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延燒鋼鐵停產+澳洲禁鋁輸俄令,國際鋼、鋁價格暴漲,全球通膨雪上加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原本疫情導致中國鋼鐵產能已經受阻,又加上澳洲氧化鋁禁令,進而汽車、包裝(各類鋁箔包、鋁罐)、機械和建築等行業,成本壓力逐漸上揚。
全球的航空製造業者,現在可能傷透腦筋,由於中國河北省爆發疫情,鋼鐵產量受影響,又加上俄烏戰爭影響,機身主要材料鋼和鋁,價格持續走高,相關材料供應疑慮升溫;另外,民生經濟包含汽車、包裝(各類鋁箔包、鋁罐)、機械和建築等行業,也備受衝擊。
疫情又遇戰事,國際鋼價走揚
中國鋼鐵廠產量近全球57%,同時也是全球最大消費國,成為主導國際鋼鐵市場的關鍵,而受到中國境內疫情升溫,產鋼重鎮河北唐山,自3月20日起進入全面交通管制。
根據中國媒體《財聯社》報導,唐山市正進行全面核酸檢查,唐山地區鋼貿、物流已經停止,使剩下部分人員留駐高爐,時間可能長達1至2周。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河北省粗鋼產量達2.49億噸,居首位,此後分別為江蘇、山東、遼寧、山西、安徽、湖北、河南、廣東和內蒙古等10省份,和2019年相比,除湖北外,產量均上揚。
河北省,因部分路段封路,車輛無法流通,各企業多處於消耗庫存的狀態。中國媒體《鋼鐵網》稱,目前唐山22家業者,平均庫存可以維持9天左右,生產短期受影響有限,但是下游開工率低迷,預估鋼材價會有震盪。
再加上,俄羅斯和烏克蘭均為生產鋼鐵大國,合計生產粗鋼達到1億噸,每年出口至歐洲鋼材至少4000萬噸,但是受到美國及其盟友的制裁,導致支付體系卡關,當地企業金流受限,進出口遭到打擊。
然而,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南部城市馬立波(Mariupol),當地同為全歐洲最大煉鋼廠「亞佐夫斯塔爾」(Azovstal)遭砲擊摧毀,牽動產業敏感神經。
Kallanish Commodities數據顯示,北歐熱軋鋼捲的基準價格上漲10%至每噸1435歐元,鋼筋價格也升至歷史新高;3月21日,台灣豐興報價的國內鋼筋基價每公噸上漲700元,廢鋼每公噸上漲500元。
除了鋼鐵供給面臨挑戰外,澳洲因應俄烏戰爭宣布,禁止向俄羅斯出口氧化鋁和含鋁礦石(含鋁土礦),藉此制裁俄羅斯侵略行為。它強調俄羅斯近20%的氧化鋁需求仰賴澳洲,該禁令適用於「所有相關出貨」。
澳洲擴大制裁,限制氧化鋁出口至俄羅斯
《彭博社》描述,澳洲禁令可能促使鋁市供應更緊繃,尤其在鋁罐的供給上受到阻礙,因為氧化鋁是生產鋁的關鍵原料,經過冶煉又可再製作成為鋁罐、鋁箔包等民生用品。
澳洲政府也強調,此項禁令除了限制汽車、航空航天、包裝、機械和建築等行業,同時鋁也是「軍工業」所需的重要材料,為了彌補這些出口,澳洲將與受影響的出口商、機構合作,尋找新的市場並擴大現有市場。
經過精煉後的鋁合金,兼具剛性、耐熱、抗蝕、耐用及低成本等優勢,相當適合應用在飛機上。根據經濟部技術處報告指出,以波音747、757還有767等型號而言,鋁合金均在機體7成以上,若再加上鋼鐵等材料,逼近9成。

波音737 MAX 10 於6月18日測試首航,訂於2023年啟用 。(波音公司提供) 中央社記者周世惠傳真。
研究業者Kalkine強調,隨著俄烏戰爭僵持,市場已經開始擔憂供應受擾,由於全球鋁需求已暴增,鋁價在短中期,都將受到供應缺口影響,持續支撐在高檔價位,影響民生經濟。
至於,台灣方面是否有進一步制裁措施,《關鍵評論網》詢問經濟部貿易局表示,經濟部密切注意各國對俄羅斯制裁措施,並以依據貿易法授權公告「戰略高科技貨品管制清單」,並將「瓦聖納協議」規範之產品納入出口審查範圍。
管制清單中包含可能用於生產、發展核子、生化、飛彈等軍事武器用途,凡經由台灣通商口岸,轉口或進儲保稅倉庫、物流中心及自由貿易港區輸往管制地區者,才可以辦理。至於相關金屬(含鋁合金等)則未有相關措施,則待部會商討日後公告。
延伸閱讀
- 美歐「鋼鋁關稅戰」宣告結束,歐盟課碳稅也許是台灣鋼鐵業新契機?
- 高鋼價又缺工,每坪造價成本貴5成,建商「邊建邊售」以免售價追不上造價
- 歐美宣布一系列對俄制裁,油氣能源、大宗原物料價格攀高,黃金避險需求劇增
- 無論俄羅斯選擇全面入侵、局部入侵,或是不開打,普亭都有極高機率獲得政治勝利
- 【圖輯】烏克蘭最前線:牙醫、教練和主婦紛紛拿起槍枝保家衛國,對俄羅斯來說將是一場噩夢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
白宮考慮對俄鋁徵200%關稅向普亭施壓,航太、民生等相關產業倍感壓力 1月前
-
拜登擬對俄祭出「禁鋁令」,國際鋁價應聲飆漲,創下單日最大漲幅 5月前
-
中國將成立「國有鐵礦集團」管控鋼鐵原料進口,對外減少仰賴歐美,對內削弱財團 8月前
-
俄烏戰爭打亂全球碳中和時程,中鋼8月加收「碳附加費」政策喊停,碳關稅有望「軟著陸」 10月前
-
歐美鋼鐵業「終端需求極度強勁」獲利三級跳,惟中國疫情為全球鋼鐵市場埋下隱憂 11月前
-
上海、香港疫情嚴重該不該封城?專家稱將重創中國與世界經濟 1年前
-
拜登政府豁免中國商品關稅,又將微博列為第6家「欲摘牌名單」,軟硬兼施警告中企勿援俄 1年前
-
阿里巴巴遭外資提款60億美元,為挽回投資人信心擴大回購250億美元,創中概股紀錄 1年前
Tags:
用愛守護一個家:伊甸基金會「弱勢兒童服務計畫」,牽緊每位慢飛天使的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發展遲緩並非孩子成長的終點,事實上,若能透過早期療育,包括各種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和福利服務的介入,就有機會減輕發展遲緩的現象,給予遲緩兒及家庭更多的療育支持,幫助孩子邁開成長步伐,順利長大。
我們常聽到的「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retardation),指的是嬰幼兒或兒童在知覺、運動、認知、語言或社交等方面,出現遲緩的狀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大約為6%至8%,以台灣每年平均有20到25萬新生兒計算,台灣每年大約有1萬5千名嬰兒,可能有發展方面的問題。
但是,發展遲緩並非無法矯治,事實上,若能透過早期療育,包括各種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和福利服務的介入等等,就有機會減輕發展遲緩的現象,幫助孩子邁開成長步伐,順利長大。
接連照顧兩代遲緩兒,她身心俱疲
今年4歲的蓁蓁,因為有癲癇及心房中膈缺損的問題,所以出生後便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後來醫院安排發展評估,發現蓁蓁不僅因為心臟影響整體發展,也有長短腳的問題。蓁蓁的主要照顧者是奶奶,但奶奶除了照顧蓁蓁,也要照顧有輕度智能障礙的蓁蓁爸爸。
蓁蓁爸爸小時候因糞便的細菌感染,發燒到40度後就醫住院,當時醫療跟早療觀念都不發達,並沒有發現蓁蓁爸爸的發展異狀。等到發現後,才趕緊接受早療服務。蓁蓁奶奶常常感慨地說:「因為太晚接受早療,所以成效比較有限,如果當初能夠早點發現的話,或許現在蓁蓁爸爸可以更好。」
雖然感慨,但是蓁蓁奶奶還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陪著蓁蓁爸爸走過了早療之路。現在的蓁蓁爸爸不僅表現不錯,更透過就業媒合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平時除了上班,就是陪蓁蓁玩,兩人相處起來像是兄妹一樣充滿了童真的趣味,讓蓁蓁奶奶感到很欣慰。原本想說生活終於要步入正軌的蓁蓁奶奶,沒想到孫女也出現了發展遲緩的狀況。身為主要照顧者的蓁蓁奶奶,想到所有的努力跟辛苦都要再來一次,巨大的疲倦感讓她時常淚流不止。「但是,為了我這個孫女將來能夠自立自主,我現在不扛起來,還有誰能扛起來?」蓁蓁奶奶說。
在照顧的路上,永遠不該讓一個人踽踽獨行
情況和蓁蓁一家類似的家庭,其實並不在少數。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家庭與人口結構改變,不論是上有長輩、下有子女、自己又有工作在身的三明治族父母;或是因父母忙碌而需將孩子交給長輩照顧的隔代教養家庭;資源不足、經濟弱勢的偏鄉家庭、單親家庭等等,在面對發展遲緩兒的照顧問題時,經濟、生理、心理所承受的壓力更加巨大。
根據衛福部統計,在2021年,台灣共有約1.9萬名兒童接受早期療育服務,以比例來看,遲緩兒接受早療服務的比例,遠低於遲緩兒的個案人數。這或許是因為受到過去「大雞晚啼」的觀念影響,有些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可能無法及時,或者不願意面對嬰幼兒在發展上的異常狀況。而另一個原因則是發展遲緩並不像感冒或者跌倒擦傷一樣很明確。根據研究,目前只有大約20%的發展遲緩能夠找到原因,而在這些已知的原因中,還包括了各種先天的缺陷以及後天的影響。
染色體異常、營養缺乏、肌肉神經病變等都屬於先天的缺陷,像上文中的蓁蓁,就是因為遺傳性癲癇問題,而導致的發展遲緩。在後天的影響上,則有可能像是蓁蓁爸爸一樣在幼兒時期受到細菌感染,或者腦傷、腦性麻痺等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外在環境所導致,比方家人對於嬰幼兒疏於照顧和互動、兒童受虐,又或者是經濟弱勢的家庭,較無法滿足幼兒成長所需的資源,才導致發展遲緩。

無論原因為何,如果持續忽視嬰幼兒有遲緩發展的情形,對遲緩兒本身、家庭以及社會,都會帶來更沈重的負擔。試想,如果遲緩兒只能依賴主要照顧者而生活,隨著他的年齡增長,主要照顧者會老去、會生病,甚至有一天意外降臨,遲緩兒該怎麼辦?更重要的是,照顧遲緩兒的工作,也不應該只由一人扛起,因為長期照顧所產生的心理壓力,日積月累所導致的悲劇時有所聞。但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只要發現得早,遲緩兒在專業的支持和幫助下,可以減輕發展遲緩的狀況,更有機會跟上同齡孩子的發展步伐。
慢飛家庭特攻隊 寶貝成長大作戰
伊甸投入早期療育服務邁入第30個年頭,每年幫助超過2萬名發展遲緩兒童及家庭趕上成長步伐。根據伊甸的服務經驗,許多家庭在發現孩子有遲緩成長現象時,往往不知所措,如果再加上社會環境、家庭結構及生活經濟等壓力,整個家庭就會加速失序,面臨崩潰邊緣。因此,伊甸的早療服務,期許能成為每個早療家庭的堅強後盾,以家庭為核心,為孩子安排療育課程,並透過親子活動、親職講座及定期療育會議,幫助家長在育兒上建立實用的五大能力,包含「溝通力」、「學習力」、「自信力」、「決策力」以及「影響力」,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需求,並能積極且自信地陪伴孩子跨越成長阻礙,減輕照顧壓力。今年邀請到藝人楊祐寧擔任愛心隊長,期待能強化並帶來早期療育正面、積極的印象,讓有需求的家庭,願意主動尋求支援,接受伊甸專業早療顧問團的幫助,共同支持孩子在成長階段中的種種需求。

上文中的蓁蓁奶奶,曾經為了蓁蓁的發展,不管颳風下雨,騎著機車載著蓁蓁到醫院回診,一個月要跑醫院好幾趟,非常辛苦。後來蓁蓁開始接受伊甸的早療服務,短短兩年時間,蓁蓁就有了非常明顯、令人驕傲的進步。比方可以自行上下樓梯、戒掉了尿布,在生活自理及口語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其中最大進步是在環境適應上——原本蓁蓁相當依賴奶奶,剛開始進入日托班上課的前半年,常常會哭鬧。但現在已經可以自在的跟著團體一起活動,和同學們也相處很融洽,甚至能夠幫忙老師照顧比自己年紀小的孩子。
「蓁蓁是個體貼的孩子,她在接受早療服務之後,這些特質都慢慢的展現出來。」有一次蓁蓁奶奶在家中默默哭泣,被蓁蓁看到,蓁蓁便上前擦掉奶奶的淚水、安慰奶奶,讓蓁蓁奶奶覺得很驚訝,也很窩心。有時候蓁蓁奶奶在家裡接代工做,長時間久坐時後,蓁蓁還會自動自發的幫奶奶搥搥腰背。蓁蓁奶奶說:「看她那麼乖、那麼懂事,我就覺得再怎麼辛苦也很值得。」蓁蓁一天天的進步,讓蓁蓁奶奶覺得很欣慰,雖然還有許多成長挑戰等著蓁蓁克服,但現在的她,已經擁有更多可能性,順利長大、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伸手就有機會抓住的目標。
「當超人,可以不只有自己一個人」,伊甸早療服務一直鼓勵慢飛家庭勇敢站出來,也期待社會大眾給予友善對待及行動響應,支持伊甸「弱勢兒童服務計畫」,幫助慢飛家庭解鎖成長任務,大家一起努力,用愛陪伴一個孩子,守護一個家。詳情請上官網,或洽捐款專線0800-025-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