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政府不明確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批忘了馬航MH17航班空難事件

馬國政府不明確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批忘了馬航MH17航班空難事件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來西亞國會議員沈志勤批評首相依斯邁過於軟弱,不敢點名俄羅斯是入侵者。由於2014年馬航MH17航班遭親俄的烏克蘭叛軍擊落,因此沈志勤批評依斯邁軟弱的立場將令MH17罹難者家屬感到失望。

2014年7月17日,一架馬來西亞航空MH17號班機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往馬來西亞途中,在烏克蘭東部遭飛彈擊落,機上298人罹難,而罪魁禍首就是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分離主義武裝部隊。七年半之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也引爆了馬來西亞政爭。

俄羅斯在今年2月24日派軍入侵烏克蘭,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不過在東協成員國中,除了印尼和新加坡對俄羅斯表達強烈譴責的立場外,其它東協國家則發出措辭不強烈的外交表態,其中包括馬來西亞。

2月26日,在柬埔寨進行訪問的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在記者會表示,馬來西亞政府密切關注俄烏衝突,並稱「東協作為一個自由國家組織,我們同意不干預國外發生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依斯邁的形容是「衝突升級」(escalation of conlict),而非軍事入侵行動。而首相署26日發布的文告,呼籲各方通過對話和談判,尋求和平及友好方案解決烏克蘭「衝突升級」的危機。由於依斯邁並沒有強烈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動,引起了在野黨與前外交部長的不滿。

當今大馬》27日報導,在野的公正黨國會議員沈志勤批評依斯邁過於軟弱,不敢點名俄羅斯是入侵者。沈志勤指出,從2014年的馬航MH17航班遭擊落事件來看,馬來西亞也是俄烏衝突的受害者,依斯邁軟弱的立場將令MH17罹難者家屬感到失望。

對於官方曖昧不明的立場,馬來西亞前外交部長阿尼法阿曼(Anifah Aman)也在臉書撰文,呼籲官方堅定表達反侵略立場。根據《當今大馬》報導,阿尼法提醒馬來西亞也可能會遭到大國的傷害,尤其在南海主權爭議上,也可能發生如今烏克蘭的局面。儘管阿尼法無指明是哪個大國,但應是指和馬來西亞有南海主權爭議的中國,去年中國船艦曾闖入馬來西亞水域。

阿尼法曾在2009年至2018年擔任國陣政府的外長,他指出馬烏關係特殊,「我們已經體會過俄烏關係造成的深遠影響」。

2014年馬航MH17客機就在烏克蘭邊境遭擊落,而客機殘骸就掉落在親俄叛軍掌控的頓內茨克(Donetsk)內,如今這地區已成了俄羅斯2月21日承認獨立的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阿尼法說「MH17悲劇帶給我們悲痛,我認為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情勢惡化會為更多人帶來悲痛。」

另一方面,烏克蘭駐馬來西亞大使奧歷山大內奇塔伊洛(Olexander Nechytaylo)在1日呼籲,馬來西亞政府需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做出更明確的立場,因為俄羅斯違反了國際法、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這與馬來西亞的基本外交立場、歐盟及東協的憲章是相違背的。

禁俄油船停靠馬港口

儘管馬來西亞政府無強烈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動,但為避免違反美國的制裁措施,已拒絕俄羅斯原油船「琳達號」(The Linda)停靠馬六甲瓜拉寧宜港口。

路透社報導,目前正在印度洋航行的琳達號,原預計週末會抵達瓜拉寧宜港口。根據馬來西亞交通部3月1日發表的聲明,瓜拉寧宜港口營運商決定拒絕琳達號靠港,以免違反任何制裁措施。而交通部也強調這是港口營運商的決定,而非政府的決定。

報導指出,懸掛俄羅斯國旗的琳達號,因涉嫌運為伊朗運輸石油,早已遭到美國的制裁。美國當局稱琳達號由俄羅斯銀行Promsvyazbank的子公司 PSB Leasing所有,該公司目前也受到國際制裁。不過Provsyazbank 否認其子公司擁有這艘船。

無論如何,馬來西亞交通部已表示將繼續追踪情況,依政府的政策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