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職場大騙徒:遠端工作還能轉正職?為了一圓英國夢,這些人都上當白做工

職場大騙徒:遠端工作還能轉正職?為了一圓英國夢,這些人都上當白做工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國最近出現職場詐騙案,從老闆本人到同事甚至辦公室都不是真的存在,卻還是有50多名員工上當受騙。這篇文章除了分析原因,也分享作者在英國遇到的真人真事,提供給有出國工作夢的讀者們參考:在遠距工作流行的時代,網路上看到的不見得就是真的。

大概在兩週前,我的好朋友轉寄了一則BBC的新聞給我,還特別說明「你一定要看!」點開內容,發現是一則詐騙新聞,而且特殊之處在於它是鎖定行銷業工作者的求職類詐騙,和在英國從事行銷業,還是遠端工作者的我本身有最直接的關係。

這一間「號稱」位於倫敦的行銷公司「Madbird(瘋鳥)」,不但從老闆本人Ali Ayad的人設,到公司裡的多位同事,甚至辦公室地址全部都是假的,在BBC揭穿這個騙局後,在Madbird上班員工才知道原來他們眼中崇拜的行銷才子老闆和公司的承諾都只是謊言,當然也沒有人真的拿到過全額的薪水。

你覺得聽起來很扯嗎?其實在遠距工作工作職缺越來越多的歐美,若有心人士刻意利用網路上的虛擬世界打造一間公司的「完美人設」,涉世未深的年輕求職者其實是有可能落入這樣的陷阱裡的。

為了在英國工作的夢,這些人都上當白做工

Ali Ayad在2020年英國因為疫情經歷封城期間,創辦了Madbird這間號稱總部在倫敦、於杜拜還有分部,但在疫情期間實施遠距工作的行銷公司。

他利用在網路和社群媒體上打造他個人完美人設的方法,包括創造出曾在Nike俄勒岡州總部工作過的經歷,以及不知從哪剽竊來的42個知名品牌case study,加上他舌粲蓮花的話術,讓50多位名來自烏干達、印度、南非、菲律賓等世界各地的員工,願意接受合約裡「試用期內只能收取案件得標後的分成」這種不合理的規定,除了心甘情願為Ali Ayad賣命,還相信他會在試用期過後幫他們申請在英國工作的簽證。

為了讓謊言更具說服力,Ali Ayad除了在LinkedIn和Instagram上建立自己不符合事實的profile ,還一手打造至少六名「資深員工」的假人設,他們的身份是隨意地從網路上的圖庫偷來拼湊而成,但洋洋灑灑放在Madbird官網上,如果不去查證很少人會發現其中有鬼。

_123308267_f5c3d705-2dfa-48e6-a019-913b0
截取自Ali Ayad之Instagram
Ali還曾自稱曾為Massimo Dutti拍攝廣告

這個新聞一出,大家都把它和最近Netflix上最熱門的兩部關於騙子的影集《Tinder大騙徒(The Tinder Swindler)》和《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相提並論,因為這些都是靠現代科技詐騙的案例,只是後兩者主要是騙錢,Madbird則是以詐騙被害人的勞動力和時間,以滿足Ali Ayad當老闆的虛榮心。

遠端工作環境詐騙多,下決定前先確認這五件事

我初次看到這則新聞時,雖然可以理解疫情下找工作困難,加上人們對遠距工作的戒心不足,所以可能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但還是非常驚訝竟然有那麼多人在面對「試用期內沒有穩定薪水」這麼不合理的條件下,還是願意當Madbird的免費勞工。

我想背後的原因,可能和大部分上當的員工都是住在英國以外的外國人有關——因為嚮往有朝一日能在倫敦工作,懷抱著能拿到英國工作簽的美夢,才會在未經查證的情況下,願意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打白工」。

那麼如果你目前人在台灣,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在英國工作,要怎樣才能避免落入陷阱呢?我以自己在英國的行銷業界工作超過7年,而且目前待的公司剛好也是遠距工作型態的經驗,和大家簡單介紹幾個原則:

第一,正規的英國公司如果要僱用外國人,還沒面試時就會先確認應聘者的簽證狀態,如果知道來應徵的人沒有英國工作簽證,該公司又沒有打算幫外國人申請工作簽,基本上根本不會考慮面試這個人;若該公司有打算幫外國人申請工作簽證,則會在錄取後幫外籍員工申請,而不是等到試用期過後才申請。

第二,一般行銷公司(marketing agency)的職缺不太可能是抽成制,而是每月有固定薪水加上定期或不定期的績效獎金。單靠抽成制而不發固定薪水的產業,比較常見於傭金高像賣車或房仲業等銷售類的工作,畢竟有時賣一棟豪宅的抽成很可能就是一般上班族的年薪,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比較有可能以抽成取代薪資。

第三,即便是遠距工作,正規公司還是會有一個總部,也就是該公司在英國政府有關單位的網站(Companies House)上註冊的所在地,也是勞動合約裡使用的地址,如果Companies House上查不到這個地址可能就有鬼,或是像Madbird的公司註冊地址其實只是一間普通民宅,如果發現這種情形,那該公司比較可能是一人公司或個人工作室。

第四,只要是正規的公司,不管是什麼產業都不太可能要求員工使用自己的電腦辦公,因為工作資料屬於公司資產,一般公司不太可能會讓員工存在私人電腦中,尤其是實行遠距工作形態的公司,一定會寄給員工灌好所有相關軟體的電腦,一方面是確保在傳輸檔案的過程中有加密處理,保障線上安全,二方面也方便老闆執行數位監控。所以如果遠距工作的資方要求勞方使用自己的電腦辦公,十之八九不是什麼正規的公司。

第五,滿試用期前後的福利應該差不多,尤其是薪水和假期這兩項,基本上不可能相差太多。以我待過的兩間行銷公司為例,第一間是完全沒差,第二間只有請病假時的薪水在滿試用期前後有所不同,像Madbird那樣可以從抽成制跳升到年薪35K英鎊的巨大差別,根本貓膩十足非常可疑。

AP_21361610544321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不是危言聳聽,因為這樣的事情就曾發生在我身上

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案例,說明遠距工作的時代,類似Madbird這樣的詐騙事件其實比我們想象中的多,大家不得不小心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