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對於亞投行問題,在地台灣社會運動者與台裔美人社群的分歧

對於亞投行問題,在地台灣社會運動者與台裔美人社群的分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亞投行背後蠢蠢欲動的是中國區域地緣政治的魅影,或許沒有必要將亞投行完全簡化為中國的一項經濟策略,以促進中國追逐自身的地緣政治野心為其真正邪惡目的。但亞投行終究是和中國的全盤外交政策目標並存的,因此無法和中國的擴張企圖分別看待。

反對自由貿易是那些在世界各國高峰會場外面叫嚷著反帝國主義口號,高舉標語牌散播陰謀論的左派人士才會幹的事。絕非如此。重商團體至今仍然無法解釋經濟是如何為地緣強權甚至帝國主義目標的擴張而服務,它並不存在於一個能夠與國際關係分開評價的領域裡。

但對於台灣經濟衰退的焦慮,看來正足以讓某些人對地緣政治現實欠缺應有的謹慎。自由貿易對臺灣的經濟甚至有可能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台灣過去和美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以及這些協議在1990年代對台灣國內產業帶來的重創,應該足夠說明問題了。

不過就算對於是否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這個大前提表達了應予以重新評估的意見,而且亞投行又是由最直接危害台灣生存發展的那個國家所提出的經濟倡議,重商的台裔美國人社群還是表現出了類似於對美國主導TPP的盲目。本文或許不適合深入討論台灣與美國地緣政治及美國經濟力量的糾葛,這樣一來會把台灣深深嵌進「亞洲軸心」之類美國反制中國霸權的訴求中。

本文也無法深入討論海外台灣人以及台裔美國人社群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地支持美國,以為確保美國對台灣的支持這件事本身對台灣就是有益無害,卻不問美國是怎樣將自身的地緣政治威脅帶給台灣,也無視美國長期支持蔣介石威權統治,好讓台灣在冷戰第一線對抗中國的歷史。

然而支持台灣加入亞投行或TPP的論調在某些情況下竟能莫名所以的並存,這也就完全曝露了某些社群的論調含混不清的本質:在他們看來,捍衛一個「自由台灣」最重要的前提是台灣經濟發展有成,至於其他的一切皆可忽略不計。

總結

雖然亞投行議題隨著台灣應以何種名義加入未獲共識而被中國拒絕,如今似乎已經無需討論了,台灣被拒於門外這件事本身只能再次讓我們看清,幕後推動亞投行的是實實在在的中國地緣政治權力。

當然,台灣加入亞投行被拒恐怕不是因為主權問題,而是恰好相反,中國目前還不想糾結於台灣問題,它的心力多半投注在籌辦亞投行這件事上。換句話說,台灣問題對於中國恐怕太過複雜,目前中國手邊的事已經太多了,不適合與籌辦亞投行同時處理。

可是怎麼會有人對台灣被拒絕加入感到意外?亞投行背後仍然是受到中國支配的,中國一聲令下就把台灣排除在外,只不過再次說明了台灣要是真能加入的話,將要面臨甚麼樣的權力動態關係。

更進一步說,當我們從張心心或其他人的回應裡指出海外台灣人或台裔美國人社群對於亞投行問題的普遍反應,我們也要同時指出過度重商的論點是用什麼方式阻礙了其他面向的考量,尤其是地緣政治考量。

此外,重商的論調往往顯露出對公民社會能動性的質疑,以及到頭來仍然信仰國家公權力,卻不管最近這幾年的經驗是如何向我們揭示,臺灣政府的嚴重缺陷使得公民社會不得不自力救濟。

這倒不是說公民社會永遠是對的,或者公民社會沒有需要接受批評的時候。只是,公民社會目前仍然是台灣在國際社會爭取到實質獨立地位的希望之所繫,經由公民社會的力量,台灣有可能同時掙脫大國的地緣政治謀略及經濟支配,這兩者往往是配合無間的。倘若海外台灣人及台裔美國人社群真的希望守護台灣自由,他們就應該密切注意經濟和政治力的相互連動。

我們會繼續觀察國民黨未來是否還要試圖推動台灣加入亞投行。這很有可能,因為國民黨顯然沒有能力從過去一年的抗爭中學到教訓。可要是亞投行問題開啟了台灣的下一波抗爭,當政治區分的界線清楚劃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海外台灣人及台裔美國人社群要站在哪一邊。

本文獲破土 New Bloom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Photo Credit: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