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西足球俱樂部老闆、俄羅斯富豪阿布拉莫維奇遭英國制裁,球隊還能比賽嗎?怎麼出售?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阿布拉莫維奇於2003年以1.4億英鎊收購切爾西,此後該球隊共贏得5次英超聯賽冠軍,坐擁5座英格蘭足總盃冠軍,並於2012年和2021年在歐冠封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軍事行動持續兩周,西方國家的制裁行動擴及到體育賽事。英國政府週四(10日)宣布將英超足球俱樂部切爾西(Chelsea FC)的老闆、俄羅斯大亨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加入制裁名單,作為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回擊,阿布拉莫維奇除了資產凍結、受到旅行禁令,其出售切爾西的計畫也受到中斷。
阿布拉莫維奇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關係匪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各國相繼對俄祭出制裁時,阿布拉莫維奇本月初宣布他將出售切爾西,把所得收益將捐助基金會,用以資助烏克蘭戰爭的所有受害。
不過,英國政府週四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凍結阿布拉莫維奇的資產,並禁止他「與英國個人和企業進行交易」,打斷他出售球隊的計畫,這位億萬富翁同時面臨禁止進入英國的旅行禁令。
這是英國迄今最高調的一次制裁行動。英國政府表示,阿布拉莫維奇的資產淨值估計為94億英鎊。
阿布拉莫維奇是受到制裁的7位寡頭之一,另外還有6名俄國富豪受到制裁,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執行長謝琴(Igor Sechin)、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執行長米勒(Alexei Miller)、VTB銀行(VTB Bank)董事長柯斯汀(Andrey Kostin)、俄羅斯國家石油運輸公司(Transneft)總裁托卡瑞夫(Nikolai Tokarev)和俄羅斯銀行(Bank Rossiya)董事長勒貝迪夫(Dmitri Lebedev),倫敦當局表示,這7人資產淨值總額約150億英鎊(新台幣5588億元),且稱他們都是普亭核心圈的一員。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表示,「今天的制裁是英國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人民的最新步驟,對於那些支持入侵的人來說,不可能有安全庇護所。」
「我們對那些促成殺害平民、毀壞醫院和非法佔領主權盟國的人將毫不留情。」
制裁對切爾西球隊的影響?還可以出售嗎?
切爾西仍然可以出售,前提是出售不能讓阿布拉莫維奇或俄羅斯獲利,切爾西正在與政府討論下一步行動。
英國政府正在考慮允許阿布拉莫維奇申請出售切爾西的特別許可證,前提是他能證明他不會從出售中受益。
足球網站「GOAL」指出,至少有20位買家曾表態準備購買切爾西。
切爾西還可以繼續比賽嗎?
根據制裁,切爾西足球俱樂部不能再出售任何比賽門票,其商店必須關閉,並且無法交易球員。不過英國政府已頒發特殊許可證,允許切爾西能完成賽程、員工工資得以支付、並讓手上有票的人仍能去看比賽(只有週四之前購買門票的球迷被允許去看球賽),並且禁止進一步的門票銷售。
英國政府也限制切爾西在比賽上的花費,前往客場比賽的旅費上限為2萬英鎊,俱樂部還必須證明這些費用是合理的費用。
球迷可以在這些比賽中購買食物和飲料,但前提是收益不能轉向切爾西。
切爾西還能買賣球員嗎?
切爾西不得簽下或轉會任何球員。切爾西也無法繼續和他們的球員續約,對於合約即將到期的短期球員來說,這些球員有權在賽季結束後自由轉會。
切爾西經費怎麼來?
因為受到制裁,阿布拉莫維奇不允許向切爾西俱樂部投入或取得任何資金。阿布拉莫維奇已為切爾西提供了數十億英鎊的資金貸款,目前不清楚支付球員的錢從哪裡來。
切爾西的球衣贊助商、英國電信Three已表示,他們已經要求暫時中止對切爾西的贊助,在英國政府制裁阿布拉莫維奇後,它正在審查其與切爾西的立場。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或何時取消制裁。特殊許可證自今(2022)年3月10日起生效,並於同年5月31日到期。英國政府可隨時更改、撤銷或暫停該許可證。
Details of #Chelsea’s special license following sanctioning. This takes effect from March 10 2022 and expires on May 31 2022. HM Treasury may vary, revoke or suspend this license at any time. pic.twitter.com/GbshNDF0yc
— Absolute Chelsea (@AbsoluteChelsea) March 10, 2022
英超聯賽發表聲明表示,在英國政府宣布對阿布拉莫維奇實施制裁後,英超確認今晚諾維奇城(Norwich City Football Club)與切爾西的比賽將按計劃進行。
英超表示,英國政府已經頒發了許可證,使切爾西能夠在本賽季剩餘的時間裡繼續訓練、踢比賽並履行其義務。英超強調,聯盟將與切爾西和政府合作,以確保本賽季按計劃進行,並符合政府的意圖。
英國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大臣多里斯(Nadine Dorries)表示,政府現在的重點是讓那些使普亭政權得手的人承擔應有的責任。
她說,「我知道這給切爾西俱樂部帶來了不確定因素,但是政府將與英超和俱樂部合作,確保在足球運動得以持續的同時也打擊那些制裁對象。」她也強調,「足球俱樂部是文化資產,是我們社群的基石」。
阿布拉莫維奇於2003年以1.4億英鎊收購切爾西,此後該球隊共贏得5次英超聯賽冠軍,坐擁5座英格蘭足總盃冠軍,並於2012年和2021年在歐冠封王。
延伸閱讀
- 日本服飾UNIQLO宣布暫停在俄羅斯業務,俄官員嗆把外國品牌統統「收歸國有」
- 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知名餐飲抵制俄羅斯,仍會支付員工薪水或販售民生必需品
- 美國商務部點名北京:中芯國際等中企若持續向俄羅斯輸入晶片,將遭受毀滅性制裁
- 球迷球員教練贊助商齊聲討,英超Big 6退出、「歐超聯」瀕臨瓦解
新聞來源
- Ukraine war: Roman Abramovich sanctioned by UK(BBC)
- UK sanctions Russian oligarch and Chelsea owner Roman Abramovich(CNN)
- Explained: How Chelsea are affected by Abramovich sanctions(GOAL)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楊士範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 2022-03-11 烏克蘭21歲數學家擔任志工助居民、動物逃離,卻遭俄軍轟炸身亡
- 2022-03-11 摩根大通跟進高盛宣布撤出俄羅斯,《華爾街日報》估俄國經濟將因戰爭萎縮10%
- 2022-03-11 切爾西足球俱樂部老闆、俄羅斯富豪阿布拉莫維奇遭英國制裁,球隊還能比賽嗎?怎麼出售?
- 2022-03-11 日本服飾UNIQLO宣布暫停在俄羅斯業務,俄官員嗆把外國品牌統統「收歸國有」
- 2022-03-11 這次信息戰,普京是要輸了?
最新發展:
-
俄烏戰爭:追蹤俄羅斯寡頭的超級遊艇——BBC直擊制裁與扣押行動 1年前
-
俄超級富豪被扣遊艇驚見價值連城的「法貝熱彩蛋」,窺見普亭政權背後的龐大利益 1年前
-
2022烏克蘭危機:北頓內次克成為關鍵戰場,普亭自比為沙皇彼得大帝 1年前
-
富邦蔡家傳競標英超切爾西足球隊,旗下悍將棒球隊被美媒誤認為「中國職棒」 1年前
-
皮膚發炎脫皮、甚至失明數小時,俄羅斯富豪阿布拉莫維奇和烏克蘭代表談判前「疑似中毒」 1年前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喊話「賣給我們1%的武器」,北約峰會做出哪6點決定? 1年前
-
倫敦市長建議:把扣押的俄羅斯寡頭豪宅讓烏克蘭難民入住,反正都是空的 1年前
-
烏克蘭首都基輔遭俄軍包圍,為什麼東歐三國領袖不惜冒著風險也要搭火車前往戰區? 1年前
-
摩根大通跟進高盛宣布撤出俄羅斯,《華爾街日報》估俄國經濟將因戰爭萎縮10% 1年前
Tags:
綠能x數位,科技助攻水產養殖產業升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水產養殖結合太陽光電是一種創新的經營模式,讓漁場除了既有的漁獲外,更能提供綠電創造額外收益,國內更有漁場順勢導入數位工具管理養殖環境,持續提升水產質量。我們可以看到,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正在養殖漁業發生。
糧食生產是農漁業的主要功能,順應環境選擇不同的作物與耕種策略,是農漁民智慧的累積,臺灣的農漁業實力更是享譽國際。然而,由於整體產業結構轉型、生活型態轉變,傳統看天吃飯的一級產業,較不容易成為新世代就業的優先選項,如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創造新商機、吸引年輕人返鄉,是各界都在思考的課題。
近年來,各國政府致力推動再生能源以實踐減碳,在不同場域、建物等結合光電開發的複合式發展模式,成為兼顧空間利用效率、提高單位面積產值的創新解決方案,這樣的趨勢正在農漁業現場發生。
農漁業結合光電創造附加價值
農電共生可提供自給自足的再生能源,還能保護農作物免受極端天氣影響,提高生產韌性,多餘的電力也可以躉售,提升農民收入。著眼於光電帶來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多國家看好農業結合太陽光電的發展潛力,德國、日本已有多個果園結合太陽光電從事農電共生,法國也實驗在成列的葡萄藤上安裝太陽光電模組。
不只農業,國際也開始出現結合水產養殖與太陽光電的漁電共生。例如美國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發展出太陽能牡蠣生產系統,不僅實現綠電自發自用,漁產收穫量更高達傳統養殖場的45倍;而在養蝦大國越南,也開始執行養蝦場結合太陽能發電的漁電共生計畫,為養殖場提供穩定電力並帶來漁獲,一舉兩得。

數位轉型為漁電共生添助力
漁電共生是利用漁業養殖場域結合太陽光電設置,期能改善生產環境、增加漁民收益,創造土地多元利用,是臺灣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方向之一。不過其他國家與臺灣的漁電共生開發型態不太一樣,其他國家多以沿海鋪設水面型光電為主,臺灣的漁電共生則採用室內養殖場搭配屋頂型光電,或室外魚塭搭配立柱型/水面型/塭堤型光電設備,近年來在許多漁民與光電業者的努力合作下,這樣的複合式土地利用模式逐漸展現效益。
不同養殖物種的環境需求不一,漁電共生導入的過程須經磨合,運用魚塭上方架設太陽能板,冬天防寒害、夏天助降溫,並配合不同物種的習性調整投料策略,同時結合數位環境監控系統調節養殖環境,進而達到提高漁獲收益之積極目的。

光電開發帶來的效益,也讓原本衰頹的產業地景重現生機,例如位於臺南七股的日運案場,原本是高鹽度的廢棄魚塭地,在養殖專家與在地青年的協力下,透過微生物、益生菌來控制池水,搭配AI數位化儀器監控養殖過程,持續累積養殖數據建立資料庫,烏魚、虱目魚、白蝦的混養模式已多次收成;四鯤鯓漁電共生案場過去同樣是廢棄魚塭,改建為室內型漁電共生案場後,能精準控制環境變數以從事精緻養殖,已成功育成一尾重達30克以上的白蝦。
由於漁電共生帶來的效益逐漸獲得認同,有別於過去多為光電業者發起的開發模式,最近也出現由漁民發起的漁電共生規劃,例如茄萣區不少養殖戶視漁電共生為吸引青農返鄉的契機,積極爭取納入漁電共生先行區;目前採用塭堤型與立柱型的光電設施,養殖的虱目魚也已開始收成。

養殖漁業正在實現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
數十年來漁民的養殖專業與經營視野,讓臺灣水產養殖產業在國際上向來有一席之地,但近年來確實也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從業人口老化凋零的挑戰;如今結合光電的漁電共生模式,讓原本看似傳統的一級產業開始蛻變,養殖模式、經營模式、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也吸引更多青年關注與投入;臺灣養殖王國的美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藉由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再次展現耀眼光芒。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