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蝙蝠俠》能否超越《黑暗騎士》?製片人嗆諾蘭:「我們正努力打敗你,成為最好蝙蝠俠」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拍攝《蝙蝠俠》電影,各界不免俗地會與大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進行比較,對此,《蝙蝠俠》製片人Dylan Clark有話要說。
本週末的影壇盛事,當數由麥特李維斯(Matt Reeves)執導、羅伯派汀森(Robert Pattinson)主演的《蝙蝠俠》正式上映。此片深受Frank Miller和David Mazzucchelli的漫畫《蝙蝠俠:第一年》影響,以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一年多後的時間線為起點講述全新蝙蝠俠故事。
然而,拍攝《蝙蝠俠》電影,各界不免俗地會與大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黑暗騎士》三部曲進行比較,對此,《蝙蝠俠》製片人Dylan Clark在接受《帝國雜誌》訪問時表示:「我們正在努力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蝙蝠俠,我們將努力打敗克里斯多夫諾蘭。」
克里斯多夫諾蘭在2005年推出首部曲《蝙蝠俠:開戰時刻》,旋即獲得口碑與票房的成功,全球收下3.73億美金,至今為止在知名網站IMDb的分數則為8.3分,而由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飾演的蝙蝠俠,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飾演的管家阿福就此深植人心。
到了2008年,諾蘭接著推出二部曲《黑暗騎士》,聲勢達到頂峰,全球票房橫掃10.06億美金,將近是《蝙蝠俠:開戰時刻》的三倍,而IMDb分數則高達9.1分,影史排名高居第三,僅次於《刺激1995》和《教父》。
而《黑暗騎士》在獎項上也有所突破,入圍奧斯卡8項大獎,雖然未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但是逝世的希斯萊傑(Heath Ledger)憑藉小丑一角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畫面,至今仍是影史經典。
最後是2012年,諾蘭執導蝙蝠俠的最終章《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加入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湯姆哈迪(Tom Hardy)、喬瑟夫高登李維(Joseph Gordon-Levitt)等影人演出,全球票房來到三部曲系列最高的10.81億美金,而IMDb分數則為8.4分,雖然未入圍全球矚目的奧斯卡,但仍不減影迷的喜愛。
綜觀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全球總計拿下24.6億美金相當驚人,而IMDb均分則為8.6。雖然IMDb的評分系統,遭各界熱議會被灌水、失真的疑慮,但仍舊不失為一個指標參考。
因此,各界普遍認為諾蘭從2005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開始,替DC人氣角色蝙蝠俠注入一股活水,也一掃觀眾對於超級英雄電影的表淺認知。諾蘭帶來的是一個黑暗光明並濟的複雜角色,在商業與文化的激盪中引起巨大共鳴,奠下諾蘭的影壇定位,此三部曲至此成為蝙蝠俠的高標。
所以,在一座名為「諾蘭」的高牆前,改編《蝙蝠俠》且要做出好成績絕非易事,而新版《蝙蝠俠》製片人Dylan Clark顯然樂於接受挑戰。
Dylan Clark接受訪問時,本著良性的競爭精神,開玩笑地說:「我直接對克里斯多夫諾蘭說,我們正在努力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蝙蝠俠,我們將努力打敗你。」
Dylan Clark進一步表示,雖然諾蘭在《黑暗騎士》三部曲講述了一個以布魯斯韋恩為基礎的故事,但這次的導演麥特李維斯是真正想深入布魯斯韋恩的方方面面,「我們有興趣將這個角色推向情感深處,並使其震撼。」
除了在風格以及敘事需要突破之外,對於演員來說,飾演蝙蝠俠也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艱鉅任務,其因在於克里斯汀貝爾壓著渾厚嗓音飾演的蝙蝠俠太過成功,以至於後續如班艾佛列克的演繹,對於影迷來說都稍嫌不足,缺了一味。而這次飾演蝙蝠俠的,是羅伯派汀森,而在這個版本之下,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布魯斯韋恩,蝙蝠俠才正於高譚市出道。
麥特李維斯表示:「我們已經看過很多關於布魯斯韋恩親眼目睹父母被謀殺的故事,然後試圖透過武裝自己成為蝙蝠俠,找到一種應對方式。但我想做的是,布魯斯韋恩已經經歷過起源,但還不知道如何成為『蝙蝠俠』的故事。」
《蝙蝠俠》本週於全球各地正式盛大上映,是今(2022)年首部實質意義上的超級大片,各大外媒也正鋪天蓋地的宣傳中,從評價來看,目前在IMDb分數為8.8分,而在另一大知名網站爛番茄的270則評論中,則獲得85%的新鮮認證,起步的成績算是不錯。
而從票房來看,部分媒體預測,首週末的票房將位於1至1.25億美金之間,也可能高達1.4億美金,先不論在影史評價與地位能否與諾蘭齊名,但至少在票房的比較之中,新版《蝙蝠俠》的野心,絕對希望不止10億美金。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電影冷知識】希斯萊傑從未曝光的小丑秘密日記
- 《小丑》:不瘋魔、不成活,幻滅與重生的悲情喜劇
- 只能在黑暗中存在的光:談「黑暗騎士三部曲」的英雄與反派雙生
- 【影評】如果看膩漫威式超級英雄,這次看似陽春實則硬派的《蝙蝠俠》值得嘗試
- 來自好萊塢的抵制:《蝙蝠俠》等鉅作暫停俄羅斯上映,「奇異博士」表示大家需要採取行動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