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司機下車買便當很誇張?開罵前請先了解客運業的過勞與肥貓文化

公車司機下車買便當很誇張?開罵前請先了解客運業的過勞與肥貓文化
示意圖,非事件公車 |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還會覺得司機買便當,是真可惡?還是其實有跡可循呢?想想今天如果休息時間,有正常的加班費,有正常的工作休息環境,符合安全衛生、符合法規勞基法......那這樣司機買東西就是貪吃了,但現實狀況真是如此嗎?

文:林柏勛(台北市松山信義區議員參選人)

你餓了嗎?「今晚我想來點」的外送廣告儼然是台灣外送文化的窗口,只要能多出一點點的新台幣,就可以在任何時間想吃就吃,既省時間又方便,是工商社會的新型服務。

但有一個公司的員工是無法想吃就吃得,他們就是客運業者的駕駛們。最近一則司機買便當的新聞忽然炎上,網路鄉民罵聲不斷,公車業者也跳出來說要記過,到底是怎麼樣的情形?

不爽的乘客

公車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跟一般的公司不一樣,台灣的公車業界被我國政府劃入了大眾運輸的範疇,所以有很多經費是來自於政府的補助,在台北,這個補助每一年高達46億新台幣,截稿至今台灣捐助烏克蘭的經費,甚至還不到這個數字的一半。

但使用者(公車族)的體驗,也因為這個公共性而打折,因為公共性導致的低效率、服務低落,所以搭公車的體驗自然就不好,所以乘客經常會對公車有很多種類的投訴。尤其是捷運系統的出現之後,一樣是公共運輸,常常會被人民拿來做比較,她的醜陋就會在比較之後而明顯。

公車爛為什不可以怪司機

如果是公車司機的問題,當然可以怪司機,但是不能算在司機頭上的就不能算。白話點就是:「買便當是過勞下的產物。」

既然具有公共性,以一般的法律跟社會規範看來,公共運輸應該是更為安全跟穩定,但在台灣恰恰相反,公車系統三天兩頭就上新聞,不只是身為乘客有很常被夾,甚至是在公車上跌倒的風險,還有有車外的其他用路人也是因為危險公車而陷於風險之中,這一切的核心就是因為勞動力。

因為公車系統是不能夠停止營運的,不然會導致民怨,所以地方政府的公共運輸處,跟業者的關係一但太過親密,就會在勞動的要求上放水,所以即便好幾億補助公車業者,大部分的金額都會跑到肥貓的口袋裡面,真正的司機都吃不到也看不到。

為何我鼓勵通報司機狀態

正常的市長信箱(1999)是公正嚴明的,但是媒體爆料並不是公正的,而是充滿獵奇。

請各位注意,不只是公車司機表現良好,要鼓勵通報1999,以及有「過勞疑慮」也是必須要讓主管機關知道,所以遇到公車不當的行為,一定要先送「勞動局」,請主管機關先釐清司機有無過勞,如果沒有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如「不依法靠邊」、「危險駕駛」等等。

而最經典的案例,就是之前在內湖撞上人行道導致一死一傷的司機,屬於三重客運的司機就是過勞又吸毒的駕駛。

吸毒很可惡,但是其中混合過勞的狀態卻沒有被媒體關注並強化,業者也很開心可以用吸毒來替自己切割並且卸責,試想,要是當時這位司機在過去幾周的過勞有被台北市政府抓到,還會有後來的吸毒嗎? 進一步說,若是勞動環境良好,有完善的甄補跟汰除機制,可能也輪不到這位司機進入公車業界服務,所以這個先過勞、再出事就被切割的「套路」,就有一個林柏勛創造的名詞叫做「免洗筷司機」。

免洗筷司機

雖然這一次買便當事件的是統聯,但是要解剖公車業界,還是必須要用台北市的公車環境來幫助大家理解。

在台北市有單獨一個集團,叫做台北首都客運集團,它們轄下的公車業者加起來就超過了六成的市占率。大到不能倒,跟市府的關係又超好,該集團旗下的業者中有一間還讓台北市政府佔了三成八的官方股份,而台北市政府派出的四位官股董事,照理說應該是公車族以及公車司機的守護神,但沒有想到居然是變成門神,公車司機一直過勞無人問,過勞一旦出事就切割。

b23c1a3c-c8d0-4fc9-8fbe-9b41303c75a0
作者提供
大都會客運有四席董事是台北市政府派任
27ae907a-ad06-4f43-b81f-444e787d99b7
作者提供
台北首都客運集團加總59.3%,幾乎是六成市佔率

關於免洗筷司機的養成,我已經寫過了太多文章,還有媒體投書來掀開台北市政府的面具,但是過勞現況還是持續肆虐,最慘的就是公車族跟司機來承擔,但是同時政府補貼給業者的新台幣卻是一毛也不少,以台北市而言甚至可以購置4台阿帕契。

隔壁的阿姨

隔壁的阿姨叫做勞動局,親生母親叫做交通局。

親生母不好好教養,只會給錢,只會砸大錢,然後告訴社會各界我們很重視公車系統,實際上完全放任不管理不重視。但是隔壁的阿姨很緊張啊,阿姨發現要是這樣的教養下去,會養出一個反社會的熊孩子,擔心個半天,只能利用「勞動檢查」這個跟橡皮筋一樣軟弱的工具,想要讓公車系統回到正軌。但即便叫破了喉嚨也沒有辦法,因為罰則低,隔壁阿姨也沒有掌握到公車的補貼預算,畢竟不是親生媽媽。

所以公車業者寧願過勞,不願意補足應該付出的標準薪資跟待遇,能凹就凹,能省則省,舉起你的小手指,輕輕敲一下這個私密的地方,輸入你最愛的業者名稱,你就可以發現很多政府不想告訴你關於過勞之維多利亞的秘密。

過勞之島,資方正好。例如輸入「汽車客運」 你會得到:

759652ad-b692-416a-9f1f-2bd277833c05
作者提供
全國現象

而你如果輸入 「統聯汽車」 你會得到:

c3027181-b650-4847-be92-91d2d07a7140
作者提供
統聯的「戰績」

各位看到這裡,你還會覺得司機買便當,是真可惡?還是其實有跡可循呢?

想想今天如果休息時間,有正常的加班費,有正常的工作休息環境,符合安全衛生、符合法規勞基法⋯⋯那這樣司機買東西就是貪吃了,到時候對司機究責那才是有道理。

解決方案:勞基法加重罰則跟頻率

2022年2月有件很噁心的事情,就是台北市政府宣布搭公車可以抽iPhone,而之所以噁心就是因為同一時間拿錢抽獎的大老闆,被罰勞基法違法的金額就跟抽獎的錢差不多,抽獎兩百多萬,被罰勞基法也是兩百多萬。詳細的手段跟公車金額、秘密可以看這篇文章

勞基法違法的規費,不痛不癢,導致的亂象於是就讓公車族來承擔。所以我主張:所有台灣的公共運輸業的過勞,都應該加重罰則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