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陳思宏《樓上的好人》選摘:柏林第一吐恢宏且壯闊,她知道,她一定把員林吐出來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金鼎獎、金典獎得主陳思宏最新長篇,「夏日三部曲」最終回!住員林的大姊被黑衣人討債威脅,只好到柏林投靠許久沒聯絡的小弟。大姊跟著橡果、鋼琴與白腳貓,一路尋覓小弟家門前的龍蝦與海馬,最後卻找到一對綠眼睛和一雙藍眼睛?
她的行李跟著陌生男人走上樓梯,她趕緊跟上,視線停在男人屁股上。男人屁股也像橡果,渾圓挺拔,在牛仔褲裡滾動。
嘿,綠眼睛的男人,你是誰?
「我住這層樓,妳的房間在最上面。」
小弟的鄰居嗎?為什麼叫我姊姊?你黑髮裡有些許白雪,眼角額頭有歲月,西裝外套下的襯衫解開三個鈕扣,幾個啞鈴從胸口掉出來,雖然保養得很好,但應該跟我年紀差不多啊,憑什麼叫我姊姊?
「到了,歡迎。妳有鑰匙吧?」
為什麼你會說中文?說,你到底是誰?我小弟回來了嗎?剛剛那個殭屍是誰?現在幾點?為什麼龍蝦?為什麼海馬?
「我就在樓下,有問題可以來敲門。如果懶得下樓,妳也可以用力踩地板,這房子很老了,我一定聽得到。」
行李把手忽然斷裂,掙脫綠眼男人的手指,在地上摔成自殺慘案,拉鍊爆開,吐出她的泛黃老內褲。已經好幾年沒買內褲了,為什麼出發前不買幾件新的?為什麼第一天就被人看到這些鬆爛的醜內褲?
男人以為行李是他弄壞的,趕緊道歉,撿拾一地醜內褲。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要帶這麼多爛內褲。其實不就是想說反正帶來柏林穿,穿完就丟掉。為什麼為什麼。
「對不起。」
不要撿!不要碰那些內褲!不是你弄壞的!行李上次在日本參加蜜月團就壞了,捨不得丟,硬拿回去店裡修,那個店家根本亂修,才剛來柏林,行李又壞了。不要撿了啦,你到底是誰?
「我可以幫妳修。姊姊,對不起。」
她好想尖叫。拜託不要說對不起。不要叫我姊姊。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你到底是誰?
所有的問句與羞愧從她身體深處湧上來,淹沒她的胸腔,往喉嚨衝。
她吐了。
柏林第一吐,恢宏且壯闊。
她緊閉眼睛,不敢低頭看。
不用看,她知道。
她一定把員林吐出來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樓上的好人》,鏡文學出版
作者:陳思宏
繪者:川貝母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柏林在哪裡我不知道,
員林的風雨我更想忘掉——
員林最後一個老處女來了,
她帶著泡麵、筆記本,和那一晚的風雨來柏林了。
「我還沒去過柏林,我怎麼還在這裡?
我的一生,都被困在員林——」
住員林的大姊被黑衣人討債威脅,
只好到柏林投靠許久沒聯絡的小弟。
大姊跟著橡果、鋼琴與白腳貓,
一路尋覓小弟家門前的龍蝦與海馬,
最後卻找到一對綠眼睛和一雙藍眼睛?
燠熱的夏日、看不懂的電影,
卻讓她好想大吃肉圓、蜜餞和月見糖,
明明是柏林的地圖,怎麼會指引她回到員林的路?
記憶裡的員林好人一個個上樓敲門,
敲開鐵枝路邊那棟爛房子的祕密童年:
客人絡繹不絕的美麗母親、人見人愛的神童小弟,
只有她這個大姊是沒人要的醜八怪、老處女。
對,老處女——又怎樣?
誰都不用再裝、誰都不必被罵,
樓上樓下,員林柏林,別裝了,別遮了,都算了。
本書特色
- 金鼎獎、金典獎得主陳思宏最新長篇,「夏日三部曲」最終回!
- 柏林超級叛逆,以女性視角詮釋從島嶼到歐陸的不羈冒險,逼視自身的傷痕與心結。
- 陳思宏x川貝母夢幻組合,川貝母獨家親繪封面,瑰麗視覺細緻呈現荒謬情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綠能x數位,科技助攻水產養殖產業升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水產養殖結合太陽光電是一種創新的經營模式,讓漁場除了既有的漁獲外,更能提供綠電創造額外收益,國內更有漁場順勢導入數位工具管理養殖環境,持續提升水產質量。我們可以看到,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正在養殖漁業發生。
糧食生產是農漁業的主要功能,順應環境選擇不同的作物與耕種策略,是農漁民智慧的累積,臺灣的農漁業實力更是享譽國際。然而,由於整體產業結構轉型、生活型態轉變,傳統看天吃飯的一級產業,較不容易成為新世代就業的優先選項,如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創造新商機、吸引年輕人返鄉,是各界都在思考的課題。
近年來,各國政府致力推動再生能源以實踐減碳,在不同場域、建物等結合光電開發的複合式發展模式,成為兼顧空間利用效率、提高單位面積產值的創新解決方案,這樣的趨勢正在農漁業現場發生。
農漁業結合光電創造附加價值
農電共生可提供自給自足的再生能源,還能保護農作物免受極端天氣影響,提高生產韌性,多餘的電力也可以躉售,提升農民收入。著眼於光電帶來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多國家看好農業結合太陽光電的發展潛力,德國、日本已有多個果園結合太陽光電從事農電共生,法國也實驗在成列的葡萄藤上安裝太陽光電模組。
不只農業,國際也開始出現結合水產養殖與太陽光電的漁電共生。例如美國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發展出太陽能牡蠣生產系統,不僅實現綠電自發自用,漁產收穫量更高達傳統養殖場的45倍;而在養蝦大國越南,也開始執行養蝦場結合太陽能發電的漁電共生計畫,為養殖場提供穩定電力並帶來漁獲,一舉兩得。

數位轉型為漁電共生添助力
漁電共生是利用漁業養殖場域結合太陽光電設置,期能改善生產環境、增加漁民收益,創造土地多元利用,是臺灣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方向之一。不過其他國家與臺灣的漁電共生開發型態不太一樣,其他國家多以沿海鋪設水面型光電為主,臺灣的漁電共生則採用室內養殖場搭配屋頂型光電,或室外魚塭搭配立柱型/水面型/塭堤型光電設備,近年來在許多漁民與光電業者的努力合作下,這樣的複合式土地利用模式逐漸展現效益。
不同養殖物種的環境需求不一,漁電共生導入的過程須經磨合,運用魚塭上方架設太陽能板,冬天防寒害、夏天助降溫,並配合不同物種的習性調整投料策略,同時結合數位環境監控系統調節養殖環境,進而達到提高漁獲收益之積極目的。

光電開發帶來的效益,也讓原本衰頹的產業地景重現生機,例如位於臺南七股的日運案場,原本是高鹽度的廢棄魚塭地,在養殖專家與在地青年的協力下,透過微生物、益生菌來控制池水,搭配AI數位化儀器監控養殖過程,持續累積養殖數據建立資料庫,烏魚、虱目魚、白蝦的混養模式已多次收成;四鯤鯓漁電共生案場過去同樣是廢棄魚塭,改建為室內型漁電共生案場後,能精準控制環境變數以從事精緻養殖,已成功育成一尾重達30克以上的白蝦。
由於漁電共生帶來的效益逐漸獲得認同,有別於過去多為光電業者發起的開發模式,最近也出現由漁民發起的漁電共生規劃,例如茄萣區不少養殖戶視漁電共生為吸引青農返鄉的契機,積極爭取納入漁電共生先行區;目前採用塭堤型與立柱型的光電設施,養殖的虱目魚也已開始收成。

養殖漁業正在實現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
數十年來漁民的養殖專業與經營視野,讓臺灣水產養殖產業在國際上向來有一席之地,但近年來確實也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從業人口老化凋零的挑戰;如今結合光電的漁電共生模式,讓原本看似傳統的一級產業開始蛻變,養殖模式、經營模式、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也吸引更多青年關注與投入;臺灣養殖王國的美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藉由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再次展現耀眼光芒。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