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植物博覽會》:「米」是上好伏特加的原料之一,而日本的燒酒蘊含了驚人的花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艾米.史都華從植物學的角度探討釀酒,輔以歷史典故、園藝知識、生物與化學原理分析,更附上超過50份經典且簡單的酒譜,讓你的每次聚會都高潮迭起、歡樂不斷,乾杯!
再來是將精米處理後的白米洗過、泡在水中,有時要蒸過,這些步驟都能幫助增加水分含量。洗好的米送進一個類似三溫暖的麴室,室內是雪松內裝,溫暖而極度乾燥。潮濕的米粒在工作檯上攤開,加入麴種,也就是一種稱為米麴菌(Aspergillus oryzae)的真菌。
米麴菌於三千年前在中國馴化,一千年後渡海到日本。米麴菌就像西方用來發酵和做麵包的酵母菌,現在已經是完全馴化的生物。除了可以用來釀造清酒,米麴菌也用來讓豆腐、醬油和醋發酵,可以說是日本料理中的主要微生物。
米麴菌的孢子撒到攤平的潮濕米粒上。麴菌通常只會長在表層(想像一條發黴的麵包就是了),不過周圍空氣乾燥,迫使麴菌長入米之中,並且深入米的心白,尋找生存所需的水分。而米麴菌就在潮濕又充滿澱粉的米粒裡釋出酵素,將澱粉分解成醣類。
在此同時,有另外一批米、米麴菌、水和酵母混合在一起,以催化發酵。米麴菌只會把澱粉變成醣類,接著酵母菌必須吃掉醣類,轉換成酒精。酵母菌開始增殖之後,這兩批的米就在三、四天之間逐漸混合,每天有更多的蒸米、水和米麴菌接觸到酵母。
這時同一個桶裡發生了兩種程序:米麴菌把澱粉分解成醣類,接著酵母吃掉剛產生的糖。微生物的複雜混合物必須格外謹慎處理,抓準在清酒釀造完成的那一刻停止。每種原料都逐步加入,因此酵母菌不像在葡萄酒或啤酒發酵時一樣迅速死亡。酵母菌會繼續在酒醪裡存活,直到酒精濃度升到大約20%。
釀造師滿意之後,整批含有酵母和酒麴的酒醪會經過壓榨,分離清酒和固態物質。之後經過過濾和低溫殺菌,停止發酵。有些酵素會存活下來,繼續讓酒發酵,因此在酒槽裡熟成的幾個月裡,風味還會繼續變好。
No.1 清酒特調
過去幾年間,美國的亞洲餐廳開始覺得有必要用清酒和燒酒創造出一些調酒。這樣其實很可惜,因為清酒和燒酒單獨喝就十分美味,似乎不適合和其他酒混合——這兩種酒的味道就是和其他調酒的材料不搭。經過許多實驗,產生了以下這種事實證明很討喜的清酒調酒。方便在派對之前做一缸,所以單位不用平常的盎司,而是用比例表示。分量多少都可以自行調整。
- 濁酒——4份
- 芒果桃子汁(可用瓶裝的混合果汁)——2份
- 伏特加——1份
- 肯特薑汁干邑利口酒(Domaine de Canton)——少許
- 芹菜苦酒(Celery bitter)——1滴
將苦酒之外的所有材料快速混合,然後試味道。可能需要在這階段加入更多薑汁利口酒或伏特加。冷藏冰到客人進門後再倒入雞尾酒杯,端出去之前在每一杯最上面加進一滴芹菜苦酒。
米酒
清酒獨特的芳香在燒酒裡更加濃縮,而燒酒正是用與清酒類似的酒醪蒸餾而成。裝瓶時的酒精濃度大約只有25%,美國的一些酒類管制法有漏洞,正好讓只有啤酒和葡萄酒許可證的餐廳可以供應燒酒。因此燒酒成為亞洲風味調酒的調配物(例如檸檬草馬丁尼),不過其實單獨喝、倒在冰塊上最美味。
燒酒也能用大麥、番薯、蕎麥或其他材料製造,但最常見的原料還是米。說「常見」其實是低估了——「真露」(Jinro)這個最著名的韓國燒酒品牌,銷售遠多於世上其他品牌的烈酒,大概只有一些不公布銷售量的中國品牌除外。真露的燒酒每年賣出的量比思美洛(Smirnoff)伏特加、百加得(Bacardi)蘭姆酒和約翰走路(Johnnie Walker)的威士忌加起來更多——總計約六億零八百萬公升。
亞洲各地都有類似燒酒和清酒的酒。除了韓國的燒酒,中國也有類似日本清酒的酒,稱為「米酒」。菲律賓用米釀的酒是「tapuy」,印度則叫「sonti」。峇里島釀的是「brem」,韓國則有甜的版本,稱為甘酒(gamju),西藏的則是「raksi」。
亞洲各地也用發酵的米糕加入水裡,在自家釀酒。法國人類學家伊格.加林(Igor de Garine)曾在1970年代到馬來西亞的登嘉樓州(Terengganu)做田野調查,他描述過米糕最有趣的用法。他住的村子裡,村人都是虔誠的穆斯林,從來不碰酒精。但他們有製作蒸米糕「打拜」(tapai)的傳統。糯米飯混合當地的酵母蒸熟,用橡膠樹的樹葉包住,然後在室外的高熱下放個幾天。
滋味太美妙,他嚐的時候心想,「有人在上面淋了一點琴酒。」但他從來沒對收留他的人透露這熟悉的味道,畢竟他們從這種糕點得到一點享受,只是從來沒發現(或是根本不懂)糕點裡有酒。
米不只能做清酒、燒酒和發酵的米糕。麒麟和其他日本啤酒都是用米做的,百威和其他幾種美國啤酒也是。過去幾年裡,用米釀造的上好伏特加也加入了市場。另外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寮國米釀伏特加「Lao─lao」聲稱是世上最便宜的烈酒,一瓶大概只要一美金,酒裡還有一隻保存良好的蛇、蠍子或蜥蜴,這噱頭可把梅茲卡爾酒裡的蟲子比下去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醉人植物博覽會:香蕉、椰棗、蘆薈、番紅花……如何成為製酒原料,釀造啜飲歷史(暢銷回歸版)》,臺灣商務出版
作者:艾米.史都華(Amy Stewart)
譯者:周沛郁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亞馬遜網路書店分類排行榜第一名、讀者四顆半星評價。
2014年國際烹飪專業協會(IACP)評審選書。
2014年北加州書籍獎。
收錄超過50種調酒酒譜。
附有上百幅植物插畫。
每一杯酒都來自一株植物。
色澤鮮亮的紅酒、香味濃烈的威士忌、氣泡綿密的啤酒……
這些擁有特殊文化的飲料,都與常見的植物密不可分。
釀製,令人心醉!
請進入感官大開的科普饗宴。
你知道香蕉可釀啤酒嗎?你知道波本威士忌跟玉米有關嗎?酒在飲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但大部分的人都忽略了製酒的原料——植物。
數世紀以來,人們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將隨手可見的花草果樹進行發酵、蒸餾,有的是詭異草藥、有的是古怪樹根,甚至植物上的蟲子!都是釀出好酒的寶物。
艾米.史都華從植物學的角度探討釀酒,輔以歷史典故、園藝知識、生物與化學原理分析,更附上超過50份經典且簡單的酒譜,讓你的每次聚會都高潮迭起、歡樂不斷,乾杯!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