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移在女與男的界線,「跨」性別在數位空間成為顛覆性動詞

游移在女與男的界線,「跨」性別在數位空間成為顛覆性動詞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著科技的演進,人工智能(AI)的出現也重建了性別、種族、階級的框架,虛擬實境中個人能重新定義自身的角色,打破二元框架,挑戰既有的社會結構,使「數位性別」(digital gender)作為一種「實踐」。

如此的「友愛關係」,不僅敘說著一種科技帶來的新的跨性別時空概念,人類不僅可以投射自己為不同性別與種族主體,更跨越了異性戀單一的情慾角色關係:男生可以投射成自己為女生,享受和另一個肉身為男體相互交和的感受,它更模糊了現實社會中對於男男異性戀/同性戀的世俗歸類,就如男主角們雖然享受在虛擬實境裡男女情愛關係裡,但回到現實,兩人卻依舊認同自我為異性戀的好友關係。

如學者哈伯斯坦 [同10] 所言,兩人跨越性別產生的情愛關係,打破了異性戀對於婚家與育兒的「線性」關係,就像其中一個男主角,因為沉迷於與另一男主角(遊戲裡為女性)在虛擬實境的性愛,而打亂了現實與妻子的生育規劃,甚至威脅了原本的家庭關係。AI創造的「酷兒時空」,帶來革命性性別關係,逐漸鬆動傳統異性戀體制帶來的「交往→結婚→成家→生子」的時間概念。

結語:「跨」性別在數位空間作為一個動詞

隨著科技的變革,跨性別不再是鮮為人知的議題,更透過數位空間挑戰了一般人對於異性戀與順性別的認知;而性別也不再是僵固的二元框架,而是流動於虛擬空間裡,游移在女與男的界線,顛覆傳統異性戀的酷兒時空。

因此,「跨」性別藉由數位化,創造一個逃脫現實異性戀體制線性的生理時空關係,透過Vlog壓縮肉身的改變,以數位MV挑戰生理性別,在虛擬實境創造跨越性別的情慾流動。於是,「跨」性別在數位空間裡成為一個顛覆性的「動詞」。

參考資料

[1] 【泰國變性第一集】前往泰國變性|人生重大決定|小A辣vlog#1

[2] 【泰國變性第三集】|給醫生術後拆線|泰國最後一夜|變性術後小常識|小A辣vlog#3

[3] Horak, L. (2014). Trans on YouTube: Intimacy, visibility, temporality. Transgender Studies Quarterly, 1(4), 572-585.

[4] Eckstein, A. J. (2018). Out of sync: Complex temporality in transgender men’s YouTube transition channels. QED: A Journal in GLBTQ Worldmaking, 5(1), 24-47.

[5] Lil Nas X的Instagram, “SURPRISE! I can’t believe I’m finally announcing this. My little bundle of joy “MONTERO” is due September 17, 2021”(因IG貼文已遭到刪除,參考新聞:https://star.ettoday.net/news/2071519)

[6] Lil Nas X的Instagram, “ spent hours setting up for my baby shower and no one showed up 🙁 ”: (此IG貼文已被刪除且無備份)

[7] Lil Nas X 的 Instagram, “having contractions”(此IG貼文已被刪除且無備份)

[8] Lil Nas X 的YouTube, “LIL NAS X GIVES BIRTH”。在影片中,醫生並非使用 “water”(羊水),而是使用 ”Bussy water”(戲指男同志從肛門流出來的液體)一詞來形容破水的過程;而「產道擴張」一詞也是使用 ”Bussy dilation” 來形容男同志的生產過程。

[9] Lil Nas X - MONTERO (Call Me By Your Name) (Official Video)

[10] Halberstam, J. (2005). In a queer time and place: Transgender bodies, subcultural lives (Vol. 3). NYU Press.

[11] Arvidsson, V., & Foka, A. (2015). Digital gender: Perspective, phenomena, practice. First Monday.

本文經辣台妹聊性別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