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開幕工作報告:汪洋未直接提到台灣,李克強則重提「九二共識」

中國「兩會」開幕工作報告:汪洋未直接提到台灣,李克強則重提「九二共識」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李克強表示,要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

中國「兩會」(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登場。全國政協主席汪洋3月4日在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為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努力奮鬥,並未針對2022年兩岸關係或交流活動作表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3屆全國委員會第5次會議3月4日下午開幕,汪洋代表政協第5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

首先,在回顧2021年工作部分,報告談及與兩岸關係相關的是:成功舉辦辛亥革命110週年紀念大會,深入學習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增強推進祖國完全統一、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定決心。」

此外,2021年政協的涉台活動還有:參與舉辦第13屆海峽論壇.第4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加強和「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團結聯誼。

這份工作報告中,2022年的主題則是「圍繞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勝利召開凝心聚力。」

報告的第3個部分是「強化使命擔當:為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努力奮鬥。」

報告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當代中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

報告說,政協要有效運用制度優勢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和諧。

13屆全國政協5次會議3月4日開幕,10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

中國政協工作報告未直接提到台灣

《中央社》報導,汪洋4日在政協的報告內容分成3大部分,除了2021年的工作回顧提到舉辦的涉台活動外,2022年的工作聚焦「圍繞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勝利召開凝心聚力」,並未提及兩岸和台灣。

中國學者包承柯認為,對台工作會議才召開,下半年又有中共二十大會做出相關布局,政協將報告重點放在中國內部社會,「可以理解」。

AP_22064048103663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全國人大5日開幕

《新華社》報導,第13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3月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5日的議程包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審查中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審查2021年中國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報告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5日還將討論第14屆全國人大的名額和選舉問題,以及港澳地區選舉第14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辦法草案。最後各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李克強人大報告中國政府對港澳,及對台的工作方針

《香港01》報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大會議上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

對台工作方面,李克強表示,要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兩岸同胞要和衷共濟,共創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

RTS60OC0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5.5%

除了中共對港澳和台灣的工作方針,李克強工作報告的另一大重點是中國經濟。《中央社》報導,李克強表示,今年中國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3%左右;進出口保穩提質,糧食產量保持在1.3兆斤(6500億公斤)以上。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的3.2%下調。

李克強說,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政府工作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仍然突出。綜合研判,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