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流浪犬誤觸「山豬吊」難逃斷掌,動保團體呼籲修《動保法》全面禁用禁售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針對目前電商平台仍可購買到「山豬吊」等獵具,將研擬修正《動保法》明定電商平台下架商品的義務,達到更有效的管制。
俗稱「山豬吊」的陷阱,本來用來抓山豬;不過也對台灣黑熊、石虎、長鬃山羊等保育類動物,甚至是流浪犬造成危害;動保團體今(19)日在立法院和跨黨派立委共同開記者會,指出雖然《動保法》禁止使用山豬吊,但法規仍有漏洞,在電商平台、臉書社群都有人在公開販售;呼籲加強法規密度與強度,終止違法殘害野生動物的獵具。
「山豬吊」陷阱是一種以金屬材質繩索,並以續壓式彈簧裝置束綁的陷阱,當動物肢體踏入踏板時,踏板迅速收合,金屬材質套索勒住其肢體,當動物越掙扎時,越掙扎套得越緊,使動物無法逃脫,嚴重會造成動物殘肢甚至死亡,農委會於2011年6月29日修正《動保法》,明訂任何人不得架設山豬吊。不過現行《野保法》第19條及第21-1條,則沒有禁止原住民狩獵時使用鋼製吊索。

事實上,山豬吊依然普遍存在以及被使用;動保志工Jerry表示,山豬吊陷阱氾濫的情形已不僅在野外深山,都會區近郊、淺山區、甚至平地山邊步道皆有出現。
在臉書上搜尋「山豬吊」,有數個相關社團例如山豬.野豬.山豬吊.山豬陷阱.討論交流區、台灣豬友會(山豬)山豬踏板專賣、職業抓山豬工會等;另外電商平台上,山豬吊也換個名字依然販售;一般民眾獵山豬的風氣形成龐大經濟規模、大量開發踏板模具鋼索彈簧,相關資訊和商品幾乎可以說是唾手可得。
動保團體:不能換個方式驅趕動物嗎?
台灣愛克特動物重生救援協會秘書長徐若菁表示,目前救援的動物已經超過2000隻,其中60%都是山豬吊的受害者。除了動物痛苦以外,也非常浪費醫療資源,而且嚴重影響國家的形象,很多佈滿山豬吊的地方都是國家風景區、熱門的旅遊、露營景點,北部像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新店烏來風景區。
徐若菁說明放置山豬吊來驅趕動物是完全無效的、殘忍的,因為一而再再而三都看到很多動物踩到山豬吊好多次,並不會因為在該區踩到一次就記住不再去那個地方,因此農民要驅趕動物保護果園菜園,應該用更有效且無害的方式。
至於要捕捉野生動物私宰販賣、食用的人,除了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畜牧法》等,動保團體也建議,應該採用更人道、或驅趕等替代方式如誘捕籠,如果發現誤捕動物,動物可以全身而退不會受傷。
台灣愛克特動物重生救援協會創辦人Sean談及,過去英國也曾推行「改良式獵具」,但現在已經完全禁止,因為不管怎麼改良,最終還是會對動物帶來傷害,遑論這在很多山區、風景區都看得到,「若是小孩踩到ok嗎?」
林務局:已研發改良新獵具推廣使用,會再研議法規修改
立委蔡壁如表示,儘管現行《動保法》已經禁止使用「山豬吊」、「血滴子」等無差別捕捉的獵具,卻還沒有禁止製造、販賣、陳列、輸出入,而《野保法》甚至仍容許使用「山豬吊」進行獵捕,農委會不應忽視民意,請盡快提出草案到立院來討論,禁止山豬吊的使用和製造販賣,不要再讓動物誤觸殘忍的獵具。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保育科長鄭伊娟說明,目前參考日本經驗,推動精準式、直徑限縮、有踩踏壓力限制、有鎖定環的「改良式獵具」,取代現行「無差別式」獵具,避免亞洲黑熊、石虎觸發該機關,且即便觸發了也不會把動物的腳套到死。
事實上林務局在2020年開始,為避免山豬吊口徑過大誤捕非標的物種,就著手開發精準式踏板套索,2021年改良製作出2000具到山村部落推廣使用,與農民交換、汰換原本的一般踏板套索。
林務局也坦言,農民使用山豬吊獵具,目的是在防止農損,而不在捕獵野生動物,因此林務局推廣精準式踏板套索給農民使用,要讓農民相信可達防止農損目的,就會有更多人用;若只是直接宣布禁用、開罰,反而會使山豬吊全部地下化,造成更多傷害。
對修法進度,鄭伊娟今天也說明,林務局已將《野保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赴行政院審核,明文禁止使用「山豬吊」等無差別式獵具,並提供改良式獵具給農民、原住民族朋友做交換,盼藉此保障動物生存空間。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鄭祝菁補充,針對目前電商平台仍可購買到「山豬吊」等獵具,將研擬修正《動保法》明定電商平台下架商品的義務,達到更有效的管制。
今年3月新北市則有針對販售山豬吊開罰的首例,新北市整府指出,3月8日接獲民眾通報,指稱有業者在蝦皮、露天、PChome等多處電商通路平台販賣山豬吊的組裝商品,經行文請電商平台提供資訊,非法販售山豬吊業者已違反《新北市動保自治條例》,開罰新台幣1萬5000元罰鍰。
不過電商平台露天拍賣表示,賣家往往會延伸或變形關鍵字例如「豬大吊」等,藉此規避清查,一旦違規商品被查獲下架,賣家又會想出新的關鍵字試圖闖關,如同平台與違規賣家上演「諜對諜」。露天拍賣強調,與政府單位持續配合,不定期更新違規關鍵字,若賣家上架違規商品,系統會提醒賣家不得銷售,平時也會透過人工方式清查平台上的商品是否違規。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