收錄新創趨勢脈動、雲端技術實務、佈局策略觀點與創投媒合等新創事業歷程的重要節點。為此,AWS不只力邀Web3.0、電商、串流、B2B解決方案等不同領域的新創合作夥伴,分享選擇AWS開展新創事業的策略考量,更毫不藏私地解析雲端技術如何快速又穩定的開拓事業。

無論新創還是育成,想要洞見機會就不能錯過AWS Startup Day

任何產業或技術的發展,不單要前人的引領,也需要後繼者無窮盡的創新思維與打破框架的勇氣,缺乏其中一個環節,生態系都無法平衡永續。所以無論是天使創投、孵化器,還是剛起步或處於早期新創的企業,只要你身為新創生態系統中的一份子,渴望尋求創意突破或開展新興業務,AWS Startup Day都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最佳活動。
尋找下一個新創獨角獸──同場加映AWS年度創投新創媒合會
本次AWS Startup Day除新創及創投相關講座外,AWS更直接邀請多家國際及台灣知名創投公司,與AWS Startup Day同場舉辦今年度唯一的線上「新創創投媒合會」,欲透過串聯本地深具潛力的新創與創投,幫助台灣新創企業獲得更豐富的資源,孕育下一個獨角獸。
根據AWS釋出的消息,媒合會將以早期天使輪或Pre-A輪融資為主,重點關注AI/ML工具和平台、智能零售、MarTech、Web3.0、媒體和娛樂等產業,並以快速輪流的形式替新創獲得最大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