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歷代《蝙蝠俠》點將錄:除了羅伯派汀森,還有哪些大明星也曾穿上蝙蝠裝?

歷代《蝙蝠俠》點將錄:除了羅伯派汀森,還有哪些大明星也曾穿上蝙蝠裝?
Photo Credit: 華納兄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蝙蝠俠

2022全新上映的《蝙蝠俠》電影宇宙篇章,描述剛邁入蝙蝠俠第2年的布魯斯韋恩,遭遇謎語人、企鵝人兩位經典反派,進一步探究布魯斯韋恩如何從一個討人厭的衝動復仇私刑者,轉變成充滿希望與救贖的英雄故事。偵探風格是主要的敘事形式,電影情節雖然沒有刻畫起源,卻是一個完整又精緻的探究起源的劇情。

蝙蝠俠是美國DC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1939年5月於《偵探漫畫》第27期初次登場,由鮑勃凱恩(Bob Kane)與比爾芬格(Bill Finger)聯合創造,是漫畫史上第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

蝙蝠俠不具備超能力,現實世界又做不出鋼鐵人的小型核融合反應爐,因此師友夥伴、道具設計及養成訓練就非常重要了,可沒辦法單靠蝙蝠俠一個人完成解救世人的偉大功績。

歷代的《蝙蝠俠》影視作品,確實有些偏向重視陰暗風格元素的蝙蝠俠,但也有比較明亮的蝙蝠俠。而自1939年開始至今,根據漫畫改編的《蝙蝠俠》已經有眾多版本的電視劇、電影及卡通,飾演蝙蝠俠的主要演員也經歷過好幾任。

本文趁著新版《蝙蝠俠》上映,回顧曾經影視化的「蝙蝠俠」,它的特色究竟是什麼?有走出自我風格嗎?還是忠於原著改編?當然也順便重溫歷任飾演蝙蝠俠的明星們。

01【蝙蝠俠】_(1)
Photo Credit: 華納兄弟

第一代:路易斯威爾森(Lewis Wilson)/《蝙蝠俠》,1943年

第一部《蝙蝠俠》真人系列是1943年由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行,總長度260分鐘、共15集的電視劇(Batman Film Serial),路易斯威爾森爲首位真人飾演的初代蝙蝠俠,至於道格拉斯克羅夫特(Douglas Croft)則是扮演羅賓,也是這兩個人物首次出現在真人演出的影視作品,當時只有23歲路易斯威爾,也是最年輕的蝙蝠俠演員。

1943年還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情敘述蝙蝠俠為二戰時期的一位聯邦政府探員,反派角色則是大日本帝國的探員Dr. Tito Daka,片中也首次曝光蝙蝠俠的基地蝙蝠洞窟,與隱藏在大宅中的通道入口。

影片的設定也為後來的漫畫版做出不少貢獻,如蝙蝠燈、蝙蝠洞穴及布魯斯韋恩的豪宅等,都是由戲劇先開創,然後才移植至漫畫。當時的蝙蝠俠造型還很粗糙,蝙蝠裝很原始,布造的面罩與衣服,當然也沒有防彈功能,羅賓甚至還穿著性感短褲。

蝙蝠
Photo Credit: 《蝙蝠俠》

第二代:勞勃勞瑞(Robert Lowery)/1949《蝙蝠俠與羅賓》

1949年5月,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又推出了《蝙蝠俠與羅賓》電視劇,總長度263分鐘,也是15集。蝙蝠俠由羅伯特勞倫飾演,造型與前一部差不多。片中則新增了日後在《蝙蝠俠》電影中具重要地位的主要角色——警察局長吉姆高登。

此外,在第一、二代的蝙蝠俠身邊都有好拍檔羅賓,而早期蝙蝠俠的敵人並不是謎語人、企鵝人或小丑等經典惡角,而是日本的特工科學家。

MV5BMzJiMDA0YmEtOGU2ZC00NjBlLWI3M2QtMjYy
Photo Credit: 《蝙蝠俠與羅賓》

第三代:亞當威斯特(Adam West)/1966《蝙蝠俠》

1966年7月30日首部《蝙蝠俠》的彩色電影上映,是首部《蝙蝠俠》的電影長片。《蝙蝠俠》進入彩色年代,由曾擔任美軍廣播電台主播的亞當威斯特出任蝙蝠俠,這是亞當威斯特最為人熟識的角色,也是後代蝙蝠俠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最喜歡的蝙蝠俠樣本,獨創魅力的蝙蝠俠形象,更深刻地印在許多觀眾的腦海中。

《蝙蝠俠》為二十世紀福斯影業依照經典電視劇版的《蝙蝠俠》,再改編拍攝的真人彩色電影長片,這部電影對後代《蝙蝠俠》電影意義極為重大,除了貓女、小丑、企鵝人、謎語人等反派終於由漫畫躍升到大銀幕,蝙蝠俠的造型及裝備設定也更完備。

1966年版的蝙蝠俠外型還原度很高,最接近當年漫畫裡的形象,是最經典的蝙蝠俠造型。這個版本的蝙蝠俠面罩比較堅硬牢固,與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版蝙蝠俠一樣,耳朵位置比較短,制服的設計仍有些簡陋,胸前的標誌也換上更搶眼的黃底黑色蝙蝠標誌,造型比較誇張,顏色也很鮮艷,還使用蝙蝠鏢裝備,蝙蝠車也比較符合超級英雄的配備,整體風格偏向闔家觀賞類型。

39196446_401
Photo Credit: 《蝙蝠俠》

第四代: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1989《蝙蝠俠》、1992《蝙蝠俠大顯神威》

這系列的《蝙蝠俠》由鬼才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執導,米高基頓出任蝙蝠俠。原先外界並不看好米高基頓飾演蝙蝠俠,選角的爭議比任何人都多,但憑著米高基頓的精湛演技,精準詮釋出蝙蝠俠的黑暗感與神祕面,有時還會撇嘴微笑,為日後的蝙蝠俠版本創立了獨特的新形象,更讓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還有不少粉絲觀眾認為此系列的蝙蝠俠,才是最經典的蝙蝠俠。

缺少英氣、長相不帥氣、體型也不夠壯碩的米高基頓,身材是幾個版本中最矮小的,與蝙蝠俠高帥挺拔的形象相差很多,外形算是所有版本最不出色的一任,還演出過大量雷同的喜劇角色,當時觀眾都認為他只是個喜劇演員,因此許多人質疑他是否能夠勝任演出嚴肅角色。不過,提姆波頓卻認為,只有米高基頓才能演繹蝙蝠俠的黑暗性格,甚至還表示米高基頓的眼睛很亮,不會被全身黑色蝙蝠裝掩蓋。

而提姆波頓執導或監製的三部《蝙蝠俠》系列電影,都做了革命性的大改造,走向闇黑歌德式童話風格,擺脫70年代的詼諧調性,整體風格更為嚴肅黑暗。黑色面具、披風與制服融為一體,並在面具底下塗抹黑色眼影,突顯蝙蝠俠神秘的人物特性,蝙蝠裝也開始強調肌肉線條,瘦身後的蝙蝠俠不再是大隻佬,更完美展示精壯的腹肌線條。

電影於1989年上映後好評不斷,超過四億美金的票房還打破紀錄,並獲得第62屆奧斯卡藝術指導,開創現代超級英雄電影的新紀元。米高基頓版的蝙蝠俠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飾演大反派小丑的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更成為小丑的代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