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地王出現!元利建設買下陳水扁競選總部,意外揭露神祕地主家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元利建設買進台北市信義路三段、新生南路交叉口的364坪精華角地,可能成為全台新地王;這塊地曾是前總統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的總部,據查原地主為律師家族,也因該交易而曝光。
文:游筱燕
日前傳出全國地王換人做的消息,地點位於台北市信義路三段、新生南路口,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1206平方公尺(約364.82坪)的角地,買方是元利建設,市場推估成交總價介於50億至60億元間,拆算土地單坪成交價格超過1500萬元,不過仍須等實價登錄揭露。
地主想都更,元利天價攔胡
倘若該地一坪超越1500萬元,將會超過富邦人壽在2012年5月時,買進忠孝東路四段上的「太平洋敦南商業大樓」土地拆算價;當年富邦人壽以總價19.39億元買下面積有133.41坪的土地,拆算每坪達1453萬元。
目前這塊角地的現況是平房,為福特九和汽車和日產裕隆汽車展售中心,以及去年才從永康商圈搬來的1970年老店高記餐廳。角地範圍從高記新生南路1段167號的高記,到信義路3段1號的福特九和汽車。
根據當地里長指出,這塊地在30、40年前經營過寵物店,由於地點精華、交通便利,也曾當過陳水扁選台北市長的競選總部,後來則租給福特和裕隆,「當汽車展售中心很久了,有10、20年了吧!」
有趣的是,原本是地主與元利進行的低調買賣,但因為這塊地的原地主於2020年11月送出都更申請「民間申請自行劃定更新單元—台北市大安區懷生段4小段592之1地號等13筆土地為更新單元檢討書」,後來更換了實施者,成了「元利建設」,才讓事件曝光,目前仍在事業計畫審查階段。
知情人士推估,這塊地地主持有多年,原本想自己都更,如何規畫與設計都想好了,元利建設一定是出了高價,才能說服地主。

根據檢討書指出,更新單元包括兩棟合法建物、一棟舊違章建物,共為三棟建物。其中最久的建物謄本登記日期為1959年,1996年發生過火災,屋齡63年。
就土地謄本資料來看,當中最大兩筆土地,分別為福特展售中心的地,持有人為張姓自然人;裕隆汽車這塊地的持有者為徐姓家族4人。張姓自然人的前一手為徐姓自然人,在2010年夫妻贈與所取得;徐姓家族則從1986年持有,至去年底移轉給元利建設,共持有約36年。
知情人士指出,三家店租的地主為同一家族。據了解,主要地主為一名執業老律師,年約8旬,平時低調,法律經驗豐富,待人和氣。不過當記者去其住家兼事務所求證時,卻聽聞去年底因病歇業,信箱中累積不少信件,推測已好一陣子未返家。
獵地外一章,扯出律師家族
高記表示,去年簽約時,房東就已經告知即將都更,所以只簽約三年,去年底已經成功換約成元利建設,租約到明年9月底,也已在附近積極找尋新店址。另聞汽車展示中心的租約到明年12月底。
業內人士表示,林敏雄一向喜愛高級地段,不只101大樓對面「最貴停車場D3」是林敏雄的,連全台「最貴豪宅」ONE PARK TAIPEI元利信義聯勤,也是由林敏雄取得土地後興建,每坪單價高達299萬元,已超越帝寶。
更何況,近年來林敏雄對大安森林公園的塑造不遺餘力,還擔任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董事長,每年編列約3000、4000萬元,用來修樹、滅蚊、整地、種植、復育等,迄今已投入逾3億元;包括大安森林公園生態池,可以收集雨水、循環使用,形成的溼地水域可種原生植栽,還有螢火蟲復育,讓國際都來取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近年來台北市可利用素地少,不少建商都收購精華地老舊建物,看準土地價值以都更或危老推出建案,若土地大而完整,又在市中心地段,加上品牌力,單價可望持續創新高。
更多《財訊》文章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好想住桃園!市民最有感的「宜居智慧城市」發展秘辛大公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城市該如何串聯企業、社會及公民組織,創造永續價值?依據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市調結果,帶大家一窺國門之都「桃園」,為了宜居智慧城市付出哪些努力。
桃園作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第一站,面對永續未來的國際共識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期盼能藉此逐步實踐「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
城市宜居的關鍵是什麼?過半民眾認為「交通運輸」政策影響最有感
這次問卷中,我們以「城市居住的理想藍圖」為題,詢問網路民眾最重視城市發展的哪些面向。結果發現,不分年齡性別,多數民眾對「宜居城市」都有相當類似的想像,最重視的三個方向分別是「大眾運輸與交通便利性」(52.9%)、「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38.8%)及「社區安全與治安狀況」(33.7%)。
不論上班通勤、日常生活,還是旅遊觀光,「移動」都是行動的必須過程。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便利、能否永續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整體運輸系統的設計規劃、市政措施完善與否。這次市調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像是談到近期桃市府讓民眾最有感的施政項目時,有將近四成的民眾選擇了「基北北桃通勤月票都會通」以及「鐵路地下化工程及捷運路網建設」等交通相關的政策。
另外,根據本次調查顯示,16-40歲的族群較為重視「教育資源的質量與分配」、「政府服務的效能」以及「文化節慶與娛樂活動的豐富程度」;41-60歲的桃園民眾則較為重視「醫療服務與設施品質」、「居住環境周邊設有公園綠地」以及「友善高齡者、身心障礙等群體的設施」;而詳加檢視近一年來桃市府所推出的政策或活動,許多也正好對應到前述的需求,例如「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結合科技執法的「靜桃專案」、舊城區改造、參觀人次破千萬的「世界客家博覽會」、擴大肺癌篩檢、加速設立市立醫院及特色診所、興建7座旗艦型公園與推動「高齡友善換居社宅專案」等,是桃園民眾除交通類別以外的有感施政措施。

而針對整體都市發展,今年由張善政市長召集成立的「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也開始著手短、中、長期的舊城再生規劃,並布局城市大型公共建設,關注人行空間與城市關係的有序發展;搭配桃園現在進行式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進一步推動車站周邊產業轉型及土地活化,更將效法歐美成功先例,規劃興建長16公里的綠色廊道,打造回歸人本思維的城市空間,提供市民最宜居、舒適的生活藍圖。
傳產轉型、新創支持、文化深耕:城市發展的永續金三角!
不過,僅是安全完善的交通路網還不夠,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攸關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調查指出,約三成民眾認為「提供傳統產業轉型的資源」(31.7%)、「支持產業創新發展」(31.3%)、「鼓勵農業轉型與特色觀光發展」(27.8%)是城市發展中相當重要的產業元素。

在青創產業的扶持上,桃市府近年設立了許多創育機構,例如專注孕育AI及智慧機器人等物聯網科技團隊的「新明青創基地」,及今年新成立、以整合電商平台資源為目標的「中路電商基地」。而未來更將成立「中路青創加速器基地」及「A8產業加速器」,分別催化能接軌國際的頂尖團隊,與協助傳產數位轉型。此外,桃市府也透過相關計畫提供創業辦公硬體、培訓資源,積極媒合青創團隊,並提供在地市場驗證機會,期待透過青創團隊產品規模化的過程,帶動整個桃園的產業升級。

此外,富有在地特色的人文觀光也是近年桃市府大力投入的領域,像是透過創新形式與傳統禮俗的融合「大溪大禧」,將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打造成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今年全新打造的觀光品牌「探索北橫」,推出數條能充分感受山水風光、體驗原民文化的主題遊程。不僅如此,桃市府也積極串聯周遭縣市的觀光資源,聯合推出整合了北北基桃共30處旅遊景點的旅遊套票,藉此導入更多的外部資源,促進桃園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度奪下永續城市特優獎!持續邁向更宜居、更智慧的桃園
針對「永續經營」相關作為的重要性認知,絕大多數民眾認為「大眾運輸路網的長遠規劃與建置」(40.3%)是落實永續的關鍵。桃園作為全台第一個符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城市,於今年3月29日率先發表桃園邁向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除規劃空氣品質淨化區、打造全齡友善的共融式公園綠地、協助企業產業轉型,更積極建置及完善市內捷運路網,全方位實踐淨零的永續目標;其中,桃捷綠線中壢延伸線綜合規劃,交通部同意捷運綠線從G01站延伸至中壢車站(桃捷A23),連結捷運綠線與機場捷運,形成桃園首條環狀捷運路網,而捷運三鶯延伸八德、棕線計畫,均已針對交通部審查意見提出修正,期盼今年底可獲行政院核定。

此外,桃園更再度榮獲今周刊「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的「永續城市特優獎」及「經濟力特別傑出獎」,展現桃園無論民間企業抑或政府機關,都將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目標。而明年更將整合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資訊科技局設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期盼藉由組織整改消弭隔閡,讓各單位的目標、任務都更加明確並發揮效益,並優化各項公共服務,為市民打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智慧桃園」的目標更上層樓。

桃市府在都市景觀、城市機能、產業精進及施政效能等面向的耕耘,短期成效不僅為民眾所有目共睹,長期觀之,更是為桃園往後的蓬勃發展打下關鍵基礎,使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正實現。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