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版《蝙蝠俠》創今年票房紀錄,證明「大銀幕限定」的吸金能力

新版《蝙蝠俠》創今年票房紀錄,證明「大銀幕限定」的吸金能力
Photo Credit: 華納兄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蝙蝠俠》在上映之前話題十足,劇組和各大媒體也加足馬力宣傳,在DC影業、「蝙蝠俠」本身的粉絲族群堆疊、以及此檔期無其餘大片分食票房等狀況下,換來的就是破紀錄的票房。

由麥特李維斯(Matt Reeves)執導、羅伯派汀森(Robert Pattinson)、柔伊克拉維茲(Zoë Kravitz)等人主演的《蝙蝠俠》,於上週末在全球正式盛大上映。挾著超高人氣與熱議話題,《蝙蝠俠》在北美首週就拿下1.28億美金票房,寫下今(2022)年北美最佳開片票房紀錄;至於台灣首周四天突破5000萬新台幣;最後,全球票房則是累積至2.48億美金;紛紛寫下佳績。

新版《蝙蝠俠》深受Frank Miller和David Mazzucchelli的漫畫《蝙蝠俠:第一年》影響,以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一年多後的時間線為起點講述全新蝙蝠俠故事。

本作在上映之前話題十足,例如羅伯派汀森表示如果《蝙蝠俠》失敗了就要進軍A片產業;例如製片人Dylan Clark開玩笑地公開嗆聲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er Nolan),表示正努力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蝙蝠俠;又例如華納抵制俄羅斯,暫停《蝙蝠俠》在俄羅斯的上映計畫。

而劇組和各大媒體也加足馬力宣傳,在試片衝出良好口碑、DC影業、「蝙蝠俠」本身的粉絲族群堆疊、以及此檔期無其餘大片分食票房等狀況下,換來的就是破紀錄的票房。

《蝙蝠俠》在北美4417家影院上映,以壓倒性的1.28億美金成為今年最佳的開片週末,在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影響之下,這是第二部在北美單一週末突破1億美金大關的電影,第一部完成此壯舉的電影相信台灣影迷也不陌生,是去年12月上映,北美首週就扛下2.6億美金的《蜘蛛人:無家日》。

《蝙蝠俠》的分級為PG-13而非R級電影,也讓此片成功將收視族群年輕化,累積更多觀眾。根據綜藝報》指出,北美首週末進場的觀眾大部分是男性,比例超過65%,而18至34歲之間的觀眾,佔比則超過60% 。

05【蝙蝠俠】
Photo Credit: 華納兄弟

然而,針對COVID-19值得一提的是,華納於2020年率先宣布《神力女超人1984》採取院線與串流HBO Max同步發行的模式,並在上線滿月後從HBO Max下架。

到了該年底,華納更斬釘截鐵對外表示,包括《哥吉拉大戰金剛》、《真人快打》、《紐約高地》、《駭客任務4》、《沙丘》、《自殺突擊隊:集結》等大作,2021年共計17部電影,都採取與「院線」與「串流」同步發行的商業策略,此作法等於直接改變了電影產業發行的遊戲規則,傳統電影院在疫情之下不再有所謂的「窗期」保護,失去了傳統電影院的優勢,給了串流平台人流、資金成長空間。

COVID-19疫情時代下,全面影響傳統電影的發行模式,所有片廠、片商都是且戰且走,尚未出現一套標準模式,但是「院線」與「串流」共濟的商業模式,越來越成為好萊塢大型片廠的主流策略。

不過,《蝙蝠俠》並未採取「院線」與「串流」同步發行的商業策略,《蝙蝠俠》將在45天後才於HBO Max上架;這也是在華納發行諾蘭的《天能》之後,首部大銀幕限定的商業電影。

而《蝙蝠俠》僅花一個週末就在北美拿下1.28億美金,此成績已經超越華納在疫情期間發行的所有電影,成為旗下票房冠軍。在《蝙蝠俠》上映之前,2020年3月之後,華納在北美票房最高的前兩部電影,分別是《哥吉拉大戰金剛》的1億美金,以及《沙丘》的1.09億美金。

對此,IMAX的執行長Rich Gelfond表示:「一年多以來,華納推出了首部大銀幕限定的作品《蝙蝠俠》,票房成績也證明『電影院優先』的力量,而能執行具有創意的發行計畫,是長期經營、實現利益的最佳利器。」至於《蝙蝠俠》在IMAX的票房也相當亮眼,在全球IMAX銀幕中賣出2230萬美金。

《蝙蝠俠》為華納耗資2億美金製作的作品,也花費數百萬美金用於行銷發行和其餘成本支出,而照著目前《蝙蝠俠》的票房走勢,基本上正在商業價值上實現盈利,再考量《蝙蝠俠》3小時片長導致壓縮電影院每天播放次數的硬限制來看,《蝙蝠俠》能有此票房成績相當不易。

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似乎也再次證明觀眾願意為了漫威、DC等商業大片走回電影院,也因此,「院線」與「串流」兩大武器該如何運用,接下來也考驗好萊塢各大片廠。

最後,華納北美發行總裁Jeff Goldstein說:「看到觀眾接受這部電影非常有趣,口耳相傳的好口碑產生出如此強大的力量,這真的很有幫助。」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