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咒術迴戰》:那些信奉正面精神的王道漫畫主角,其實也憑藉憎恨而強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就算有些彷彿毫無止境的一連串戰鬥情節,還是不免會讓人看得稍感疲累,但無論是角色的心理狀態,又或者是他們隨時有可能喪命的安排,卻也還是為《咒術迴戰》帶來了一股極為獨特的陰暗魅力。
文:出前一廷
在吾峠呼世晴的《鬼滅之刃》由於動畫成為現象級熱門作品,並於2020年連載完結以後,就《週刊少年Jump》現正連載的漫畫陣容來看,目前接下王道漫畫最新龍頭大旗的作品,看起來應該就是芥見下下的《咒術迴戰》了。
事實上,打從連載的第一回開始,《咒術迴戰》也確實展現出與同類漫畫的不同之處。
大多數漫畫的第一回,往往在結構上較為完整,透過類似短篇的情節,簡單帶出故事世界觀與主角的特質,基本上算是個獨立的序章,然後才會在接下來的連載裡,逐漸帶領讀者進入正題。
相比之下,《咒術迴戰》則選擇從一開始便切入重點,並在第一回結尾時留下一個戲劇性十足的翻轉,除了激起讀者的期待感以外,也等於宣告了《咒術迴戰》接下來將會如何披著王道漫畫的皮,從內部開始悄悄破壞與翻轉一些公式跟結構的創作走向。

從各個層面來看,《咒術迴戰》的確具有不少會讓人想到其它漫畫的地方。光就一些重要角色而言,便會在不同階段令人聯想至《火影忍者》、《進擊的巨人》與《鋼之鍊金術師》等作品。至於與戰鬥有關的部分,則能看到像是《獵人HUNTER×HUNTER》與《JoJo的奇妙冒險》的影子,例如對於規則與設定的執著,或是「替身」能力般的各種「術式」特性,均是這樣的範例。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在許多細節裡看到芥見的各種致敬之舉。例如「殘穢」這個特殊用語,便來自小野不由美的同名恐怖小說。而在角色造型與視覺表現上,也能讓我們看到《神劍闖江湖》的志志雄真實、《JoJo的奇妙冒險:黃金之風》中的反派替身「腥紅之王」,甚至是伊藤潤二的《漩渦》,乃至於知名摔角選手蝶野正洋等影子。
這些林林總總的元素,全在芥見的安排中,於《咒術迴戰》裡被逐一染上他的個人色彩,並統整出一個既讓人覺得熟悉,卻又不時感到新鮮與陌生的世界。正如他總是選擇以新宿、京都或渋谷這些知名地點作為事件背景,讓角色在我們熟悉無比的場所中,展開一場場脫離現實的咒術大戰一樣。
但《咒術迴戰》最有趣的地方並非這些部分,而是如同一開始所說,與他如何在王道漫畫的軌跡下,悄悄破壞某些看似公式的細節,甚至還把王道漫畫一些內在精神上的矛盾,透過故事設定給合理化,甚至更直接搬到檯面上,以此作為劇情特色的創作手法有關。

在《咒術迴戰》裡,咒術師所需對抗的「詛咒」,是一種如同惡靈般的存在,透過各種人類的負面情感滋生而成。因此,在芥見下下的設定中,像是季節變化、自律神經失調或家庭與社會壓力等等會影響到人類情緒的問題,都有可能在故事裡化為不同詛咒,讓它們總是叼念著自己誕生的緣由而忽地現身。
這一點或許正是芥見偏愛選擇以熱鬧的地區,作為大戰背景的原因之一。只要是人多的地方,便會聚集越多的負面情感,像是醫院或學校等場所,更會在大家憶起不愉快的事情時,強化那個地方的怨念,使得「詛咒」也因此更為強大。
但在此同時,咒術師的能量來源「咒力」,卻也同樣出自他們的負面情緒,甚至還得學習在平時便累積相關能量,於情感激烈波動的時候,不讓咒力因此浪費,最終才能在需要使用咒力時,得以派上用場,將其運用在各種攻擊與術式上。
如果從《咒術迴戰》最受歡迎的角色五條悟的相關術式來看,會把一些數學或物理理論運用在招式設定中的芥見,會選擇這樣一種類似於「負負得正」的方式來做為世界觀呈現的手法,其實並不奇怪。然而,要是我們從王道漫畫的角度來審視這個環節的話,那麼《咒術迴戰》的有趣之處,則會因此顯示出來。

通常來說,曾在《週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那些王道漫畫,往往十分強調熱血、努力、正義、友情這類正面精神,透過懷抱這些理念的主角一次次戰勝強敵的過程,不斷反覆譜寫王道漫畫的英雄神話。
但這種典型的王道路線,卻總於內在精神方面有著一些矛盾。有時,我們甚至還會突然察覺,讓那些王道主角得以超越極限的契機,其實一點也不正面,反倒還出自極度的憤怒與憎惡,使這些以正面精神作為號召的角色,最終透過像是好友之死這類的負面情緒,這才得以越戰越強。
舉例來說,在《七龍珠》裡,孫悟空第一次變身成超級賽亞人,其實是因為克林被弗里沙殺害之故。至於《獵人HUNTER×HUNTER》中的小傑,同樣是因為凱特之死,使他再也無法抑制怒氣與恨意,就此化身為鬼神般的強悍存在,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像是這種就王道精神來看,其實有點矛盾與分裂,但卻為了戲劇效果而不得不為的常見情節,到了《咒術迴戰》裡,則由於咒力原本便根基於負面情緒的設定,使得這樣的矛盾不僅被直接搬到檯面上,甚至還相當程度的合理化,最終成為了《咒術迴戰》作為一部王道漫畫最有趣的地方。
然而,或許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咒術迴戰》變成了一部總是讓讀者隱隱不安,覺得所有角色都有可能在瞬間崩壞,使情節就此脫離王道而去的奇特作品。

最受讀者歡迎,同時也是《咒術迴戰》最強角色的五條悟,平時看似嬉皮笑臉,但卻懷抱著革新咒術界的目標。有時,故事裡的一些細節,甚至還暗示了他未必那麼在乎自己的學生,說不定還有可能其實僅將他們視為一種革命所需的武器。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