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有人認為「提高基本工資會增加失業率」,數據可以證明這種說法是錯的

有人認為「提高基本工資會增加失業率」,數據可以證明這種說法是錯的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當政府宣布調高基本工資時,總會有企業代表跳出威脅「這可能造成失業率暴增」,但從數據來看,現在台灣是歷史上基本工資最高的時候,失業率卻也創下21年新低。而這樣的高就業率,其實也讓對企業的發展帶來正向幫助......

今年,台灣基本工資增速創15年來最快,同時失業率也降至21年來最低。

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一直恐嚇說提高基本工資會導致失業率上升。然而,相反的情況發生了。他們的恐嚇毫無根據,也沒有數據支持。

與這小部分的工商團體所說的不同,提高基本工資實際上會為台灣帶來更好的就業結果,對台灣經濟是有好處的,我們在本文中通過分析台灣的數據來進一步探索。

台灣基本薪資創歷史新高,失業率卻達成21年最低

今年1月,台灣失業率降至3.61%,成為自2001年1月以來台灣最低月度失業率,如下圖所示。

a
作者提供
數據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更令人驚豔的是,台灣失業率新低是出現在去年年中台灣爆發社區感染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失業率下降非常迅速,從去年6月的4.80%下降到今年1月的3.61%。

疫情穩定後,失業率不但回落到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而且進一步下降。去年4月疫情爆發前,台灣失業率為3.64%。 疫情得到控制後,到12月份失業率回落到同一水平,然後在今年1月份進一步下降至3.61%。

此外,去年10月宣布今年基本工資將提高至新台幣25250元,但失業率並沒有像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威脅那樣上升,而是繼續進一步下降,降至21年來的最低水平。

a
作者提供

此外,同期台灣的勞動力參與率也在不斷上升,從去年6月的58.76%上升到今年1月的59.17%。

顯然,提高基本工資不僅沒有導致失業率上升,而且還導致台灣的勞動力參與率上升,因為它鼓勵更多的勞工出來找工作。

a
作者提供
數據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在蔡英文總統的領導下,台灣基本工資在她六年的領導下增加速度快於兩位前總統8年的任期。蔡英文總統迄今已將基本工資提高了26.20%,而陳水扁總統和馬英九總統的增幅分別僅為9.09%和15.79%。

a
作者提供
數據來源:勞動部

下圖更清楚地顯示了台灣基本工資是如何在蔡政府時期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的。

蔡總統的基本工資增幅(綠線)比陳水扁(橙線)和馬英九(藍線)的增幅更高。 事實上,在陳水扁的大部分總統任期內,台灣的基本工資都沒有增加。在馬英九執政的幾年裡,基本工資也沒有增加。

a
作者提供

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恐嚇說提高基本工資會導致更高的失業率。然而,儘管蔡英文總統以比前兩任總統更快的速度提高基本工資,但台灣的失業率在她擔任總統期間大多保持在比前兩位總統任期更低的水平(見下表中的綠線)。

a
作者提供

下面的圖表更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在比較六年移動平均線時,可以看到,從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後期,當基本工資增加開始放緩甚至停止增加時(綠線),失業率(紫線)也開始上升(失業率在倒軸上繪製以顯示反比關係)。直到最近幾年,當基本工資漲幅更高時,失業率才終於開始再次下降。

a
作者提供

顯然,提高基本工資不會導致更高的失業率。事實上,過去幾年台灣基本工資的上漲,反而伴隨著失業率的下降。

基本工資上漲,對台灣企業其實具有好處

基本工資的上漲和隨之而來的失業率下降,也對台灣經濟成長產生了有益的影響。

在下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到失業率最高的年份,其實與經濟成長最慢的年份相吻合(GDP 增加繪製在倒軸上以顯示反比關係)。

a
作者提供
數據來源:失業率GDP增加

換言之,經濟往往在失業率下降的年份增加較快,而在失業率上升的年份增加較慢。我們在上面也看到,失業率下降通常伴隨著基本工資的增加。

因此,當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恐嚇說提高基本工資會導致更高的失業率時,這種說法是沒有事實依據的。他們的說法與台灣的數據相反,與當前的情況不符。

台灣的數據顯示,提高基本工資有助於降低失業率,不僅如此,在失業率較低的年份,經濟成長也較高。

換句話說,當這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恐嚇說提高基本工資會增加失業率時,他們在破壞台灣的經濟成長潛力,阻礙台灣實現更高的經濟成長。

換言之,這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自欺欺人地認為基本工資增加會傷害他們,但現實是,不提高基本工資才是傷害台灣企業和經濟的原因。而提高基本工資可以減少失業率,並導致更高的經濟成長。

但為何如此?我們來深入研究看看。

在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基本工資以更高的速度增加的年份,這通常會導致更高的消費者信心。 在基本工資增加較慢的年份,消費者信心往往隨之下降。

a
作者提供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由此可見,當消費者信心較高時,消費者支出較多,民間消費支出往往較高,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消費者信心的變化與民間消費的變化密切相關。

a
作者提供
數據來源:消費者信心指數民間消費支出

更高的民間消費支出也意味著更高的經濟成長,如下圖所示,民間消費的變化與經濟成長有著密切的關係。

a
作者提供

自然的,更高的民間消費也意味著更高的利潤或企業營業盈餘。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民間消費的變化和利潤的變化是密切相關的。可以看到,近年來民間消費支出降低,也導致利潤減少。

a
作者提供
數據來源:民間消費支出營業盈餘總額

在以上兩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幾十年台灣民間消費支出的增加明顯放緩,經濟和利潤增加也相應放緩。

當我們將民間消費與基本工資進行比較時,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民間消費減緩成長是隨著基本工資減緩成長而出現的。這在198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中期尤為明顯,當時基本工資增加放緩直至停止增加,民間消費緊隨其後。

a
作者提供

在過去幾年中,隨著基本工資再次以相對較高的速度增加,民間消費增加的放緩似乎已經停止並趨於穩定(除了2020年由於COVID-19大流行而出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