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21日起開放買賣公債,專家:若股市解禁恐出現大量賣壓,銀行和公司分崩離析

俄羅斯21日起開放買賣公債,專家:若股市解禁恐出現大量賣壓,銀行和公司分崩離析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俄國央行總裁Elvira Nabiullina上周表示,將會逐步恢復莫斯科交易所的運行,由於擔心過度波動,才先開放公債交易,穩定流動性,在視其狀況調整,而俄企仍停止買賣。

俄羅斯宣布逐步開放金融市場交易,允許在3月21日至4月1日買賣公債。專家預期,俄羅斯央行為了穩定國內金融市場,且致力活絡流動性,藉以籌資相關經費;另外,專家強調若市場走向全面開放,境內銀行、公司將受巨大衝擊,甚至是倒閉。

俄羅斯開放3月21日至4月1日,開放買賣公債

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金融市場恐慌,為了防止股市崩盤,隔日俄羅斯央行宣布休市。直到3月20日,莫斯科交易所發布聲明,俄羅斯央行已經頒布許可,允許在3月21日至4月1日,開放買賣公債。

一般而言,公債多為了執行貨幣政策而發行,近年來也有許多國家為了推動建設而推出中長期公債,向市場籌措資金,這也形成各大券商、票券公司及商業銀行,組合基金等商品的重要成分。

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執行長馬丁謝克(Martin Scheck)說,債券市場滿足了,實體經濟投、融資的需求,是一種相對靈活有效又安全的市場機制。

另外,債券市場可通過類似儲蓄轉投資方式,為企業提供資金,進而衍生夠多元的投資商品。因此,它比股票市場更穩定,同時也扮演政府調控財政預算的重要工具。

俄國央行總裁Elvira Nabiullina上周表示,將會逐步恢復莫斯科交易所的運行,由於擔心過度波動,才先開放公債交易,穩定流動性,在視其狀況調整,而俄企仍停止買賣。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央行並未針對動用多少資金「購買公債」著墨。台灣央行人員私下向《關鍵評論網》透露,公債種類繁多,層面又各有差異,尤其在各國金融市場運作間也有隔閡,不太能直接套用。

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俄羅斯資產將受巨大衝擊

根據央行出具的報告指出,就美國聯準會(Fed)情況而言,透過資產購買計劃(又稱量化寬鬆,QE)影響美國公債殖利率下降與美元匯率走弱,達到調控實體經濟的目的。

主要影響管,是Fed宣布QE時,使市場預期該行持有之美國公債存量將增加,同時美國公債流通在外餘額減少(存量效果),此外,Fed宣布調整購債步調的方式(宣告效果),都是影響市場的重要管道。

券商Loko Invest分析師波雷佛伊(Dmitry Polevoy)直言,本次俄羅斯央行就是在執行俄羅斯版本的QE,藉此允許系統維持流動,降低莫斯當借款的成本。

不過,俄羅斯央行卻否認此為QE,強調這些措施是支持市場的短暫方式。

另一方面,俄羅斯上周必須向進代理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支付1.17億美元(新台幣32.7億元)的的美元債券票息,卻因為資金遭凍結,以美元無法支付。最後摩根大通向監管單位報備後,才得以化解違約危機。

《彭博社》對此描述,僅管俄羅斯債券戲劇性地通過了違約風暴,但是交易員及資產管理公司仍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況,未來還有更多票息支付和贖回,這意味著,俄羅斯的流動性風險仍高。

BKS Investments分析主管卡皮寧(Vasiliy Karpynin)說,過去俄羅斯外資比例占股債市48%,若莫斯科當局全面開放股、債市的限制後,會出現大量賣壓,歐美各大投資基金會拋售俄羅斯資產,其境內銀行、公司也將受到衝擊或倒閉。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