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週報】5/7-5/13:輕症居家照護「7+7」、3類對象快篩陽即確診新制上路,本週重點一次掌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鑒於新增確診數在本週大幅增長,指揮中心宣布居隔、居檢、自主防疫3類對象,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確診在12日上路。食藥署也於11日宣布,開放輸入個人自用的COVID-19快篩試劑進口,每人不得超過100劑,購買無須向食藥署申請專案核准,可直接由海關放行通關,期限到今年6月30日止。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疫情於本週(5/7-5/13)持續升溫,單日新增確診數在本週突破6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本週修訂並簡化了多項防疫規範。
《關鍵評論網》彙整了一週以來的疫情發展與防疫新規,帶你快速掌握本週的重點內容。
本週重點概述
- 調整密切接觸者匡列原則,取消居隔者電子圍籬。
- 輕症居家照護個案實施「7+7」新制,並修訂確診者解隔條件。
- 居隔、居檢、自主防疫三類對象,快篩陽經醫事人員認定即確診新制上路。
- 壽、產險公會同意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保險公司仍可保留事後查核權利。
一週疫情發展概述
每日的單日確診數均在4萬以上,逾5萬例和6萬例的時間僅隔2天。與上週相較,本週在確診數總數、平均數和中位數,均有明顯的增長。
前一週新增的確診數總計為16萬7495例,平均數為2萬3928例,中位數是5月3日的2萬3102例。本週新增確診數已逾35萬,達36萬9259例,平均數為5萬2751例,中位數則是5月10日的5萬0780例。

重大防疫規範變化
【調整密切接觸者原則、解隔與確診條件】
指揮中心自8日起調整密切接觸者匡列原則,新制以同住親友(含住宿學生同寢室友)需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並進行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密切接觸(九宮格)同事則屬於自主應變對象。
指揮中心也宣布8日起取消居隔者電子圍籬管制,惟確診者及居檢對象,仍維持電子圍籬。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自主應變對象以不疫調匡列、不開立居隔通知書為原則,自實施日起舊案同步適用新制。
陳時中提醒,各機關、機構及事業單位出現確診個案時,仍應依照各公司「持續營運計畫」採取自主應變措施。當職場出現確診者時,指揮中心也提供相關原則供各機構或事業單位進行風險評估,如下所示:

指揮中心7日宣布確診個案解隔條件修訂,適用對象為檢驗陽性日為8日起的確診者,不回溯適用8日前檢驗陽性者。
居家照護者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7天,無須採檢直接解隔,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收治於醫院/加強版集檢所、防疫旅館,輕症確診解除隔離條件為無症狀或症狀緩解,且滿足「2次快篩陰性,或距發病/採檢達5天一次快篩陰性」、「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7天,無須採檢直接解隔」任一條件,即可解隔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前段所述快篩限由醫事人員執行,若本身為醫事人員可自行採檢。輕症解隔以快篩為原則,因故無法快篩者則以PCR採檢確認。
中重症住院患者解隔條件修訂為症狀緩解且追蹤1次PCR檢驗陰性或Ct值≥30,可轉出隔離/專責病房。
指揮中心宣布自12日起,針對居隔、自主防疫和居檢3類對象,快篩陽性並經醫事人員確認視同確診。若民眾與醫師對陽性結果達成共識,以健保卡上傳陽性結果自動通報或至法傳系統通報,確診民眾在自家等待衛生局安排隔離地點。若個案沒有和醫師達成共識,則通知所在衛生所安排PCR採檢。
有關快篩陽性的視訊評估,民眾視訊前,需先行在快篩陽性的檢測片上寫上自己的姓名和檢測日期,同時和健保卡擺放在一起拍照,預約視訊診療時將照片上傳,在醫師視訊評估時出示使用。
陳時中強調,視訊診療評估主要針對以上3類快篩確診且行動不便的人,其他如果沒有行動上的困難建議還是前往社區採檢站進行PCR確認。
【增設兒童就醫綠色通道】
有鑒於兒童確診病例數增加,為提供學齡前兒童(6歲以下)優先照顧,舒緩醫院急診量、避免過多就診者排擠兒童之待診時間,指揮中心已請含教育部、國防部、衛福部立醫院等四大公立醫療體力,儘速配合開設學齡前兒童就醫綠色通道(防疫急門診),建立兒童專用候診動線,由兒科專科醫師看診,提供學齡前兒童相關評估、採檢與診療服務。
指揮中心13日公布,四大公立醫療體系設置學齡前兒童就醫綠色通道計有35家醫院,包括退輔會附屬榮民醫院15家、國防部所屬軍醫院13家、教育部所屬大學醫院3家及衛生福利部部立醫院4家,另衛生福利部部立醫院尚有13家將於5月18日前全數完成開設兒童就醫綠色通道。
【快篩試劑】
食藥署長吳秀梅11日表示,開放輸入個人自用的COVID-19快篩試劑進口,每人不得超過100劑,購買無須向食藥署申請專案核准,可直接由海關放行通關,期限到今年6月30日止。建議民眾購買以衛福部核准之EUA產品為主,若不符合無法作為配合防疫政策之判斷依據。快篩試劑嚴禁販售。
另外,首款唾液家用快篩「福吉美」12日開始在杏一、佑全等連鎖藥局開賣,每盒1劑,售價為175元。此款快篩適用於2-15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並且在家長的陪同下可使用。
【防疫保單】
由於確診人數持續攀升,許多民眾因投保防疫險需申請診斷書而湧入醫院。壽險公會10日上午表態,經協調各會員公司後,同意可以衛福部疾管署製發的「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保險公司仍可保留事後查核權利。
產險公會則在10下午召開臨時理事會討論,決議建議業者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書面診斷證明,並請業者考量受理同一性質足以證明效力的數位證明文件。
產險公會表示,建議產險業者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書面診斷證明,並考量受理同一性質足以證明效力的數位證明文件。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為此親上火線,呼籲保險業採納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理賠,12日晚最新統計,全台有銷售防疫險的12家業者全數同意,不過業者也強調,保留事後查核權利。
金管會10日公布,今年截至5月9日止,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達240萬件,保費收入18.51億元,理賠件數2.79萬件,理賠金額10.81億元。短短10日內,防疫險理賠金暴增2.06億元,更已達保險公司今年收下防疫險保費收入的58%。
【防疫授課規定】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2-05-14 網路造謠「台北快篩送高雄」遭起底,雙和醫院麻醉科醫師出面道歉:會負起所有法律責任
- 2022-05-14 我本來以為疫情亂象是媒體抹黑,直到全家確診後才發現問題實在不小
- 2022-05-13 【疫情週報】5/7-5/13:輕症居家照護「7+7」、3類對象快篩陽即確診新制上路,本週重點一次掌握
- 2022-05-13 本土新增6萬4972例確診、單日41人死亡今年最多,35家醫院設學齡前兒童就醫綠色通道
- 2022-05-13 視訊看診院所這裡看:適用對象、預約管道、領藥方式QA一次看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